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成為馬龍最美的底色

馬龍區緊緊圍繞“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目標,通過實施“綠色屏障、綠色走廊、綠色平面、綠色精品”建設,進一步鞏固提升“森林馬龍”建設成果,全面提升城市綠化質量,讓“花海與綠地相映成趣、生態與景觀相得益彰,努力打造“四季花海城市”。

綠色屏障:一座山就是一條綠帶

綠色成為馬龍最美的底色


馬龍城區面山面積近3萬畝,海拔在2123-2327米之間。為提高城市綠地面積,該區突出“個性化、景觀化、差異化、特色化”的要求,狠抓城市面山綠化,加大城市面山現有林木管護,選用杜鵑、薔薇、櫻花、紫藤等樹種進行補花補果,展現出城市面山良好生態環境所擁有的無限魅力。進一步加大沈家山森林公園現有林木的管護力度,對城市面山進行立體綠化,著力打造以杜鵑、薔薇、櫻花、紫藤為主要綠化美化樹種的特色森林公園,全面提升城市面山綠化水平和質量。廣泛動員單位、幹部、村民等10萬餘人次,在城區周邊的黑泥大山、沈家山等的陡坡空地義務植樹190餘萬株,做到“一座山就是一條綠化帶”。

綠色走廊:一條街就是一片風景

綠色成為馬龍最美的底色


該區嚴格執行《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範》要求,緊緊圍繞城市綠道系統規劃,按照“一條道路一個風景”的思路,大力實施道路景觀綠化改造提升工程,打造通道綠化精品路,做到“一條街道一個風景”。在城區主幹道綠化上,將城區龍翔路、龍泉路、龍海路、濱河路、龍溪路等道路建成綠化面積大、綠化景觀美、生態品位高的綠化示範路。在城區次幹道綠化上,補齊了行道樹,增加街頭綠地,擴大了綠地種植面積,並因地制宜綠化了輔道和小巷,形成了喬灌搭配、花樹相間的多層次道路綠化系統。在過境道路綠化上,對滬昆高鐵、崑曲高速公路、320國道等對外通道,嚴格控制50至100米寬的綠化帶,切實增加綠化投入,不斷提高設計、建設和養護質量,著力打造成為城市綠化風景線和綠色產業帶。城區的道路全部進行了綠化,道路綠化總面積達43餘萬平方米,道路綠化普及率達95%,林蔭路推廣率達74%,林蔭停車場推廣率達69.49%。

綠色平面:一個院就是一個亮點

綠色成為馬龍最美的底色


該區按照“房子建到哪裡、綠化就跟進到哪裡”的思路,以城市公園、主次幹道、居民小區為抓手,採取規劃建綠、拆違擴綠、拆牆透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等措施,全面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做到“一個院落一個亮點”,讓百姓“推窗見綠、出門賞花”。嚴格要求新建單位和居住區綠化面積不低於用地面積的30%,綠地達標率96.1%,確保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綠化指標達標,不斷擴大城市綠化總量。嚴格執行項目審批綠線控制“一票否決制”,凡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予審批、不予驗收備案,不予辦理房產證。深入開展園林單位、園林小區創建活動,創建省級園林單位44家,省級園林小區12家,湧現出了公安分局、電力公司、區醫院、區環保局、康盛逸景小區、雲龍花園小區等庭院綠化先進典型。

綠色精品:一個園就是一塊品牌

綠色成為馬龍最美的底色


該區按照“1000至2000平方長公園綠地服務半徑不超過300米,2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的要求,統一規劃佈局,大力開展公園和遊園綠地建設。按照“統一、協調、均衡和有韻律”原則,對沈家山森林公園、水景公園等綠化景觀進行提升改造,增加觀賞花卉,栽種供鳥啄食果樹,把鳥引進公園;進一步加大沈家山森林公園現有林木的管護力度,對城市面山進行立體綠化,著力打造以杜鵑、薔薇、櫻花、紫藤為主要綠化美化樹種的特色森林公園。先後建成了龍泉公園、沈家山公園、正覺寺公園,水景公園、匯龍溪溼地公園、文河廣場、商業文化廣場、迎賓廣場、歷史文化廣場等公園和廣場綠地,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4.1%,其中:沈家山公園、正覺寺公園綠地率在85%以上、其餘公園的綠地率均在60%以上。

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月季、格桑花、櫻花、薔薇、杜鵑等迅速走進了公園、廣場、小區、道路兩旁,逐漸形成了“全年花常開、四季綠常在”的景觀,讓群眾在滿眼皆綠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撲鼻的花香,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鳥語花更香”的美感。(柳發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