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酒後滔滔不絕?

喝酒的時候,展現的不一定是最快樂,或是最有成就感的自己,但在推杯把盞之間,神經在酒精中放鬆,虛偽在每次一飲而盡中褪去,卸下了對生活的防備,這個時候不一定醉,卻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

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酒後滔滔不絕?

凡是正常人,都有諸多的情感,往往需要表達才能使性情舒暢,或寄情與景、或寄情與物,總歸是需要一點酒來助興,端起酒杯的瞬間,將心事一點點的融入酒中,喝下去的是酒,更是一點開心,一點傷感,一點回憶,一點哀愁,一些想念,和一些無法對別人訴說的故事。

把愉快和不愉快的事情融入酒裡!我幹了,你隨意!這就是人生!

在酒桌上,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飲酒之後非常健談的人,有的平時就很開朗,而有的平時卻不喜言談,這種情況通常會被認為是喝醉了,若是辯解一句“我沒醉…”,同桌酒友還會覺得你醉到說胡話了!

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酒後滔滔不絕?

事實上,不少平時沉默寡言的人,一上酒桌即便未醉同樣也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strong>本能反應

性格特別內向懶得表達的人,飲酒後則由內朝外發展,變成十分渴望表達。

白酒是性情水,可以喝出很多人的真性情,我們每個人骨子裡都是希望可以得到他人認可的,尤其是酒精度數比較高的酒。平時不善言辭的人,幾杯小酒下肚更不得了,聊啥都能插上話。

<strong>氣氛感染

飲酒常常講究氣氛,酒精的作用微妙而神奇,飲酒後的人普遍愛說話,因而拉動多數酒場變得熱鬧。

喝酒聊天通常是你一句我一句,並非正式演講。輕鬆活躍的氣氛能感染人的情緒,即使性格內向的人,也能很快放下拘束融入其中,由被動變主動地發揮話語權。

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酒後滔滔不絕?

<strong>性格使然

有的人飲酒之後,就找一個自己信賴的人訴說。經常從自己小時候一直說道現在,每次都不停的說,這種類型的人,平時比較內向,有思想,有見解,平時不大喜歡錶達自己和評價別人,不喜歡鋒芒畢露,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才能表達自己,評價別人,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是性格使然!

<strong>酒場交際

有的酒友酒後侃侃而談,說話思維敏捷,能照顧到很多人的感受,能在酒桌上那把自己想說的話都說出來,把想辦的是都辦成!

這種類型的人,有清晰的目標,平常並非內向,只是不輕易表達自己的見解,只有在特定的時間和場合才會展現鋒芒。而把酒局當成社交表現時,話自然也就多了。

平時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酒後滔滔不絕?

有的時候話多並不代表一個人真的就醉酒了,把酒臨風,超凡世外,自是一種雅趣。而杯中不存功利之念,酒後更無非份之想。養平等正覺之浩氣,不狹氣斗酒,不酒後撒潑,借酒滋事。更有一番君子風範。

最後,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喝酒多說話也不是沒有好處,呼吸之餘也能促進酒精的新陳代謝,有利於解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