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strong>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2018年,零售变革大潮风起云涌,几大电商巨头在其中摸爬滚打,在流量红利耗尽时代寻找出路。

这其中,京东便利店的发展路径值得业内人士深思。短短两年间,京东便利店项目在呼啸中高调上马,如今却惨淡经营不知所终,看来想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并非易事。

<strong>从百万店计划高调上马,到负责人出走

2017年4月,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高调宣布,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这也是继一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5000家"母婴体验店"计划后的第三个线下合作项目。这一年,刘强东露面比较频繁,他豪情满怀地承诺要让老员工都有一套房、衣锦还乡给宿迁乡亲们发红包。

有情有义又接地气的人设,一点点立起。

同年6月20日,首家京东便利店河北省任丘市辛安庄店开业了,这家店面装修得并不高大上,门面挂了京东的红色招牌,门口放了一个写有"保证100%商品是来自京东自营,保证正品,假一赔十"的牌子,两个临时遮阳棚上印着"京东直供、品质保障"8个大字。

这家店被媒体炒得空前成功,据说当天上午店主准备了半个月的商品库存就被抢购一空,一时间,来采访的,同行来取经的踏破门槛。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6月份,就像北方日渐升温的天气,"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被炒得火热,但该计划负责人、新通路事业部副总裁杜爽却于当月离职,掀起舆论波澜。

网传杜爽离职原因,或是因为不堪"今年开50万家便利店"的压力,但业内人士表示,杜爽绝不是扛不起压力的人。

杜爽被人熟知是在2016年9月,央视记者拍摄了刘强东宴请员工的场景,席间时任京东副总裁的杜爽说"我意外怀孕4个多月了,我不会耽误员工的,老板",刘强东的回应略显尴尬,"你这体质,我倒希望你多去请下假,你们休假也给兄弟们一点机会。不要认为自己一天不在了,整个部门就散了"。这句回复被网友解读为意味深长。杜爽的离职或许在那时候就已埋下伏笔。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杜爽的离职没有阻断计划的推进,2017年9月,京东便利店全国招商大会首站在河北保定拉开大幕,现场数百位来自保定地区的夫妻老婆店老板济济一堂。河北首家京东便利店店主"花姐"热泪盈眶地跟大家介绍挂上京东金字招牌后的喜悦和收获。

眼姐援引一篇题为《京东便利店新模式引领600万小店进入"最好的时代"》报道,花姐介绍说,"在京东新通路的帮助下,顾客把小店挤得满满当当,半个月库存被抢购一空,4个小时就卖了3万多"。这个对夫妻店来说堪称奇迹的销售额,把其他店主们听得一愣一愣、胸中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跟着京东有肉吃"。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strong>每周千店太慢了,改口日开千店

2018年4月,离计划宣布时隔一年整,刘强东在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透露,京东每周新开便利店1000家,每天接到5万个申请。后来他又觉得每周开1000家太慢了,不合胃口,改口说要每天开1000家店。

业内人士感慨,京东便利店扩张得要"刹不住车了"。在名为京东便利店的百度贴吧里能看到,最低交5000元保证金就可以挂上"京东便利店"的牌子,里面所有的货源不需要都来自京东,有一部分即可,但装修的钱需要店主自己掏,这样算来,一天内挂一千块牌子好像也算不太难。

<strong>京东便利店遭遇滑铁卢 店主在贴吧控诉

2018年8月开始,首批改换门面的便利店一年合约到期,店主们表示"跟期望相差太大"纷纷要求解约。京东便利店遭遇滑铁卢的消息不胫而走,遮挡不住的"闭店潮"纷至沓来,日开千店、百万便利店的豪言壮语,此时已多少有点讽刺意味。

名为京东便利店的百度贴吧内,还充斥着"掌柜宝价格混乱""加盟京东便利店一步一个坑""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培训"等控诉,那些想搭上"无界零售"快车的小店主们,觉得自己被骗了。一篇名为《说说我对京东便利店的看法》的帖子被顶为精品贴,楼主自称做便利店三年,他提出的几点意见,如今看来还算中肯。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他提出,一是京东的掌柜宝里的商品不多,很多品牌只授权京东线上店,却没有授权线下店。所以京东允许在当地其他渠道上货,而在他看来,传统的连锁便利最忌讳的就是你在外面上货,顾客奔着你京东来了,里面却不是你的商品,顾客体验会大打折扣,仅靠京东的品牌号召力不知能不能留住顾客。

二是,零售行业,业内人士都清楚,最重要的就是临期商品的退换。几乎所有供货商都能提供临期商品的退换。但是京东一律没有退换,过期只能扔,这对于店主来说风险太大。

三是地勤人员不够专业,都是门外汉。之前承诺的专业培训、营销策划都成空谈。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而线下店专业人才的短缺不只是体现在地勤上,上层管理人员也大多只有线上电商的经验。2018年10月,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7-11内部人士处获悉,京东从北京7-11挖走了5位管理层人士"救火"。

即便如此,京东便利店在整体形象上依然没有较大升级,"杂乱"、"小卖铺"、"货不全"等字眼在点评网站上也随处可见。

<strong>京东便利店未来去向成谜

2018年9月,刘强东美国涉嫌性侵女大学生的新闻登上头条,京东股价大跌。

那之后的80多天的时间里,这个昔日高调的电商大佬一度噤声,也没有再具体回应过便利店的计划。

京东布局四五线城市便利店,本来有人设优势,刘强东作为从农村出来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本身是很好的招牌,下沉市场的创业者更容易因共情慕名而来。但花边新闻的出现让昔日人设崩塌,坊间各种传言猜测,尤其在四五线城市、农村市场,京东的招牌随之贬值强烈。

京东便利店是刘强东为补齐短板而布局,本来就不是一个能立即赚钱的买卖,岁末年终,京东忙于老板的困境,已自顾不暇。

过去两年间,国内三大电商巨头都通过线下店的方式下沉,却走了截然不同的三条路。阿里选择了淘宝服务站,目前已遍地开花;苏宁选择了直营模式的苏宁小店,走稳健之路已布局4000多家,苏宁本身从线下店转型而来,如今实现双线融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京东迅速低门槛收编夫妻店,挂羊头卖狗肉,方式略显冒进。

2019年,京东能否拾起折翼的便利店版块,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继续线下之路将成为一大考。

京东便利店“大跃进”后如何收尾?

有意思的是,2019年1月9日,苏宁小店开出宿迁第一家门店,店址选址在关张的京东便利店原址上。

哎,物是人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