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銅幣歷史分享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大清銅幣歷史分享

由上海浦江召稼樓藝術館推薦

各地鑄造比較統一。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餘皆多見。

大清銅幣歷史分享

由上海浦江召稼樓藝術館推薦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7月, 清政府處戶部又奏請朝廷, 擬將當時全國24處銅元局, 酌量歸併為九處, 如折中所述:"然中國幅員遼闊, 若如全國僅設一廠,轉運恐形不便,惟有相度地勢之拼。除臣部所設總廠外,擬以山東歸併直隸為一廠,湖南歸併湖北為一廠,江西、安徽、江蘇、清江並歸江寧一廠,浙江歸併福建為一廠, 廣西歸併廣東為一廠。合奉天、河南、 四川、雲南四廠,共九處, 皆歸臣部統轄,調劑盈虛, 彼此均可勻撥。"在歸併銅元局得以順利實施的同時,又限定各省每日鑄造銅元數額,以避免重蹈濫造的覆轍。此後,清政府將戶部改稱"度支部",命各省造幣廠改稱度支部造幣分廠,欲統而治之,鞏固中央造幣集權。

大清銅幣歷史分享

由上海浦江召稼樓藝術館推薦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圖上藏品由上海浦江召稼樓藝術館老師實物上手確認,保真到代,包漿老氣,值得收藏!

大清銅幣歷史分享

上海召稼樓藝術館

浦江召稼樓藝術館長期徵集鑑定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銅器、印章、錢幣、木器等;

字畫: 國畫 油畫 書法 佛像畫 書畫 山水畫 水墨畫 人物畫 花鳥畫

瓷器: 青花瓷器 粉彩 琺琅彩 鬥彩 哥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鈞窯 五彩

玉器, 和田玉 翡翠 田黃石 雞血石 黃龍玉 高古玉 貔貅 古玉 藍田玉

錢幣: 銀元 銅幣 古錢幣 紀念幣 袁大頭 光緒元寶 錯版幣

奇石: 天然奇石 隕石 玉原石 石硯 印章 石雕 石刻

雜項: 紫砂壺 陰沉木 酸枝木 紫檀 沉香木 各類傢俱 竹雕 黃花梨

至所有藏友:

當你有藏品要出手時,一定要慎重,選擇合作公司一定要先在網上搜索下這個公司的信譽,然後瞭解下他們公司的具體運作流程,拍賣流程細節,如果不是正規公司肯定會有漏洞。雖說拍賣都會有前期費用,但花錢需謹慎,出手藏品更需要找一個對的公司。(注:歡迎各位藏友來公司考察,有沒有實力,是不是真心幫藏友出手,一目瞭然,決定會讓您不虛此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