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代持,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股份代持,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strong>股份代持的行為是很普遍的,股份代持之所以存在,其意義在於:某些出資人不方便或者基於其他考慮而不願意顯示於公司股東名冊或登記機關的備案文件之中,於是找尋一個值得信賴並願意為自己擔任名義股東的人來代持股份,然而股份代持的法律風險卻客觀存在。

<strong>一、股份代持雙方的法律風險



<strong>(一)實際出資人可能面臨的風險:

1.股份代持協議因違反合同法第52條規定而無效,實際出資人將無法依據該協議向名義股東主張權利。

2.如果得不到公司半數以上股東認可,實際出資人可能面臨無法轉正的尷尬局面。

3.名義股東可能擅自對股份進行處分,這其實是實際出資人所面臨的各項風險中最為嚴重的一種風險,因為,名義股東屬於工商登記備案的股東,只要簽署相關文件就可以將股份轉讓或質押給第三方。

4.名義股東可能會在股利取得、股份表決權的行使、資產分配等方面背離實際出資人的本意或實施損害實際出資人的行為。

5.名義股東如果拖欠債務,其所代持的實際出資人的股權可能會被查封或拍賣。

6.名義股東如果去世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其所代持的股權的處置將成為一項難題。

7.其他可能出現的風險。

<strong>(二)名義股東可能面臨的風險

1.如果股份代持協議無效,並且名義股東不願成為該公司的實際股東並且也沒有出資能力的時候,對於名義股東也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2.實際出資人出資不到位,可能會被公司債權人或其他股東追索。

這裡的出資不到位可能有幾種情況,一種是實際出資人違背約定不願繼續出資,一種是實際出資人發生客觀變化而喪失繼續出資的能力。

3.如果雙方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實際參與公司管理,那麼,如果其行為違反公司法規定而被公司或其他股東或債權人主張權利,那麼,名義股東很可能被牽涉其中。

4.其他可能出現的風險。

<strong>二、股份代持雙方如何避免法律風險


這樣看來,無論是實際出資人還是名義股東,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還是蠻多的。如何避免,很難一概而論,但是有一些原則還是需要遵守的:

1.保證股份代持協議為有效協議,如果拿不準,建議諮詢律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2.選擇可以信賴的人士作為合作對象,需要考慮對方的信譽、做事方式,比如名義股東的選擇其實不太需要其具有良好的資金實力,但是信譽品質為首要考慮,其次就是會不會發生負債的情形,等等,慎重的選擇應該是一切交易規避法律風險的基本前提,而不是合同條款的設置或者糾紛或麻煩發生之後的救濟;

3.股份代持協議的條款,務必仔細考量、量身定製,至少上面所提及的法律風險在合同中都應該有所反映且規定較為合理的防控條款。

<strong>主要的條款至少應該包括:

1.交易的性質(股份代持關係、誰是實際出資人、誰實際享有股份之權利等等);

2.雙方各自的權利義務,比如實際出資人的出資義務,名義股東的忠實義務等等;

3.誰來實際參與公司的經營,比如:參加股東會議、領取分紅,以及另一方的監督以及知情權等等;

4.關於出現特殊情形的處理,比如:一方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等等;

5.要詳細規定如果出現名義股東擅自處分股權或者不當行使權利或實際出資人不履行出資義務等重要責任時,雙方應向對方承擔的違約責任,具體落實到違約金以及損失賠償的計算數額層面;

6.其他條款。

如果股份代持比較重要,可以考慮設置其他擔保措施來保證各方履行各自的義務。

轉發此文後,私信回覆“1128”,這邊安排專業諮詢老師和您聯繫為您提供管理、免費股權諮詢服務,並且贈送《股權架構方案設計》《創業合夥協議》《股東進入和退出協議》《估值的二十二種方式》四份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