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一、校園平臺

一邊是校園周邊的商家

投放廣告

招聘

賣貨

招生

配送

。。。

一邊是學生

享受生活

省錢

掙錢

產品:超市配送,外賣配送,校園服務

校園服務指哪些

取快遞

打印

維修

代購

周邊等等

分析:校園服務的業務實際也是配送業務的延伸,且配送業務是目前校園市場的一個極好的突破口,配送市場本已經形成,不需要教育成本,且有一定的經驗,做起來比較順,通過配送快速打開突破口,實現盈利,再加上其他項目的校園代理,社群運營,整合其他服務一起打開校園市場是有可能的!

故:得出結論:要做校園市場先做配送業務(此處的配送業務不單單是指外賣,有可能是別的互聯網的高校項目,無論是什麼項目,最終都是做配送,因為供應鏈和市場方面公司是不會放給個人承包商來做的,即使放了也是沒有利潤的,利潤還是來自於配送,所以我們就先從配送業務下手)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二、影響高校配送業務的因素

市場分析

外賣平臺

美團

無高校配送團隊,收點高

餓了麼

無高校配送團隊,收點較高

商家

自己配送,成本高,不穩定,經常招不到人還會影響到出餐,尤其對於送餐人員的管理真的麻煩!

快遞業務

順豐

不能送到學生手上,只能送到門口

四通一達

自己來取,態度奇差

小平臺

自己來取,沒有態度可言

超市配送

隨著電子商務的越來越強勢,超市的收益在下降,他們需要開源!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周邊的商家開始配送,超市要求配送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苦於沒有配送團隊,所以這個事情他們自己做不了,還不如高校周邊做菜飯的商家!

用戶分析

高校政策

封校的可能性因素

不準外來人員進入校園的因素

配送的進入帶來的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進而影響高校領導對於配送人員制定相應的政策!

高校人群

用戶需求

大一對於配送最不感冒

大二,大三對於配送十分感冒

大四對於配送相對感冒

增長趨勢

對於送貨到人這件事情學生是否在意我真的不敢打包票,大城市可能高些,小城市可能低些,但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送貨到人應該是趨勢,在懶這件事情上面,學生也是人!!!

而配送的細分領域方面則外賣是剛需,快遞其次,超市居後,其他的忽略不記!

SO:總結來看,找到大二,大三的人群集中的地方,用外賣和快遞,超市的配送打開市場是有很大可能的!但要考慮到學校封校的問題!

配送團隊

招聘

從哪招

培訓

誰來培訓

管理

有沒有管理配送團隊的人

品牌

做品牌配送還是游擊隊

怎麼養活?

最後聊,這個問題很嚴重!!!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三、配送供應商分析

外賣

美團,餓了麼的商家很好談

好的方面

商家存在這樣的需求

關係網還在

習慣已經形成

壞的方面

外賣平臺提點很高,商家已無利潤

你把外賣配送做大了,這些大平臺先不說,一定會冒出來一堆的學校社團和你搶生意!

快遞

順豐和四通一達

高校的快遞業務都是已經承包好的,一個人一間屋就把一個學校搞定了!如何替換到他們?

即使替換掉,有沒有這麼多資金去接手,做快遞站點是要交保證金的,而且快遞的配送很麻煩(經常找不到人!)

如果替換不掉,做下級的下級,利潤就會非常少了,當然如果是為了拿到用戶數據順手做那就可以考慮!

商超

好的方面

商家有這個需求,找B端很簡單!

壞的方面

需要自己宣傳,因為在高校,超市配送的氛圍沒有形成,訂單量不足以達到均衡值!

SO:因為是在別人門下要飯吃(別怕難聽),所以利潤很低,除了商超其他的利潤空間都很少,但貴在量大。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吃力還不一定討好的工作,做不做要看自己的實力!

四、機會

目前各大平臺及商超都沒有滿足學生越來越懶的需求,所以這裡面是有機會的

但同樣也充斥著極大的風險,例如:利潤不高,對管理要求極高,短期內無法盈利,要和高校搞好關係等等的問題!

故:結論,高校市場如果有半年的啟動資金,且有管理合夥人的情況下,可以嘗試!

以上只說從0到1的問題,至於配送做起來了,做社群也罷,做廣告也罷,代理其他的業務,做教育,做培訓,做自己APP,等等等等這都是後話,在前期,這些想都不要想!!!否則會對這件事情產生嚴重的誤判!

五、商業模式:

第一階段:通過外賣商超配送快速切入高校市場!

第二階段:佔領高校百分之70以上的配送業務(外賣,商超,快遞,打印,送信,送花,代購,給商家送貨等等配送業務,所有經過高校的配送業務,有且只有你一個人壟斷,忙時送餐,閒時送花這是我08年的夢想,唉!!!)

第三階段:盈利,拓展其他業務,將教育,社群,培訓業務整合在一起!

好了,我們可以來算帳啦!

如何通過自身優勢進行高校創業?高校創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

六、算帳

市場這麼大,為什麼大平臺不進入?

高校封校頻繁

動不動就所有的努力白費

高校市場不適合大平臺的戰略規劃

得白領者得天下,因為他們有錢!!!

利潤不高

高校的客單價實在低的可憐!

到底有沒有可能通過配送就盈利?

配送人員的工資4000-5000,平均一天送25-30單左右,平均一個月上26天班,也就是說一單要給配送人員工資6-7塊錢!如果再加上管理配送人員的經理的工資,那麼一單的成本可能要到8塊錢左右!

這筆成本從哪裡出呢?多高的客單價才能擠出來這筆配送成本?這個帳敢不敢往下算

當然高校有其特殊的地方,例如取送東西特別快(區域集中),配送人員工資可以往下調(找學生)等等,但是成本還是存在,尤其是前期,在沒有整合好所有的供應商資源之前,支出很高是必然的!

據我自己的估計,一單成本在3-4元是極限,且很難做到,據說有個物流行業的牛人說可以做到3元以下,但是他又不願意教方法,所以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方法!基本上一單5元的成本咬咬牙還是能行的!這就有個問題了,如果一單加5塊錢,學生能接受嗎,如果不能接受,那麼商家願意出嗎,如果商家只願意出一部分,學生出一部分,這個均衡點在哪裡,怎麼樣計算出來,前期的虧損能不能支撐的下來,是做為創始人要深思熟慮的!

SO:結論:通過配送盈利很難,可能配送只是切入口,壟斷高校之後,通過橫向擴張來提高收益才行!(只是個人見解,不喜勿罵!)

隱患

那麼有人說我前期自己單幹,自己管理,自已招三到四個人自己送這樣行嗎?

答案是行不通!!!

因為:

配送是一個極重的運營模式

人員管理

車輛管理

保險

管理人員的尋找

和校領導溝通

任何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是全才,但是這些東西不做還不行,否則一旦出事就是重量極的,你除了關門沒有別的出路,所以自己單幹不可行,而且自己單幹掙的那點錢還不如去做配送送掙的多,何必呢?

是否有其他的路子?

有!!!

以下是王成的個人思考,僅供參考,如果照做,後果自負!

輕運營模式

1、找到商校周邊的商家

2、談做外賣代運營

3、有了生存下來的基礎,然後再做配送團隊

4、有了配送團隊,再去接商超及鮮花,快遞等業務

5、再縱向擴張,做其他業務

。。。

七、最終的商業模式

第一種:1、做3個月的外賣商家代運營,養活自己,找融資或者投資進來,2、找管理人才,收購或者自建配送團隊(3個月),3、縱向擴張壟斷整個高校的團隊業務(6個月),4、橫向擴張開始批量盈利(6個月)

第二種:1、準備6個月的資金。2、從商超,鮮花,打印等無人做的配送業務入手(競爭小)。3、依次切入外賣配送業務(3個月)。快遞業務和校園服務業務。4、控制整個外賣和配送市場(12個月)。5、拉融資,因為這個市場找融資更容易。6、橫向擴張做盈利!

第三種 :果真的覺得自己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棋琴書畫無所不能的話,那麼就去上班吧,真的,這樣的能力做個總監,事業部負責人沒有問題的,年薪70-100萬過的也挺舒服!

寫在最後:有活幹的時候,大家都是好人,沒做乾的時候,大家都是惡人,人性就是如此的,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做之前,先問自己的口袋願不願意。

我是非常想讓所有的朋友都創業的,因為創業的時候面對的問題是在公司根本面對不到的,痛並快樂著,人這一輩子很短,如果能抓住機會創一次業,就已經比中國百分之60以上的人牛逼了!在此向所有創業成功者、正在創業的、創業失敗的人致敬(當然創業做傳銷的,騙錢的給我死一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