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狂風”(Tornado)是英國、德國和意大利聯合研製的一種雙發雙座超音速戰鬥機,該機是歐洲研製的唯一可變後掠翼戰鬥機,共有IDS對地攻擊型、ADV防空型和ECR反輻射型三種型號,其中IDS是“狂風”最主要的型號。

“狂風”IDS是一種非常強悍的低空打擊戰鬥機,具有出色的晝夜和惡劣天氣下精確定位目標的能力。為了增強飛機的低空突襲能力,“狂風”IDS採用了複雜的可變後掠機翼設計,機翼展開時可以增加升力、提高起降性能,機翼收起時可以降低阻力、提高高速性能。此外機翼全後掠時可以縮小翼面積,增加機翼載荷,降低低空高速飛行時亂流引起的顛簸,提高投彈精度和飛行員的舒適性。

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為了進一步提高低空突襲成功率,“狂風”IDS的機鼻內安裝了兩套德州儀器公司研製的雷達系統,其中一套是地形測繪雷達,另一套是地形跟蹤雷達。後者與飛控計算機相連,使IDS能自動進行距離地面60米高度的貼地飛行,最大速度高達1.2馬赫。德國空軍經內部評估認為“狂風”IDS的低空突防能力超過了A-6E“入侵者”個F-15E“攻擊鷹”,與同為可變翼設計的F-111“土豚”相當,更是遠遠高於蘇聯的蘇-24。

“狂風”IDS如此強調低空高速突防能力完全是冷戰時期嚴峻的作戰環境導致的。北約和華約一旦在歐洲爆發戰爭,“狂風”唯有進行低空高速突襲,依靠地形的掩護才有可能不被敵方雷達發現,成功突破華約軍隊由先進地空導彈系統和戰鬥機組成的密集防空網絡。在這種高烈度作戰環境下,飛得越高就死得越快。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種看似無敵的戰術卻在日後的海灣戰爭中導致“狂風”戰鬥機損失慘重。

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1991年1月17日,“沙漠風暴”行動拉開序幕。由於“狂風”IDS戰鬥機具有強悍的低空突襲能力,所以聯軍司令部就把破壞伊拉克空軍基地跑道的任務交給了英國和意大利空軍的“狂風”IDS戰鬥機。“狂風”反跑道主要使用兩種彈藥,一種是1000磅(454千克)通用炸彈,另一種是JP233反跑道彈藥布撒器。前者能在跑道上製造巨大彈坑,後者共裝有30顆SG-357反跑道子彈藥和215顆HB-876反跑道地雷,一次通過布撒就能報廢整條跑道,投下的地雷還能對伊拉克人的後續搶修製造麻煩。

英國“狂風”戰鬥機中隊的指揮官以為這是個輕而易舉的任務,就憑伊拉克人的破銅爛鐵裝備,根本就不可能攔截低空突襲從機場上空呼嘯而過的“狂風”。但現實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

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從1991年1月17日到2月24日的戰爭期間,英國空軍共被擊落了6架“狂風”GR.1,其中4架是在投擲常規炸彈時被擊落,一架在發射JP233時被擊落,一架在投擲激光制導炸彈時被擊落,總之都是在中低空被伊拉克地空導彈和高炮擊落的,意大利也有一架“狂風”在高炮擊落。於是“狂風”成為聯軍中損失最慘重的機種。

為什麼被視為萬金油的低空突襲戰術在海灣戰爭中卻變成了決死突擊?

其中有兩大原因,首先,伊拉克都是平坦的沙漠地形,“狂風”戰鬥機在貼地飛行中沒有地形可供遮蔽,大大降低了低空突襲的突然性。其次,聯軍雖然對伊拉克的綜合防空系統進行了有效打擊,但部署在機場周圍密集的高射炮和低空導彈仍能有效對付中低空目標,“狂風”據成為了送上門來的目標,不打你打誰?

決死的低空突擊,在海灣戰爭中傷亡慘重的英國狂風戰鬥機

海灣戰爭之後,各國吸取了“狂風”的慘痛教訓,開始積極發展防區外發射布撒器,如JSOW,阿帕奇/風暴陰影等,這些武器能從敵防空火力圈外發射布撒子彈藥,大大降低了載機風險。此外,隨著JDAM GPS精確制導炸彈的問世,戰鬥機的對地攻擊戰術也從中低空轉向中高空投彈,傳統的低空高速突防戰術正式宣告消亡。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狂風”雖然損失慘重,也在海灣戰爭中出擊2400架次,使用各種武器摧毀了伊拉克35個大型機場和60個小型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