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愛,成傷害!

如果說誰誰太溺愛孩子,那麼其人聽了一定不樂意。覺的不是好詞,像罵人。說到溺愛,讓我想起兩個有趣的事。

一是馮鞏牛群的諷刺相聲《瞧這倆爹》,借兒諷爹,非常有趣;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新詞“溺愛”。現在想起,“書包塞八個醬豬蹄”也不可思議。

第二件事,是從一篇文章看到的,涉及“熊孩子”話題,深究其因,還是溺愛過頭。題目叫《熊孩子洗琴事件》,網上搜得到。故事不再贅述,我只想說,過度的愛,會變成傷害。

現實生活,並不是每個父母都願意承認自己過度愛孩子,就像夢鴿之於李天一;高老頭之於女兒們;還有很多。

今年國慶,帶著孩子去福田新開的公園玩樂。女兒流連沙坑,我坐在旁邊陪護。沙坑裡面全是孩子,三到十歲不等,你一把我一把,抓來抓去自得其樂。我混在眾家庭之間,細看趣事。

疼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但總有人做到極端,讓人難以接受。見識了一個家庭,對待孩子難以理解。我想說,也許他們還沒學會做父母,哪怕是一般人的父母那樣。

爸爸抱著三左右的女兒,蹲在沙坑裡佔了一大坨(小孩玩的沙坑),媽媽左手打傘,右手拿水壺,站在旁邊。一家人佔去三分之一的位置,其他孩子只能躲開。

三歲女兒赤著腳,想下地去玩沙子,爸爸不讓,一個勁地樓在懷裡。說地上髒,地上髒。孩子只能眼巴巴看著別人玩,扭來扭去;媽媽也不管,一會看手機一會喂孩子喝水;一分鐘內,連喂三次;儘管孩子有了反抗情緒,她依然準時準點,看手機喂水,看手機喂水;總之,就是喂,喂,喂。

寶寶難受,一哭,水瓶立馬塞進嘴裡。她想掙開,要命的瓶子還跟著嘴,不離不棄。爸爸抱著,揮汗如雨,就是不把娃放下來,讓她沾染地氣。

那一刻,我想到金絲雀。那孩子於父母而言,就是他們的金絲雀,不過是一隻困在“愛”的囚牢裡的雛鳥。金絲雀要死,不是她想死,而是不知道該如何活。

過度的愛,會變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