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如何煉成的?四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對於醬香型白酒好壞,酒桌上眾說紛紜,大多數人都是通過自身經驗來判斷,比如說口感、味道之類。但偏偏有時候人也是經驗的囚徒,那麼在內業——釀酒界,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到底是如何煉成的呢?

純正的醬香型白酒釀造,是一套極為複雜的過程,從糧食採購到端午制曲,從下沙潤糧到石窖發酵,再從七輪次取酒到勾調貯存,反反覆覆的工序不下100多道。

在這些過程當中,每一個步驟都極為重要,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重創酒的品質。

這裡,小編不一一介紹這些細節,但對醬酒煉成的四個缺一不可的條件作個簡要介紹,感興趣的酒友可以瞭解一下!

1、必須是茅臺鎮7.5公里核心產區

茅臺鎮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這不是歷史的選擇、也不是人的選擇,而是環境的造就。

歷史上曾有無數的組織和個人,在外地生產回沙茅酒,但結果都紛紛敗北。其中規模最大、最知名的要數1975年開始的茅臺易地實驗項目

該項目被列入國家“六五”重點科研攻關項目,副總理方毅掛帥主持,由國家科委、輕工部、茅臺酒廠技術專家聯合組成專家組,在全國範圍內選址三十餘處,經過土壤、水質、氣候、微生物含量等指標的對比,最終選擇遵義市北郊十字鋪。

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如何煉成的?四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易地實驗基地建設場景

在此後4年的實驗過程中,專家團隊經歷了無數次失敗。1979年,張支雲成為易地實驗項目技術支撐,老酒師經過多次實驗和總結分析,得出結論:茅臺酒就只能出在茅臺鎮,只有在這個小氣候環境當中才能釀出那樣的精品。

有此結論之後,張支雲老先生親自帶團,回茅臺鎮制曲(原本僅母曲來自茅臺鎮),再將所制曲藥帶回十字鋪進行實驗,經過9個週期、63輪次實驗、3000多次分析,茅臺試製酒終於成功了。

1985年10月,全國28位知名評酒專家匯聚遵義,對茅臺易地實驗酒進行鑑定。

經過嚴密、科學的鑑定之後得出結論,試製酒在理化指標、衛生指標、新酒入庫合格率、糧耗等方面達到要求。口感、風味上乘,質量基本接近茅臺酒風格(盲品結果:茅臺酒得分95.2:試驗酒得分93.2)!

在純正醬酒成分當中,至今有數千種無法區分,但經過歷次實驗,也基本得出結論:醬香型白酒必須是茅臺鎮7.5公里核心產區。

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如何煉成的?四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2、必須是純正坤沙工藝釀造的

現在市面上醬香型白酒很多,但真正工藝純正的屈指可數,許多都是碎沙工藝、翻沙工藝,甚至是串沙工藝,酒質相差極大,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醬香型白酒,價格千差萬別的原因。

坤沙工藝成就了所有純正醬香型白酒,包括飛天/五星茅臺,8年經典版/15年泰斗1號張支雲酒,以及其它正規醬香型白酒品牌的頂級款。

坤沙即完整的高粱(碎沙即將高粱破碎),在坤沙工藝過程中,需要對高粱進行9次蒸煮、8次發酵、7輪次取酒。尤其是發酵過程,需要堆積發酵和窖坑發酵,每次持續1個月左右。

純正坤沙工藝釀酒,週期需要1年之久,所以坤沙酒的品質最高。

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如何煉成的?四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3、必須是經驗豐富的酒師勾調

說到勾調,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酒精勾兌,但在醬香型白酒工藝當中,勾調其實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我們喝的所有醬香型白酒,其風味、口感最終都是通過勾調而來。

醬香型白酒有醬香、醇甜、窖底三種典型體,勾調過程即是將這三種典型體以最適合的比例存在。第一步是七輪次酒之間的勾調,然後再通過幾百種不同年份,不同口感的調味酒進行調味。

常規勾兌的原則是兩頭少,中間多。醇甜為基礎,約佔55%,醬香為主體約佔35%,陳年老酒為輔約佔8%,其它特殊香作協調,約佔2%。大型勾兌好基礎酒後,選出適當的調味酒,進行細緻的調味,主要調整基礎酒的芳香,醇厚,增甜,壓糊,壓澀,改進辣味等。

如此複雜的勾調過程,需要經驗豐富的老酒師進行把控,方能保障品質。

一杯純正的醬香型白酒是如何煉成的?四個關鍵條件,缺一不可!

▲張支雲酒廠調酒體驗

4、必須存放超過5年以上

與其它香型的白酒相比,醬香型白酒不僅工藝更為複雜,對貯存年份的要求也更高。可以說,貯存也是醬香型白酒一個無可替代的“調味”過程!

純正醬香型白酒一般需要5年以上貯存,使風味、口感達到最佳狀態。

市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年份酒,而純正醬香型白酒本身就是一種年份酒,如張支雲酒,僅有8年經典版和15年泰斗1號兩款,其中差別最主要的便是年份帶來的口感差別。

而且,只要是純正醬香型白酒,年份酒一定比新酒口味更佳,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小眾品牌的年份酒,比大品牌的新酒還好喝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