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養火雞,年入百萬

農民養火雞,年入百萬

在福建福安市曉陽鎮曉陽村的葡萄大棚,整齊的藤架枝繁葉茂,林恩輝熟練地噴灑農藥。“夏季是葡萄防治各種病蟲害的關鍵期。”經過幾年創業,她已是熟練的“莊稼把式”。

2010年林恩輝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銀行工作。幾個月後,從小渴望田園生活的她,聽從內心召喚,走進大山建立起一個全循環、生態化的立體養殖農場。

“種最好吃的葡萄”是她的追求。林恩輝的農場採用水肥一體化管理、太陽能滅蟲燈和各種生物防控技術,將生態理念貫穿於種植全過程,葡萄畝產值由6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

這樣的故事並不鮮見。記者在福建、浙江、江蘇等地採訪發現,多年來農村留不住人才的現象出現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逆流”下鄉。

農業部測算,到2015年末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比例達1%,預計“十三五”期間這一比例還將提高。阿里研究院此前發佈的一份關於“新農人”的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僅狹義概念上“新農人”已突破1000萬人,主要人群包括返鄉大學生和城市白領。

2008年,當江蘇軍曼火雞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廖正軍放棄了上海年薪十幾萬元的工作回鄉養火雞時,他父親生氣地用斧頭砸爛他的辦公桌,說:“跑回來養雞,能有什麼出息?”

“我認準養雞是條致富路,絕不是盲目衝動,而是認真調研後才下的決心。”廖正軍說,他在大學期間作過調查,每隻火雞能有30元至50元的利潤,是普通家雞的好幾倍。

“農民缺錢、缺技術,市民缺綠色食品。我兩頭打通,一方面搞訂單農業,給農戶提供種雞、飼料和培訓,另一方面開加工廠為消費者提供‘私人訂製’。”目前,公司年銷售額8300多萬元,產品除了國內,還銷往歐美。

農民養火雞,年入百萬

據農業部2016年初步統計,近年來,從農村流向城鎮的各類人員返鄉創業的人數累計達到570多萬。其中,居住在城鎮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等人員約130萬人下鄉創業創新。

農民養火雞,年入百萬

專家說:現在聖誕節在國內越來越流行,養火雞是農民朋友一個不錯的選擇!

農民朋友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