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南方小夥伴們對冬天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被深入骨髓的溼冷支配的恐懼,這種越溼越冷的現象,就是水寒效應的結果。而北方的冬天則最怕颳大風,冷風一吹能穿透身體,連骨頭都有刺痛感,可謂寒風刺骨,這就是風寒效應。從字面來看,溼冷比風冷更勝一籌,風寒直達骨頭,溼冷則更進一步深入到骨髓。那麼,在同等氣溫條件下,究竟是風寒殺傷力更大,還是水寒(溼冷)更勝一籌?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strong>水寒效應

我們用來保暖的衣物,實際起保溫作用的並非衣物本身,而是衣物纖維間的空氣:保暖性好的衣物會鎖住空氣,減緩纖維間的熱空氣和外界的冷空氣間的對流避免因此而帶走熱量。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南方溼冷,越溼越冷,用水寒效應來解釋就是:水汽不僅會把衣服上的暖空氣層排擠掉使其失去保溫作用,保溫層被破壞後,熱傳導作用會更快地從人體上吸收很多熱量;同時,水汽的蒸發作用會帶走更多的熱量,因此人會感覺到比實際要冷。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空氣水汽含量高,空氣分子的密度大量增加,導致熱傳導能力顯著增強,冰冷的水汽甚至水滴滲透衣物直至皮膚,溫差大、揮發散熱強,這種接觸熱傳導散熱無時無刻帶走身體大量能量。這才是南方的冬天陰冷刺骨、穿再多也沒有用的原因。因此,在南方,即使是冬季,若有必要,還是需要使用德業除溼機抽抽溼的,因為高溼度會使衣物很難晾乾,甚至乾衣物和被子都會受潮甚至發出潮味來,尤其是冬季的陰雨天最甚,所以需要使用除溼機來輔助乾衣、保持室內乾爽;就算不說防潮,除溼機降低溼度之後起碼可以讓家裡不那麼陰冷。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strong>風寒效應

北方的冬季,不僅空氣相對乾燥,風也是乾巴巴的,乾燥空氣導熱能力差,不易滲透到身體裡面,也就不易帶走身體的熱量。因此,北方冷是周圍的溫度低,但身體周圍那層空氣維持相對穩定,所以人的身體溫度以及身體和衣物之間的那層空氣的溫度並沒有太大變化。那為什麼北方一颳風就非常非常冷呢,且風越大越冷?這則是因為風寒效應,並且這是不分南北方的。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颳風本身並不會讓氣溫降低,但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的會被破壞:當空氣流動很快的時候,人體周圍的空氣保護層就會不斷地被新來的冷空氣替代,並把熱量帶走。所以,風速越大,人體流失的熱量越快、越多,我們也會感覺到越來越寒冷。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strong>水寒效應PK風寒效應

冬季時,南方相對溼度常常在70%以上,陰雨天時更高,雖然風一般不大,但經常出現的100%的相對溼度讓你宛如活在南極冰川下的海洋裡。而北方大部風力在2、3級左右,空氣較為乾燥。根據上面的溼冷與風寒指數表,南方在5℃時,相對溼度達70%,體感溫度為2.6℃,北方在同等氣溫條件、溼度40%的情況下要達到相同的體感溫度,需要颳起7、8級的大風。然70%的相對溼度常見,7、8級的大風不常見,北方冬季5、6級的風都算少見了,何況7、8級風。如此看來,在同等氣溫條件下,南方更容易遭受溼冷的魔法攻擊,而北方遭遇寒風刺骨的幾率相對比較低。

也因此,北方裹嚴實一點哪怕是颳風還是能勉強苟住的(當然,前提是刮的不是大風),而南方溼冷還颳風的話,那真的是大寫的心疼了。所以,南方的各位朋友們,除了利用如德業除溼機等設備抽溼降溼之外,裹厚一點也很重要哦,不僅要保暖還有防風。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不過,北方小夥伴開始表示不服了,冬季北方氣溫比南方低多了,再一颳風,猶如往臉上扎刀子。南方小夥伴表示,我們這裡空氣溼度達100%也稀鬆平常,起床靠勇氣,洗澡靠毅力。但是......在氣溫相差超過5℃以上時,氣溫是影響體感溫度最主要的因素。那為什麼喊冷的南方人更多呢?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溼冷VS風冷 水寒效應VS風寒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