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站在河中的巨石上,她看见山顶有四盏灯笼

故事:站在河中的巨石上,她看见山顶有四盏灯笼

第四章:河边的发现和消失的乐园

李莎莎的房间在客栈二楼,与一楼和之上的餐厅、大院相比较,实际位于这幢临着河岸建筑物的中间位置。

二楼和一楼靠河的一侧都是客房,共有8间标准间和两间大套房。因为没有其他客人入住,走廊里很安静。她沿着楼梯下到一楼,和自己的预想差不多,这里的走廊、房间也和二楼一样,只是在走廊尽头有扇门,显然是通往后面河滩。

一位服务员正在走廊中拖地。她便问是否可以到河边去散步,那位拖地的村妇使用的不是一般可以在超市里就能买到的那种家庭用的拖布,而是像农民种地的爬犁,前端是一个很大、很沉的用两层木板钉起的长方形物件,缠绕着各色碎布条,看起来相当沉重。她听见了李莎莎的问话,但依然保持着左、右、左的拖地节奏,用四川话回答她说:“可以啊,就是现在天气冷了,你一个女娃儿家,不要下水喔,水里冻人啊。”

李莎莎谢了她的提醒,推开后门,看见是一个沿着河边小院。小院四周种了些白菜、萝卜,在院子的一角用竹片、木条、编织袋和其他一些建筑废弃物草草搭建了一个鸡舍,里边几只鸡正闲庭信步,一只猫在鸡舍石棉瓦的凹槽中睡觉,它们似乎都对李莎莎豪不感兴趣,没有像她招呼问好的意思。

院子一侧的泥地长满了苔藓和杂草,隐约可分辨出来一条小路,直接通向河边。她沿着这条路到了河边,河中并没有砂石,一块块鹅卵石清晰可见,她想起院子里铺地的那些白色的碎石头,估计就是从这儿淘出来的吧。河水很清澈,并且流淌的很急,在傍晚的阳光下,泛着耀眼的白光,遇到大的石头,它们就愉快地把自己撞了上去,溅起一粒粒的银色水珠。

跟着河流的方向,她沿着河边走了50多米,看见距离岸边大概5、6米的水中央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刚好可以站立一人。她决定爬上去看看,“也许可以看见昨晚那个怪异的人眼神中所看见的东西?”她穿着沙滩凉鞋,倒也不怕被水打湿。但她得尽量小心,河水在这里虽然不急,但正是拐弯处,水变得更深,最深处很快就淹没了她的小腿。她一边将户外裤裤腿往上挽,一边在水中保持平衡,让自己每一步都稳稳地踩在河底的鹅卵石上,但这并不容易,因为河床上都是一些圆滑的石头。

水确实很凉,甚至有些刺骨,看来那位拖地的村妇没骗她。好不容易爬上河中间那块大石头,回头看自己所住客栈这边的山体、树林时,却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是比对岸的山上多了些客栈。那几辆本地牌照的车子正从院子中缓缓驶出,沿着山路向山下开去,在树林中时隐时现。看来他们确实只是来这里打一天牌、喝茶、吃饭,并不会在这里住宿,自己中午对他们的判断还是对的。

在石头上站立了5分钟,四面八方都看过一遍后,李莎莎没有发现其他特别的地方,这另她有些失望。她默诵了一遍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但又突然想到,柳宗元是被贬湖南永州时做的此文,这与相隔1200年、身在四川的自己确实太远了。

莎莎于是失去了兴致,就准备再次涉水返回岸边客栈。这时天色有些晚了,沿山一侧的公路上,稀稀拉拉的路灯开始点亮了,这些一串串的路灯呈淡淡的橘红色,从她这个角度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灯笼排成一线,呈之字形分散在山体上,一直消失在山脊。山脊的坡后就应该是泰安古镇了,在那里似乎有一个更大型的农家乐,那儿悬挂的灯笼也开始点亮。虽然距离很远,她还是很清楚地看见了那四个灯笼上印着几个字:“时间乐园”。

这时太阳逐渐消失在山后,但它的余晖还是从山体四面涌入天空,“时间乐园”的那四盏红灯笼也准备融入晚霞中去。李莎莎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一边想:那个位置应该是个赏月的好地方。

她打算在店里简单吃点晚餐,然后去那家名叫时间乐园的地方逛逛,晚上如果饿了再吃些宵夜。“兴许明晚节可以在那里订一个座位,找个地方赏月,”她对自己说。

晚饭后,李莎莎在外套的兜里塞了一只苹果,又在屁股后边兜里塞了店家送她的一小罐加多宝凉茶,开始沿着公路向山脊方向走。路过上午爬过的那段石阶入口时,并没有沿着上午的道路走,而是跟着路灯和车道向泰安古镇方向继续向上走。相比北京周边的那些山,这里的山更加湿润,登山的道路也比较平缓。上山的车道并不陡,但很漫长,拐弯处也很多。周边的树木异常茂密,车道两边都落满了松针,散发着一些特有的树木香味。

走过接近山顶的山路拐弯处,她发现前方是一个丁字型岔道,一条通向上午看见过的泰安古镇的方向,另一条向上到达另一山脊的位置。她望了望古镇的方向,那里的灯火星星点点,但并没有她所想象的热闹。从古镇上空不时有几朵烟花发出,隔着距离能够听到山谷中沉闷的“砰”声,随即就可以看见红色的、橙色的、紫色的烟花点亮刚刚变黑的夜空,烟花发射得并不密集,反而更衬托出这山中的寂静。

在岔路口,李莎莎一边吃着苹果,一边喝着加多宝,看了几朵烟花后,感觉有几份伤感,却也有几份惬意。她掏出手机看了看晚饭前在河中拍摄的照片,认为那个“时间乐园”应该就在岔道另一山脊的位置。于是沿着那条水泥铺就的岔道继续前行,虽然目测只有一、两里的距离,但是这条道路拐了好几个大弯,并且越往上越陡,这让她几乎用了一个小时才到达山脊,道路在这里也到了终点。

莎莎四周观望,并没有发现什么大型宾馆,甚至连一家小餐馆、杂货铺、客栈都没有,更没有什么红灯笼。只有在水泥道路尽头,亮着一盏路灯,光线正从橘红色转为惨白。道路的尽头,是一块土坡,像是修建这条断头公路被遗弃的土石垃圾。

土坡前边,路灯下边是一块平整的水泥地,大概一个半亩的院子一样,像是一个刚打下基地就被废弃的建筑基础。院子周边没有什么树木,也没有其他人为的设施。那个小土丘应该是这附近最高的一个点,但她爬上去后也什么也没有看见四处有预想中的客栈,这里没有树木遮挡,四周的景色却可以一览无遗。

现在的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月亮也刚探出了东边的山头,确实是个赏月的好地方。

如果真有什么大型客栈、游乐园,应该会很显眼吧?李莎莎有些很纳闷。在路灯下又掏出手机,查看了下午在河中石头上拍摄的那张照片,她认为自己并没有走错方向。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唯一一条向山峰进发的之字形道路,在道路之上最高的山脊位置的确有很显眼的四只红灯笼的。不过,手机里储存的那张照片,也可能是因为晚霞逆光的原因,“时间乐园”四个字变成了红色的高光,仅隐约可辨认,但四个红灯笼倒是显示的很清楚。

继续在土丘和水泥地四周走了一圈,她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只好沿着山路回到了自己的客栈。

还没有迈进客栈大门,就闻到有一股烟火味。进来后,发现老板正在院子一角——靠近杂物间前那几株最大芭蕉树下用一大叠旧报纸生火,可能是因为用作引火的木柴太湿,整个院子里烟雾缭绕。老板主动跟她打招呼,“等会来吃烧烤喔?!”

“你们也做烧烤生意啊?我想吃点宵夜,刚才又去爬山,正好有些饿,”莎莎说。

“哪里喔,明天过中秋节嘛,我们这几个员工又回不去,就自己在这边热闹下,正宗的柴火碳烤哈,自家种的菜、养的土鸡土鸭喔!你要是明天不走,就一起过节嘛。”

莎莎想了想,虽然心情依然很烦躁,但排解自己郁闷的方式,最好是把自己放置在一群快乐而陌生的人群中。于是也就欣然答应,问道:“老板,有啥需要我帮忙的吗?”

“就坐起,等到吃!”老板笑着说。

在中秋节来临前这天晚上,李莎莎在青城山的客栈里吃了自己洗的烧烤韭菜,自己穿串的鸡腿和鸡翅,又喝了几杯酒店的泡酒后,突然感觉到前一段在北京那些灰色晦暗的日子,距离自己远去了。

(本文为连载小说《现在是唐朝时间》第四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