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

學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

民族工作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關於民族工作的戰略思想,對於創新發展新時代民族工作、團結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strong>中華民族共同體既是公民共同體,也是文化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黨的十九大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學界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了廣泛的討論,綜合各方觀點,中華民族共同體在內涵和外延上包含兩方面內容:作為人的共同體和作為文化的共同體。無論是作為人的共同體還是作為文化的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在結構上都具有“多元一體”的特點。作為人的共同體,中華民族的“多元”指中華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在今天,指的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內有56個民族成員,56個民族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多樣性。“一體”指的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了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可缺少的內容。

與此對應,中華各民族創造的中華文化也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的“多元”表現為各民族各地區豐富多彩的文化特色,“一體”表現為各民族、各地區文化在歷史發展中逐步交融、整合形成的中華文化共性。所以,中華民族共同體是全體中國人的共同體,也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交融的共同體。

筆者認為,在內涵上,中華民族共同體有3層涵義,一是指全體擁有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共同體;二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內有56個民族成員,中華民族與56個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家庭與家庭成員的關係;三是56個民族之間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係。在外延上,中華民族共同體應該是56個民族交錯雜居的地域共同體,是56個民族文化兼收幷蓄的文化共同體,是56個民族經濟上相互依存的經濟共同體,是56個民族情感上相互親近的心理共同體,核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祖國每個地方都能成為各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學習、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地方,鑄牢各民族共居、共建祖國美麗家園意識;鑄牢各民族共同參與、共同分享發展成就的經濟共同體意識;鑄牢各民族共創中華文化、共享中華文化、共傳中華文化的共有精神家園意識,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strong>56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

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誕育、發展、交融並共同締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逐漸形成、發展壯大的歷史,更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意識理性昇華的歷史。

歷史上,統一的中央政權的長期存在和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礎,各民族之間形成的經濟互補關係,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經濟基礎。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不僅奠定了中華文化兼收幷蓄的品格,而且奠定了今天56個民族交錯雜居的地域分佈格局。

近代以來,各民族共同抵禦外敵的經歷讓中華民族深化了命運共同體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對歷史上中華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認同,是對56個民族同呼吸、共患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命運共同體的認同。團結統一的“大一統”價值觀內化為中華各民族共同的心理認同,維護國家統一成為各民族最高層次的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各民族跨區域流動的歷史活躍期。越來越多的各民族同胞走出傳統聚居地,在全國各地流動;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為多個民族共同居住、共同學習、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地方。現在,全國一半左右的省份56個民族齊聚,沿海許多城市少數民族外來人口已超過世居人口。傳統上民族地區的概念逐漸被打破,傳統上民族工作主要在邊疆、在西部民族地區的格局也在打破。民族工作進城了、下海了、上網了,從邊疆走向內地,從個別部門走向黨和國家工作中心。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內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大大深化了各民族的命運共同體關係。

民族工作要順應這種形勢,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也要把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為實現各民族大團結的金鑰匙。我們既不能忽視民族差異,用行政手段去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不能無視民族共性,不加引導。尊重差異,不是強化差異,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強化特性,充分認識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休慼與共的歷史主脈,是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根本方法。通過擴大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創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同胞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strong>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以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歷史傳統為基礎,以我國各民族在地理上交錯雜居、文化上兼收幷蓄、經濟上相互依存的結構為依據,走出了一條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實踐表明,這條道路是成功的。黨的十九大重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強調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 <strong>首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政治基礎。

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的民族區域自治實踐,讓各族人民實現了真正當家做主的夙願,極大地促進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同胞對國家的認同、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有效促進了對少數民族幹部以及各類人才的培養,推動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統一和自治、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的原則,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權益,確保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當家做主,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造就政治過硬、敢於擔當、群眾信任和明辨大是大非的各族幹部隊伍,使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正能量。

  • <strong>其次,加快發展,深化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關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經濟基礎。

由於歷史、自然、社會等原因,我國民族地區還相對落後。民族地區能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直接關係到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掉隊”,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全面小康,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

為改變民族地區的落後面貌,本世紀初,中央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戰略。十幾年來,民族地區經濟實力迅速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日新月異。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充分體現,各族人民親身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對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生態保護區實行差別化的區域扶持政策,通過優化轉移支付、對口支援、扶貧攻堅等措施,加快民族地區發展,改善各族人民生活;通過西部民族地區富餘勞動力向東部地區轉移流動,加強各民族經濟共同體聯繫。黨的十九大再次要求各地區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加快發展,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各民族同胞都能與祖國經濟社會發展節奏同頻共振。

  • <strong>第三,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思想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解決好民族問題,物質方面的問題要解決好,精神方面的問題也要解決好”“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貫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這個理想信念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發展方向”。

要讓各民族群眾充分認識到56個民族及其先民共同開拓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共同建設了偉大祖國,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反抗侵略和分裂勢力,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這個過程中,孕育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實體屬性。要引導各民族群眾從祖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歷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強在祖國大家庭中共同團結奮鬥的光榮感、自豪感和責任感。通過培育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意識,在各民族不同社會成員之間建構共享的歷史文化和現實文化形式,從中凝練出各民族成員共同的價值共識。

  • <strong>第四,構建各民族同胞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社會基礎。

我國已經進入各民族跨區域流動的歷史活躍期,民族工作的重心已經從邊疆發展到內地,從農村延伸到城市,從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擴大到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權益,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鼓勵各族同胞跨區域、跨行業有序流動,推動各族同胞多方位、多形式走動互動;構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從業結構、文化教育結構和社區環境,推動各民族混居,為各民族同胞聚聚聊聊、說說唱唱、來來往往創造條件,努力推動各民族同胞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使各民族同胞做得了和睦鄰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結得成美滿姻緣。

  • <strong>第五,依法處理民族事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法治基礎。

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其根本是中國公民共同體認同,是各民族公民對國家法律法規一體遵循的法治認同。要始終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和推進民族工作,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依法保障各民族公民合法權益,大力推進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一是搞好普法,營造民族平等的法治氛圍,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引導各族同胞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公民意識,自覺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用法治方式理性維護合法權益。二是堅持一般法律法規統攝民族因素,依法行政,不斷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的能力。各級黨政幹部都應該系統學習掌握《憲法》及各類民族事務治理的政策法律法規,提升運用法律規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解決涉及民族因素的各類問題的能力,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處理結果的合理性和處理程序的正當性。三是堅持在法治軌道上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問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嚴格執法,嚴格區分和正確把握矛盾性質,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不簡單把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歸結為民族問題。

  • <strong>第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的輿論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目的是為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凝聚磅礴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眾志成城。民族團結說到底是人與人的團結。“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民族大團結都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不可少的保證”。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民族領域意識形態鬥爭的嚴峻性和複雜性,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想觀念,增強各族幹部群眾識別大是大非、抵禦國內外敵對勢力思想滲透的能力,有效促進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睦。

因此,我們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要把強化各民族的中華民族意識、培植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作為一項根本性的戰略任務來抓。要培育各民族同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切實增強各民族同胞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觀念,促進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始終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做好民族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是不是堅強有力”。歷史經驗充分表明,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黨的領導都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團結奮鬥。

(作者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統戰理論教研部民族與宗教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