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回归,股价大涨28%,雨润食品复苏有望?


1月22日有关雨润集团创始人祝义财回归的消息满天飞,直到当天晚间,祝义财实际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中央商场和港股上市公司雨润食品正式发布公告才确认这一消息。

雨润食品称接到公司名誉主席兼董事会高级顾问祝义财的家属通知,祝义财已回到家中。

据了解,自从祝义财2015年3月被监视居住后,雨润集团陷入困局。旗下的雨润食品和中央商场陷入债务困境,特别是雨润食品陷入巨额亏损的泥潭,整个集团也面临破产的危机。

在知情人士看来,如今随着祝义财回归,雨润集团面临的种种危机或将会得到缓解。

<strong>1.雨润食品:曾经的国内肉食品行业龙头老大

此次的主人公祝义财是雨润集团的创始人。

1992年底,祝义财白手起家,通过收购50多家濒临倒闭的国有肉联厂发家,在南京创立雨润集团。在祝义财的经营下,雨润集团成为一家多元化、综合性集团公司。


创始人回归,股价大涨28%,雨润食品复苏有望?


雨润集团官网显示,公司是一家集食品、物流、商业、房地产、旅游、金融和建筑等七大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员工总数近13万人,下属子(分)公司300多家。

作为云润食品的创始人,祝义财在财富路上有着令人仰望的高光时刻。凭借着雨润火腿,祝义财将雨润食品发展壮大并于2005年将雨润食品成功推上港股市场,首发募资总额为14.99亿元。

2006年,雨润集团一次性战略投资25亿元助推新农村建设,分别在东部连云港、中部马鞍山以及东北沈阳投资三个大型工厂。这三个项目均已竣工投产,年实现税收超过一亿元,同时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间接转移劳动力约36万人,带动增收约25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一致好评。

2009年,祝义财通过在二级市场举牌收购,成功入主中央商场,成为控股股东。

<strong>上市之后雨润食品快速发展,2012年,雨润实现销售收入1061亿元,同比增长17%。企业综合实力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12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39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位,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1位。

<strong>2.创始人被监视,雨润食品辉煌不再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3月27日,中央商场发布公告称,检察机关于当年3月23日起,对公司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祝义财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2015年3月30日,雨润食品也发布公告称,祝义财于当年3月23日被检察机关在境内执行监视居住。当时,两家公司均未披露祝义财被监视居住的原因。

不到3个月后,祝义财辞去中央商场董事长、董事等职务。与此同时,中央商场与雨润集团许多高管宣布辞职,一时间两家公司风雨飘摇,雨润食品资金链甚至一度恶化。


创始人回归,股价大涨28%,雨润食品复苏有望?


截至2018年6月30日,雨润食品的现金结余加上质押存款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共1.97亿港元,未偿还之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为73.28亿港元,其中71.54亿港元的银行贷款于一年内到期。同期,雨润食品的定息债务比率为69.9%;雨润集团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185.24亿港元和111.79亿港元。

<strong>除了资金链的紧张,雨润食品的业绩也不好看。2015年,雨润食品巨亏29.8亿港元,创出2005年上市以来最大年度亏损金额。此后雨润食品连续多年亏损,2016年和2017年亏损分别达到23.4亿港元和19.2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5.42亿港元。

接连亏损导致雨润食品股价大幅下跌。截至1月22日收盘,雨润食品报0.83港元,股价相比2015年3月26日停牌时的收盘价2.26港元下跌了63.3%。这一股价更无法与雨润食品上市后创出的历史最高股价相提并论。此时,2010年11月,雨润食品股价一度创出33.71港元的高位。

<strong>3.实控制人回归,股价大涨

在祝义财“缺位”的这几年,雨润集团经历了“至暗时刻”,主营业务板块雨润食品遭遇了业绩下滑、负债高企等危机,与双汇等竞争对手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随着长达3年零10个月的监视居住结束后,曾经的江苏首富、雨润集团创始人祝义财意外回归。

雨润食品迎来转机的可能反映到股价中。截止1月23日,<strong>雨润食品股价单日上涨28.9%,至1.07港元。


创始人回归,股价大涨28%,雨润食品复苏有望?


一位上游产业链的合作商表示,“祝义财在雨润的作用无人可以替代,我们都非常期待他能回来,重新带领雨润走向稳定,继续带领我们这些产业链企业发展。如果雨润倒闭,我们的损失将非常巨大,数百万元货款无法结算,银行贷款无法还清,我们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strong>但值得注意的是,祝义财回来后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雨润。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雨润食品亏损已经超过77.75亿港元。对于亏损原因,雨润食品将原因归结为中国高端餐饮及肉类消费市场疲软、竞争加剧、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冷鲜肉销售的减少所致。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祝义才“缺位”的这几年也是雨润业绩下滑的关键年份,被双汇、金锣抢了很多的市场份额。

在营收规模上,曾经与双汇齐头并进的雨润食品沦为双汇的“陪跑”。财报显示,双汇在2017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505.78亿元,雨润食品2017年的营收仅为120.57亿港元,折合人民币103亿元,体量仅为双汇的五分之一。这个数字甚至比不上后来居上的金锣,根据金锣此前公布的数字,金锣在2017年营收为390亿元。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strong>现在猪肉产业正处于低谷,虽然错过了一些机会,但是仍然有机会留给雨润。

朱丹蓬补充,对雨润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在顶层设计、营销策略、渠道等方面该如何重新布局,根据自身区位优势及原来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把整个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升级。<strong>但如果公司顶层设计不完善的话,那祝义财的回归也不会起到太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