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点了一把火,但优信的春天可能还很遥远

冬天里点了一把火,但优信的春天可能还很遥远

股价持续不振的优信,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12月6日,在美股不温不火、中概股集体下跌的同时,优信却火红了一把,高开高走,盘中一度上涨超过65%。截至收盘,报收3.76美元,涨幅31.47%。7日,优信股价继续大涨24.47%,收盘于4.68美元。

股价连日大涨背后与6日的重磅合作有关。当天,优信集团与淘宝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宣布将在二手车B2C、B2B、金融及整合供应链方面,展开战略合作,共建二手车在线交易商城。

就在这次大涨前,优信还刚刚创下股价新低:11月下旬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优信股价曾跌至每股2.81美元,与9.67美元的发行价相比,只剩不到三分之一。

这家二手车交易平台的新季度财报显示,在总营收同比大增59.6%至8.64亿元人民币同时,净亏损为5.94亿元,非公认会计原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5.1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3.94亿元。

和淘宝的合作不仅给优信的股价打了一针强心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优信方面未来的发展信心。一些分析人士预测,今年四季度优信亏损额度有望大幅下降。

不过若考虑到当下的业务状况和未来的竞争前景,优信的扭亏之路仍然面临不少较为显著的挑战。


<strong>大落大起

在本次股价上涨之前,优信经历了近5个月下跌。

作为登陆美股的国内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于今年6月27日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即破发。随后股价走势就一直呈下跌态势,而且上市价格始终在发行价以下。市值也由上市当日的27.61亿美元,缩水至目前的13亿美元上下。

长期下跌状态与优信乃至整个二手车电商的亏损有关。自2011年成立以来,优信鲜有盈利表现:2016年优信净亏损13.93亿元;2017年,净亏损扩大至27.48亿元;2018年一季度净亏损8.39亿元;2018年第二季度,因为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15.44亿元的账面收益,净利润为数不多转正,为2.097亿元。

第三季度业绩发布后股价创新低,跌幅出乎分析师的预料。艾瑞咨询高级资讯经理冉闯闯认为,股价小跌可以理解,大幅下跌则出乎意料。

他向记者分析,财报中不少数据相对而言都向上,但可能缺乏一些可持续的亮点。除了交易量和金融业务的数据上升,缺少新的故事,导致资本市场不看好。同时,也不排除做空机构所为。

如果从具体数据看,业绩亏损与优信各方面支出普遍增加有关。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优信营收成本为3.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7%。优信方面表示,由于企业扩张,从事汽车检验、质量控制、客户服务和售后服务的人员数量的增加等原因导致了这部分开支增长。

另一个开支大头是营销费用,第三季度优信的销售与营销支出7.55亿元,同比增长39.6%,主要是由于销售和营销人员薪酬增加。而总务和行政支出为2.66亿元,同比增长2.6%。

关于营销费用,优信发出了积极信号。优信集团CFO曾真表示,该季度优信的销售和营销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下降至87.5%,而去年同期为100.4%。以此说明营销的影响正在减少。

然而业内分析师表示,营销费用与总营收的增长相辅相成,即使占总收入比下降,营销费用依然是优信最大的支出项目。

与此同时,财报显示优信该季度技术研发支出为0.8亿元,不足总运营成本与费用的8%。营销费持续增长,领先科研、运营以及行政费用相加后的金额,这与过去的开支状态一致。

冉闯闯认为,优信正在向全国扩张,广告和营销投入不会削减。随着市场的扩大,运营费用也会继续增加。

<strong>互金公司?

和资本市场的反馈相比,机构对于优信却颇有信心。财报发布后,高盛、摩根士丹利先后对优信业绩给予好评。高盛继续给予优信“买入”评级;摩根士丹利对于优信继续维持“增持”评级,在优信与淘宝的合作公布之后,进一步把目标股价定为14美元。

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充满信心的,首先自然是来自淘宝的合作效应。大摩预计,淘宝海量的电商流量,将在长期有效降低优信的客户获取成本。此外,优信在二手车交易中的闭环交易能力,将是对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很好的补充,因为它将帮助双方探索二手车电子商务的更多机会。

除了合作红利,三季度财报中的一组数据,也给了机构较大信心。

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优信2C(对消费者)业务发展迅速,总成交量12.9万辆,同比增长53.2%;其中2C交易促成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65.3%。

与此同时,第三季度,优信为平台上约6万笔二手车交易提供了融资,在2C业务中的消费金融渗透率提升至46.4%。2C助贷服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96.4%,占第三季度总营收的54.7%。

此外,优信助贷业务逾期率(贷款逾期90天或以上)表现正在转优,环比下降了0.1个百分点至1.43%。

这些金融业务数据的变化正是机构看好优信的原因,相比较低频、收入以提成为主的二手车交易,金融服务的高利润率是二手车电商走向盈利的一大关键。

高盛分析师认为,未来优信会和更多的金融机构构建伙伴关系,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贷款产品,以满足更多的客户需求。

当然,在金融业务稳定上升之时,优信也遭受了一些质疑。外界不少分析人士不认为优信是二手车电商公司,更像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过去三年金融业务在优信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成为重要证据。优信2C业务汽车金融贷款服务收入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3.1亿元和9.4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8.1%和48.4%,今年占比更是超过一半。

与此同时,优信二手车的核心业务之一2B(对商家)业务正在下滑。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优信2B业务交易量已降至9.2万辆,同比下降8.5%。

当然,从合法合规性看,这无可厚非,也是顺应大势的表现。对于渴望盈利的二手车电商来说,2B业务正在遭遇瓶颈,金融、汽车护理等非传统核心业务的突破可能性更高,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商都在金融、线下店等环节上发力。

不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记者表示,电商平台不应该试图包揽所有业务,而应该成为专业机构进行专业操作。如果专业跨度较大,对管理能力以及单个业务的把控能力是较大考验。

<strong>外部竞争压力

如果不考虑内部运营管理能力,2C业务成为二手车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后,优信面临的外部竞争不容小觑。

二手车市场,2C业务的竞争关键变量在于车源。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优信平台目前有29万辆车源,同比增长53.2%。

一位二手车市场分析师告诉记者,除了瓜子二手车、人人车等以2C业务起家的电商,58同城等互联网生活服务类平台在车源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

公平价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二手车市场行情报告》显示,各家平台上的数据去重后,车源量排名前五的平台依次是58同城、赶集网、瓜子二手车、百姓网、淘车网。优信二手车也在榜上,位列第六。

冉闯闯认为,58、百姓网等生活服务类平台发展较早,且作为综合型生活服务平台流量较高,一旦直接切入二手车市场具有不小的优势。

以目前优信以2C和金融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看,未来2C市场上优信不可避免会遭遇更多竞争对手。

金融业务方面,优信也会面临众多实力强大的对手。汽车金融领域,除了优信、人人车等电商涉及金融业务,还有在香港上市的易鑫集团等一批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

除此以外,在通过淘宝与优信合作之外,阿里系的“车好贷”、第1车贷等金融公司,都是二手车电商在金融业务上的竞争对手。对于正在进行业务多元化探索的优信而言,需要考虑下一步如何为重点业务增加优势,迎接已经到来的竞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