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看过《阿凡达》的观众对于阿凡达的剧情大概都有些印象。阿凡达虽然是科幻片,但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却是在一个遥远的部落,是关于部落面临外族入侵而战斗的故事。但是,我们也有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它讲述的是台湾的土著在面临日寇侵占时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战的故事,这部电影,是根据台湾雾社事件事实改编的,它就是《赛德克·巴莱》。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台湾原住民史诗巨作,由《海角七号》导演魏德圣所执导,该片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电影在台湾上映将分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两部分。

影片讲述的是1930年,台湾在日本侵占之下,原住民赛德克族马赫坡社头目莫那鲁道,率众反抗日本政府而发动雾社事件的故事。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赛德克·巴莱》剧照

雾社应该是被日军殖民统治之后的名字,这里生活着十二个部落,他们之间有着歃血之盟,但又彼此独立。他们把真正的男子汉称为赛德克·巴莱,就算输了身体,也一定要赢得灵魂。他们相信,只有真正的赛德克·巴莱才有资格踏上彩虹桥,得到祖灵的接纳。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赛德克·巴莱》剧照

《赛德克·巴莱》的主角是住在马那坡的莫那鲁道,他15岁就开始出草,深深地信仰他们的部落图腾,并用他的勇敢、智慧带领族人,共同捍卫他们的家园。虽然抗日最后失败了,但是赛德克·巴莱的这种精神却始终留在人们的心里,就连日军高级将领都为之敬佩。

《赛德克·巴莱》和《阿凡达》的相同之处,其实之前也有网友统计过,两部电影里都是部落对抗外族的战争,都展现了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当然,阿凡达是虚拟的),他们都喜欢光脚走路,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履平地,部落里的人打猎为生,都是良好的弓箭手,有不同的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合作,有部落的图腾,擅长游泳、对抗外敌,等等。作为两个讲述部落的故事,故事里都有成人礼,赛德克的成人礼是要砍下敌人的头颅,而阿凡达的成人礼则是要驯服飞龙。当然,真实的往往听起来比较血腥,而阿凡达的故事则显得浪漫得多。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赛德克·巴莱》剧照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阿凡达》剧照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赛德克·巴莱》是真实故事改编,《阿凡达》是经过3D和故事化提取的虚拟故事,也少了很多干扰故事主题的元素。如果不是《阿凡达》上映在前,我真怀疑他们就是拿《赛德克·巴莱》的故事改编的,不过同样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历史早就存在那里了。

《赛德克·巴莱》还引发了人们对于野蛮和文明的争议。剧中有一句很有血性的话:“如果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人的骄傲。”这句话非常有血性,表达了赛德克维护民族自尊的决心。这句话其实也是狠狠地扇了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拥有物质文明,却随意践踏他人尊严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它是集体劳动和个人创造成果的一种集中体现,并不是某个人所拥有的,谁要是拿拥有它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也必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何况,就算是野蛮人,他们也有他们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他们理应受到尊重。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和《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相对来说,电影《赛德克·巴莱》是有一些删减,但我感觉有些逻辑更好一些。但也有一些镜头感觉不应该删去,尤其是影片最后删去了对莫那鲁道头目的交代,只留下一个男孩登上山顶的一幕,这样的理解就只是在展示回望当地的自然环境了。

有些网友对《赛德克·巴莱》里面的语言可能感到陌生,其实这是很正常的,这些赛德克·巴莱的部落就是我们今天统称的高山族,高山族下面又有几十个部族,有其独特的方言也是很正常的。而赛德克·巴莱的后裔笔者也有幸见过。之前在广州有个禺山部落,那里就曾请台湾当地的土著前来负责营地活动的团队建设,其中一位还是当地部族的酋长,有一个活动中更是联合了广州当地的台湾同胞表演了赛德克·巴莱的舞蹈,包括电影中的竹簧琴在现场也听过,所以看电影时还是比较有感触的。不过这位酋长后来带他们部落的人去了南沙邮轮小镇。这是后话。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2018广州首届台湾少数民族文化节照片

高分电影推荐,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对抗日军

图中左一为台湾少数民族部落酋长金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