马云和郭广昌解答:未来的机会再何处?

马云和郭广昌解答:未来的机会再何处?

在1月3日的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上,两位浙商的代表马云和郭广昌分别做了发言。他们都谈到了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以及接下来的机会再和何处的问题。

马云再次强调自己的一贯观点,也就是要少去抱怨宏观经济,多去强化自身能力。我的个人看法是,绝大多数人在自己行业所占份额极少,你只需要比你的竞争对手做的好,就可以成长,跟大环境基本没关系。如果已经是行业主导的跟大环境关系比较大。

用他的话说,“90%倒下去的人和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自己公司做的最不好的时候,就是我关心世界的时候”,“不要想着改变特朗普,改变你自己”,“中美贸易发展到今天没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才正常”。经济很好,可能你不好;经济很不好,肯定有人好。

对于2019年,马云的态度是:“2019年管他是好还是坏,做好自己,该调整调整,该裁员裁员,该加人的部门还是要加人。从眼睛往外看,转换到眼镜往内看,这样的企业才能渡过难关。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和风浪才能度过,否则你天天坐在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的一部分。”

他给公司的建议是,去关注自己的客户,关注自己的产品,技术和组织,关注自己的投资方向。要从三个方面调整公司战略:人,组织和KPI。马云格外强调要中式公司员工。他说“很多企业家花很多时间陪领导,政府官员,没时间花时间陪自己的员工。员工强大了企业才会强大。”

在他看来,接下来中国仍然有三大重大机会,分别是:中国14亿人口和3亿中等收入人群构成的庞大市场;中国政府对未来强大的规划能力;以及中国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马云引用了一个数据说:过去20年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超过欧美国家20年的总和。

复兴创始人郭广昌对大环境的判断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个冬天可能会很冷”。

他先从思考为什么1978到2018年的改革开放能又如此巨大的成就开始。四十年的发展让中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郭广昌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原因:第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以及中国人本身的勤劳努力和韧性;第二,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把这种巨大的动力释放出来。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发展的根本奥秘和最大红利。当然,在其中也伴随着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等。

接着他提出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在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一步的成长靠什么?

郭广昌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个四个答案。

第一,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来驱动企业升级。“这个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过去从实验室技术到最终产品的路径很漫长,特别容易夭折,现在技术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第二,产业互联网。这个词在2018年出现在很多投资人和企业家的谈话里。郭广昌把产业互联网视为互联网的下半场。而且这个下半场,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的游戏,有产深度的企业应该都参与其中,而且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第三,是中高端服务业。包括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和旅游休闲灯服务业,在他看来都有巨大的需求,都是供给匮乏的市场。

第四,新兴市场。过去四十年提到全球化时,更多的是只把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或者向美国和欧洲学习。今天,郭广昌提出,应该更多的去看新兴市场,比如印度和非洲。新兴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发展速度也可以媲美我们的前40年。而且很多公司已经在做。郭广昌自己每年都要去几次印度和非洲,复兴有一款药青蒿琥酯,在非洲年销售额达到2亿美元;印度手机市场的前五名有三家都是中国品牌;传音手机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

分享以上观点与君共勉,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跬步以至千里,虽然缓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