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那时候,你正在念中学,17岁,很好看。

有一个名字,叫<strong>易遥。

当然,叫陈遥、李遥、张遥、付遥......什么的都可以,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strong>你会死于流言,死于玩笑,而凶手是所有人。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看完《悲伤逆流成河》,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却让我哭了好几次。

我时常感慨,大概是人老了,看什么都觉得难受的想哭。

故事里最让我动心的一句话莫过于女主易瑶对齐铭说的一句话:

<strong>“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以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而这一切,在唐小米转学过来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流言成了毁人利器,处处对易遥进行刁难,易遥的生活也开始陷入黑暗,遭受各种欺凌。

<strong>就像整部影片的基调是悲哀沉痛的,黑,白,灰是基本色调。

女主角易遥,因为不小心染上了性病,成为了全学校的欺凌对象。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而她又做错了什么呢,什么都没错,在一个靠妈妈的按摩收入艰难维持的贫穷家庭里,她的毛巾被有性病的客人用了,她被间接感染。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前因后果就是这样。

但在肆虐的流言里,她仿佛成了一个怪物。

各种各样的欺凌找上了她。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影片的最后,易遥再忍受不了大家的欺凌后,决定跳河自杀,她向站在河堤上的围观的同学说了这样一段话:

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就是闹着玩的啊,没有往她身上泼红墨水,没有扒过她衣服,没有拿打火机烧她头发。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strong>你们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觉得自己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恶心,太恶心了,太恶心了!

你们知道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吗?

你们骂过最难听的词,编过最下流的绰号,因为你们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不会承担什么后果。

<strong>你们永远不会承认你们做过的事有多恶毒。

<strong>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都不是什么好人。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你们没杀过人吧?你们今天就会知道杀人是什么滋味了,如果我永远忘不掉,你们也别想忘掉。

易遥,是我在这个故事里面最喜欢也最让我焦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易遥从小缺爱,缺安全感。

她选择早恋,选择将自己交给一个信任自己的人,哪怕这个人不是学习上的好学生。

<strong>我们可以引导她有恰当的行为,但这并不是她被欺凌的理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伏尔泰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哪怕易遥是失足少女(何况她不是),她也不该遭受校园暴力。

<strong>家庭方面

<strong>家庭环境对孩子关爱以及教育的缺失。

在电影中,母亲对待易遥的方式多是打骂,也因其个人素质不高,从未对易遥有过教育行为(在电影中是这样)。

但并不是说她不爱易遥,她是爱的(她把挣来的钱存在一个信封里,信封上写着“遥遥的学费”),但她几乎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过。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而在现实生活中呢,家庭环境对孩子关爱以及教育的缺失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原因可能是家长忙于工作(农村很多家长外出打工,从而缺失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使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可能是父母离异或早逝,或者父母的自身素质不高

(有的父母本身就三观不正,比如:在教育上“唯分数论”,在金钱上向孩子灌输“有钱才是王道”的理论,等等),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进行打骂、体罚、忽视、过分苛刻等),或者很多父母就像易遥的妈妈一样,爱孩子,却从不向孩子展示温暖。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孩子,家就是他心灵憩息的港湾,他更能与父母建立起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也愿意求助于父母,坦陈心事。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在父母非议、控制欲中长大的孩子,他们总是担心着来自父母的压力,遇到麻烦也羞于启齿,只能隐藏自己受伤的真相,独自舔舐伤口。

我们不但要给孩子提供衣食住行这样的“小爱”,还要赋予孩子心灵以温暖的“大爱”。

<strong>愿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温柔的父母!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strong>得不到父母不认可的孩子,活得好辛苦!

有人问:“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天下最难取悦的人?”

魔镜回答:“是父母。”

老师只管你的成绩,老板只看你的 KPI,但是父母对你的要求简直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作家三毛说:“一辈子的成就, 都不及父亲的欣赏。”

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

这个“您”,是她的父亲。

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的这篇文章,给她留言:“深为感动,深为身边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

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三毛含泪写道:“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一个家喻户晓,功成名就的作家,都在期待得到父亲的认可。

<strong>又有多少人还一直在等待父母的认可。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有了家长的认同,孩子才会逐步建立自我认同,会对自己有信心,喜欢自己。

而信心和自尊是一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用心体察、理解、认同孩子的每一个细小的感受,并给予恰当的回应,不轻率地否定孩子,也不对孩子视而不见。

对子女来说,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得到父母的认可。孩子童年的幸福并不来自于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是来自父母的认可。一句鼓励的话,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国外有一句名言:A child who feels valued andaccepted by his mother can change the world!

意思就是:<strong>一个被母亲重视和接受的孩子,可以改变世界!

同时,一句负面的话,不仅会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甚至可以毁灭孩子的一生。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在《猫的孩子》里,妈妈对儿子说:“我这个人啊,这辈子没什么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点成就。”

这是很多父母都会存在的心理状态,但有时候孩子真的只是想真心的说一句“我不要你为了我受委屈,我想要的,从来都只是你温暖的拥抱。”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strong>回到电影中

影片的结局是易遥被顾森西救了,顾森湘死了,齐铭搬走了,唐小米入狱了。

但我始终相信,人生本质上就是一场躲不开的劫数,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怎么去渡过它。

我们常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良药”,然而起到药效的不是时间本身,而是在这段流逝的时间中,我们所进行的哀伤过程。

<strong>不要拒绝悲伤,只管去难过,去愤怒好了,忍不住眼泪,那就尽情的哭吧。

<strong>而悲伤就像条大河。

<strong>或许会吞没你,但也能带你去梦想的地方。

<strong>愿所有青春都被温柔对待。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心理创伤不会被忘却,它会有力量生出,我们一路疗愈

如果你也有一些关于成长的故事

如果你也有一些对待父母不曾说出口的话

随时欢迎你来分享

我们愿与你一同成长

也愿与你共同分担

我们就在这里等你

你有故事想要与我们分享吗?

《悲伤逆流成河》:比校园欺凌更可怕的,是缺失父母的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体会爱的老灵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写无限可能!

倡导以爱为本质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意!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实用心理学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