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一朝改革,波瀾壯闊,看今朝,紅土地路網縱橫交錯,交通大格局勇當先行官。

四十不惑,揚帆遠航,再啟程,贛鄱人駕乘改革春風,交通大發展再繪新畫卷。

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即日起,江西交通微信公眾號陸續刊發<strong>“奮進40年·江西交通”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第一篇<strong>《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strong>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前言

40年櫛風沐雨,江西交通革故鼎新;40年砥礪奮進,江西交通滄海桑田;40年揚帆逐浪,江西交通春華秋實。改革開放40年來,江西交通人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力排萬難,負重前行,奮勇當先,用勇氣、智慧、勤勞在贛鄱大地上書寫下一頁頁恢宏詩篇。江西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鉅變,高速公路縱橫贛鄱,國省道路聯線成網,農村公路進村入戶,水運航道通江達海,交通發展成就成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亮點之一。

<strong>01

<strong>砥礪奮進、先行先導,

<strong>打通開放合作通道

改革開放40年,江西交通走過了一條從落後到崛起,從緩解、改觀到基本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從交通瓶頸到快速通道和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發展之路。不僅徹底改變了江西交通一貫落後的面貌,而且在交通建設上創造了驚人的江西速度。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南井公路改造

1979年,全省公路總里程僅為29600公里,其中,符合技術等級的里程僅為12014公里,只佔總里程40.59%。這當中,高級次高級路面僅有2072公里,只佔總里程的7%。

預計到2018年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162355公里,按技術等級分,高速公路5916公里,一級公路2587公里,二級公路11597公里,二級及以上公路佔總里程的比例為12.38%。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改建後的昌樟高速藥湖特大橋

<strong>四通八達 跑出江西高速發展“加速度”

1989年7月28日,江西省第一條全封閉、全立交的高等級公路——南昌至九江一級汽車專用公路開工建設,拉開全省高等級公路建設的序幕。由於資金技術的缺乏,這條長138公里的高速公路,分單幅、南端連接線、雙幅和北端連接線3個階段施工。交通廳成立了專門的工程建設指揮部,彙集全省交通系統的精兵強將,組成了堅強的建設大軍,歷時6年半,於1996年1月全線建成通車,實現了江西高速公路建設零的突破。

此後,江西高速公路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第一個1000公里用了十五年,第二個1000公里用了四年,第三個1000公里用了兩年,第四個1000公里用了兩年,第五個1000公里用了三年,第六個1000公里於2016年底前基本實現。

至2017年1月,江西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908公里,改擴建里程97公里,基本建成6000公里,通車裡程位居全國第7,打通28個出省通道,實現全省縣縣通高速,構建了南昌到設區市省內3小時、到周邊省會省際5小時的經濟圈。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醉美江西路

<strong>提檔升級 普通公路實現美麗“嬗變”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江西以優先改建105、320國道,形成以南昌為中心縱橫交叉的十字骨架為重點,加快國、省道幹線公路改造和高級次高級路面建設。積極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和國家撥糧、棉、布和工業品補助,以及交通部專款補助修建、改建農村公路2800多公里。

進入20世紀90年代,江西抓住國家實行積極財政政策的機遇,全面加速普通國省道幹線公路提等升級。自1996年以來,大力推進縣鄉公路油路水泥路建設,年建設里程從500公里迅速提高到1000公里、甚至2000公里。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農村公路舊貌

2003—2010年,全省國省幹線公路新、改建里程繼續保持年增1000公里的速度,新改建公路10000多公里。啟動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農村公路建設。2004年起,農村公路硬化連續每年突破1萬公里。到2010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13.5萬公里,全省所有行政村將實現村村通水泥(油)路,等級公路所佔總里程的比例從“十五”末的42.4%提高到“十一五”末的71.1%。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四好農村路”阡陌縱橫

2011年以來,開展了普通國省道路網調整工作,實現100%縣通普通國省道,82%以上鄉鎮通普通國省道。完成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4164公里,實施養護大中修1萬多公里。大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共完成四好農村路改建10000公里,2018年6月實現全省25戶以上自然村基本通水泥路。安遠縣、婺源縣、井岡山市、橫峰縣被列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strong>乘風破浪 重振贛鄱千年“黃金水道”

由於歷史欠賬,全省水路一度通航里程少,通航標準低,水資源利用率長期徘徊在低水平。1949—1980年,各級財政用於贛江干流航道整治的資金僅為1367萬元。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改革開放初期的南昌港

然而,江西交通人不甘落後。1983年8月,以投資6000萬元、按五級航道標準建設的昌江渠化工程開工建設為標誌,江西拉開了內河航運建設的序幕。特別是近幾年來,全省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加大,贛江石虎塘航電樞紐、南昌至湖口二級航道、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等一批重大水運設施項目先後建成,贛江、信江三級航道項目全部落地,全省形成了以贛江及鄱陽湖航道為主,聯通撫河、信江、饒河、修河等101條主要通航河流的水運網絡。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

目前,全省航道通航總里程5716公里,其中一級航道156公里(長江江西段),二級航道175公里。高等級航道里程達614公里,2000噸級船舶可從長江直達南昌港。全省有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1562個,千噸以上深水泊位156個,全省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79億噸、集裝箱63.5萬標箱,基本形成了大中小結合、內外溝通的港口群體。

<strong>

<strong>02

<strong>改革攻堅、銳意進取,

<strong>激發行業發展活力

改革開放40年來,全省交通運輸人充分發揚改革創新精神,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在管理體制機制、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有效激發了行業發展活力。

<strong>管理體制改革激活力

2000年11月10日,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機構改革有關文件精神,省交通廳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對廳機關進行力度較大幅度機構改革。通過機構改革,內設機構精減7%。2009年,省人民政府實施機構改革,省交通廳組建為省交通運輸廳。

1988年,為適應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實行政企分開,省交通廳率先對交通運輸體制進行了改革,將省屬運輸企業及其附屬工業全部下放給地市管理,並撤銷省汽車運輸總公司和省航運公司,成立江西省公路運輸管理局和江西省航運管理局,負責全省公路水路行業管理。

2003年,江西省普通公路管理體制實行改革,省屬的各地市公路分局及其所轄各縣(市、區)公路段和直屬單位成建制下放給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管理,業務上接受省公路部門的行業管理。

2009年,隨著燃油稅改革的推進,全省交通稽查徵費機構撤消。同年,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總隊成立,並在11個設區市成立了高速公路路政支隊,具體負責區域內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strong>投融資改革添動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江西開啟了大規模公路建設,因投資額巨大,僅靠原有的交通規費等存量資金難以滿足需求。省交通廳在積極爭取省政府出臺建設資金籌措政策、加強規費徵收的同時,大力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形成“國家投資、地方籌資、社會融資、利用外資”的投融資機制。

1994年,105國道流芳坳至贛州段二級公路改擴建工程,採用了中外合資建設收費經營的模式,開創了江西省實行公路建設招商引資的先河。

2000年5月,江西公路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贛粵高速1.2億元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13.2億元。2009年11月28日,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並於2010年1月1日正式開始運作。

省高速集團成立後,累計融資4200多億元,先後創造了國內首批發行短期融資券、發行國內最低利率債券、首家發行定向工具地方企業、首獲七折優惠利率貸款、首支半年期基礎利率貸款、首家發行地方企業超短期融資券等六項全國第一,在資本市場中逐步樹立良好形象。

2009 年 12 月 29 日,江西省港航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江西省級水運投融資平臺正式搭建。2018年,組建江西省公路投資公司,增強普通公路融資能力。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規範執法 文明執法

<strong>行業治理體制改革破阻力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交通立法由起步到成熟、由短缺到基本覆蓋全行業,交通行業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建立起一支門類齊全、具有較高素質的交通行政執法隊伍。

完善地方交通法規體系。“八五”以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先後審議通過了《江西省公路規費徵收管理條例》《江西省道路運輸條例》《江西省公路條例》等地方性法規,以及《江西省水路運輸管理辦法》《江西省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治理辦法》等地方政府規章,基本形成公路水路交通法規體系框架。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重拳出擊整治超限超載

進一步規範執法行為。近年來,治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車輛嚴重超限態勢得到有效遏制。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共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17項,保留實施的省本級審批事項23項,精簡比例達45%。大力開展信用評價,江西省被確定為全國創建“交通信用省”首批試點省份之一,“信用江西交通平臺”建成並試運行。聯合地方政府、公安、城管等部門,大力整治公路路域環境,營造了“暢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環境。

<strong>03

<strong>創新服務、保障民生,

<strong>改善群眾出行方式

道路、水路運輸在綜合運輸體系中,覆蓋領域最廣、線路最多,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聯繫最為密切。改革開放以來,全省道路、水路運輸業緊緊抓住歷史機遇,依託交通基礎設施大發展、大建設的運輸網絡,運力得到極大發展,人民群眾出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

<strong>交通運輸能力極大增強

客運服務方面:到1990年,全省已形成外通滬、蘇、浙、皖、閩、粵、湘、鄂等省市,內聯省內所有地、市、縣和99%以上鄉鎮的城鄉一體、班次密集、全面貫通的公路運輸網。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贛南老區旅客運輸

為助推運輸企業轉型升級,交通部門從政策上為企業鬆綁,2017年,省交通運輸部門修訂了2010年頒佈的《江西省道路運輸條例》,鼓勵班線、包車利用“互聯網+”開展定製客運,為乘客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截至目前,全省道路旅客運輸經營業戶中企業佔87.5%,集約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貨運服務方面:1979年以來,江西各地市汽車運輸分局均先後開辦零擔運輸業務。進入二十一世紀,江西省道路汽車貨物運輸大力推進營運貨車重型化、廂式化、專業化、專用車型和重型貨車,數量有明顯增長。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貨運降本增效

水路客貨運方面:目前,全省水上客運量近100%都是水上旅遊客運量。上世紀90年代以來,江西內河集裝箱運輸悄然興起。全省內河新增和更新改造貨運船舶進入“大型化、標準化”發展軌道,單船噸位不斷擴大,船舶運力得以快速增長。

<strong>“智慧交通”建設大步前進

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工作,試行非現金支付,順利加入全國ETC聯網,累計建成ETC車道700多條,服務網點超過1000個,ETC用戶數突破160萬。啟動貨車ETC收費試點。大力推進12328服務監督電話建設,在全國率先開通省市兩級服務熱線。2017年,建成了江西省首條智慧高速公路寧都至定南高速公路,打造了南昌市灣裡智慧旅遊公路。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江祥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後被命名為“江西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全國示範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目前,路網可視化決策支持平臺對全省高速公路重要路段實時監測覆蓋率達80%以上,全省1.4萬輛運營客車安裝了4G實時監控設備,依託道路運輸衛星定位系統政府監管平臺,實現了對“兩客一危”車輛的全過程監管。

<strong>04

<strong>擔當實幹、作風過硬,

<strong>提升隊伍政治素養

奮進40年 江西交通|砥礪奮進四十年 交通先行譜新篇

圖:先進模範事蹟報告會

40年來,江西交通輝煌築夢、成就斐然。廣大幹部職工艱苦奮鬥、頑強拼搏,充分發揚實幹精神、擔當作為,在改革發展中鍛造過硬作風,在團結奮進中提升政治素養。

40年來,江西交通系統各級黨組織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為江西交通快速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組織保障。廳黨委先後開展了“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活動。在省直單位首創並開展交通重點工程巡察,發揮震懾作用。開展對廳直單位黨組織的巡察,出臺《“兩個責任”約談制度》。以案為鑑,堵塞漏洞,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曬在陽光下。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廳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紮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交通運輸重點改革攻堅,推進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提升,推動交通運輸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40年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始終把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湧現出梨溫高速鷹西女子收費站、“微笑映山紅”等文明創建品牌和晏軍生、敖志凡、鄧紅英等一大批見義勇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服務群眾的先進典型。深入開展“提升行業軟實力、凝聚發展正能量”系列活動,不斷增強幹部職工的成就感、幸福感、歸屬感、自豪感,凝聚加快發展合力。

結語

四十不惑,春秋正隆。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的宏偉目標,江西交通人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大格局”,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聚焦“大服務”,著力提高交通運輸供給質量;聚焦“大提升”,持續推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狠抓落實敢擔當,創新方法善作為,持之以恆轉作風,防微杜漸保廉潔,奮力譜寫新時代建設交通強國江西篇章,為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新畫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