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基因改造人是科技進步,還是萬劫不復

2018年11月26日,科學家賀建奎26日宣佈“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引爆了國內外科學界,其中的科學倫理問題也引發了公眾的關注。122位國內科學家在微博發佈“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其中包括來自中科院、清華、北大、浙大、復旦、麻省理工等的學者。

未來已來,基因改造人是科技進步,還是萬劫不復

基因編輯引起這麼大爭議,主要是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些在科學上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對人類遺傳物質不可逆轉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實施之前要經過科學界和社會各界大眾從各個相關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討論。 確實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來的孩子一段時間內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義和將來繼續執行帶來的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我們常說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會,那有沒有可能出現基因改造人好的情況?在科幻作家劉慈欣《天使時代》、《末世狩獵人》中也提到基因改造的人,原來我們認為的科幻,還沒等我們反映過來,他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

未來已來,基因改造人是科技進步,還是萬劫不復

若干年前我和一個基督徒朋友聊天,他信上帝我信科學,當時他舉了一個例子:假如你面前有一座山,上帝就是從天空看這個山上的風景,人(科學)是從山腳一步步攀登去看這個山上的風景,人永遠不可能從全貌來看風景,頂多只能到山頂,我是無神論者,但是他的這個比喻也讓我們思考,人和上帝看問題的視角不同。

今天我們是反對基因編輯的,我也反對,其實最核心的因素還是不確定性、不公平性、不可控性來決定的。

<strong>不確定性:

我們不確定他對我們現有的人類是好是壞,我們跳過了細菌、跳過了草木植物、跳過了微生物、跳過了動物,直接到了人類,你怎麼能清楚這樣的編輯人,三代之後會不會沒有了繁殖能力、會不會是傳染源、會不會有惡意的科學家造出大量的恐怖分子。等等?人們有這樣的思考完全正常,因為你細菌實驗都沒有出來科學安全的結果啊。

<strong>不公平性:

在今天我們這個工業時代的晚期、信息時代的初期,人的貧富差距較大,就算基因編輯暫時沒有發現問題,那是不是富人、權貴才是第一批改造的那個群體,這個社會的合理性還有嗎?不公平就會引起諸多的不安定的因素

<strong>不可控性

易經講一動產三亂,就是說任何一次變革,都會引起其他的連鎖反應。就算是好事情也會引起動盪,比如你在公司裡今年全體加薪1000元,本來對員工是個好事情,但是你會發現很多時候這樣的好事情,會產生很多不好的現象,比如張三說我來了三年了加1000,李四來公司才兩年怎麼也能加1000呢?李四會說我每天努力工作才加了1000,張三每天不幹活也加了1000,諸如此類,基因編輯是關乎人類的生死存亡,這種不可控加劇了人的恐慌情緒。

不過不管你反對還是支持,未來已來,昔日科幻裡的事情已經走到了我們身邊,並且這個事情還不會停止,科學是冷冰冰的前進。今天再做細菌的實驗,等細菌實驗穩定後,就到了小白鼠~

未來已來,基因改造人是科技進步,還是萬劫不復

機會還是風險,未來已來。<strong>基因改造人是科技進步,還是人類的萬劫不復,希望時間能儘快給我們答案。

最後給大家推薦看看劉慈欣的科幻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