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看着“厕所”这二字,就想起前些年与这两个字相关联的好些“尴尬”与“不堪”的事。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2001年开始,我在一个社区担起负责人。那时有人形容当时的城镇面貌是这样一句话——"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在还可清晰地想起刚入辖区的"不堪"相。公厕各墙脚下被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包围着,开放的"粪坑"随风飘出恶臭的味道。当时的这种无奈说实在的还算可忍,因为这些毕竟还算是可解决的事,还不算烦心,最多找一回"清厕工"多清理一次还能勉强解决。

接下来迎面而来的"选厕址"的事那叫个难。那应该是2002年发生的。一天,一群男男女女来到了办公室要求在附近无论如何给建座公厕。我说好事啊,接着便讨论选厕址之事,入户向居民征求意见商量了N遍,结果是人人叫喊要求建厕,而人人不要与厕为邻。一则惧怕它的脏与臭,二则怕影响了人家的"风水"。好不容易经过协调与相邻村委会协调选好了一块大家都满意的厕址,坑也挖好了,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无理取闹,一个年近古稀的奶奶跳进坑里,喊天抹泪地无凭无据地嚎叫着说那是她的田地,为此事惊动了110才算,最终才依法促成这座公厕的形成。

再看看那厕址一直难觅的平房地带,幸亏与村民的地畔相连,夏天的每个早晨,人钻玉米地几乎成了一道"景",男女相碰的"尴尬"故事可以说不足为奇,屡见不鲜。到了冬天,没下水,公厕又远,于是垃圾点上又是常常上演垃圾工在抛垃圾时将塑料袋内装着的"内急之物"飞溅到眼睑与嘴角的无奈不堪之景。那时,这些成了我当时的"心病"。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2003年后,随着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的加强,城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年底述职材料中总觉得只要出现了"今年共建了几座公厕,硬化了几条巷道"的数字才算骄傲的总结,有种战场立功的感觉,因为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只有办了让老百姓长久欢迎的事才是工作中最舒服最踏实的事。

接下来几年的整治,街道小巷变得越来越干净整洁。特别是"厕所改革"的战役一开,"厕所"也告别了旧日的"可怜"像。那一座座临摩别墅造型的"青城驿站"已稳稳扎根在各条街道,以大方得体的优雅姿态点缀在各片丛荫绿色之中,有"专职保姆"的侍候,窗明几净,一尘不染。这份发自内心的欣慰不由自主地涌在心头。我知道因为自己一直见证着盼望着"她"的成长,所以才有这份激动。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厕所改革"的姗姗来迟,终于"革"了我及众多人内心的那些"尴尬"与"不堪"的心病,一定为此事点个大大的赞!

(张文艳)

丨本期初审:杨利霞

丨本期复审:胡文彬

丨本期终审:韩新梅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荐读」“厕所革命”革了“尴尬”与“不堪”的心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