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路林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簡稱“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要說福州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就多了!

首先,福州擁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福州伬藝、閩劇、軟木畫等。另外,福州還有多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福州同利肉燕製作技藝、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福州羅源角梳製作工藝、福州高湖舞龍燈、福州陳文龍信仰民俗等。



在這些國家級或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包含多種類型如傳統戲劇、民間音樂、曲藝、民俗、醫藥、傳統手工技藝等。其中,傳統手工技藝入選項目最多。除上述提到的幾項傳統手工技藝項目外,還包括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花茶製作技藝(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藝)、福州鼎鼎肉鬆製作技藝、福州蘇蘇醬鴨製作技藝、閩清茶口粉乾製作技藝、福州永和魚丸製作技藝、福州民天蝦油製作技藝、福州“米家船”裱褙技藝、綠茶製作技藝(七境茶製作技藝)、薄胎醬釉器製作技藝、福州金箔製作工藝、福州洪塘篦梳製作技藝、福州老天華樂器製作技藝、福州南后街花燈製作工藝、福州漆箸製作工藝、福州軟木畫工藝、福州象園木雕工藝、畲族苧布織染縫紉技藝、閩侯傳統竹編工藝、閩清池園陶瓷製作工藝、灘塗泥撬製作工藝等。

另外其他類別也有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民間音樂類的茶亭十番音樂、林浦安南伬、畲族山歌、禪和曲、福州疍民漁歌(福州疍民盤詩)等;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的有詠春拳、自然門武術(福州)、長樂琴江臺閣、仁山拉線獅、南少林宗鶴拳、永泰虎尊拳、香店拳、八井拳、儒家拳、上乘梅花拳等;

醫藥類的有林氏骨傷療法、六神經絡骨通藥製作工藝、畲族傳統醫藥、福州壺山林氏中醫內科、中醫診法(福州蕭氏外科)等;



民間舞蹈類的有福清新厝車鼓舞、永泰椽板龍、福州高湖舞龍燈、佾舞(福清市)等;

民俗類的有馬尾-馬祖元宵節俗、陳靖姑信俗、畲族服飾、福州陳文龍信仰民俗、石竹山祈夢習俗(福清市)張聖君信俗(福州)、婚俗(喜娘習俗)、田公元帥信俗(福州)等;



另外還有傳統戲劇(如閩劇)、民間文學(如福州詩鐘)、民間美術(如壽山石雕、軟木畫)、曲藝(如福州評話、福州伬藝)等。

(閩南網 連培煌)


福建閩南網


福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州方言、福州疍民漁歌、畲族三月三烏飯節、畲族婚禮、福清三山板凳龍、鳴鶴拳、詞明戲、藤牌操、舞紙獅、太平鼓、連江道教音樂。

福州方言

福州方言(福州話)是閩江下游的舊福州府“十邑”的共通語,也是整個閩中、閩東地區的代表性方言,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基本定型,在福建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福州市基本通行,流行於古田、屏南、南平、福安、寧德、周寧、柘榮等地,浙江省泰順、平陽、蒼南等縣(市)部分鄉鎮也有通行福州方言的,閩北地區如尤溪、建甌、沙縣、順昌、將樂等也以福州話為第二方言,從閩東方言區出去的華僑更是把福州話傳播到世界各地。

福州方言(福州話)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應當是古閩越族的語言,魏、晉之前的早期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方言中。近代,普通話中的新詞大量地進入福州話,共同構成了福州方言。福州方言中又分為福州本地腔和閩侯腔、長樂腔、福清腔、平潭腔、永泰腔、閩清腔、羅源腔等等。歷史上由於中原移民數度大規模入閩,因此福州方言在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與當時方言融合的過程中,既保存著上古漢語語音、詞彙、語法方面的許多舊痕跡,又保存有不少中古漢語的一些特色,是古漢語的“活化石”。

福州疍民漁歌(福州疍民盤詩)

臺江區是在閩江下游北岸,該區所屬範圍,在遠古時代都是一片水域,因此歷史上江河文化(福州疍民文化)特別突出。疍民以船為家,平時靠歌唱自娛,於是他們就成為善於歌唱的群體,他們唱的歌被稱為疍民漁歌。其內容豐富多彩,是福州民間歌謠中的奇葩。

畲族三月三烏飯節

唐總章二年,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府民征剿七閩百奧交界處綏安地方畲案,山民在雷萬興領導下與之對抗,官兵圍困多時,山民糧草斷絕,取山中烏飯果充飢。戰爭從當年十一月打至次年三月,直到三月三這一天,雷萬興領導畲軍衝出重圍,取及反圍剿勝利。為了紀念這一勝利,畲民用糯米、花生、烏豆配合用烏稔葉煎煮的湯蒸出烏米飯慶祝勝利,此風俗逐代代相傳。每年農曆三月三,成為畲族人民的歡慶節日。畲民個個穿新衣服,在鄉或村所在地聚會,載歌載舞慶祝節日,同時,家家戶戶蒸烏米飯,置辦酒席,上供祖宗,並饋贈親友。烏米飯是畲族人家,用畲山上的一種野生灌木,名叫“烏果”又稱烏稔 ,或烏飯葉柴煎湯,然後浸泡糯米蒸成的。

畲族婚禮

畲族婚俗在訂婚、接新娘、拜堂,以及回孃家等都有自己不同於漢族的特色,其中花轎式樣、服飾、對歌、禁忌等環節更比漢族婚俗複雜有趣。畲族婚戀較自由,但過去仍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親過程審慎,先“合八字”,如八字有合,則女方父母帶女伴前往男家“看家勢”,瞭解男方人品、家境,求得兩家父母同意後,先送暖貼,小定;然後“搭定”(又名下定),送定帖(即訂婚),時間多在農曆八月。民國時期,訂婚不論家庭貧富,只要豬腿1個、龍鳳紙貼2張、紅衣線2束、果子2包、紅線扎頭面1公斤、銀飾、衣服等。畲家新婚行走嫁,即新郎迎親,新人雙雙穿草鞋步行到男家,4男4女隨後。這一天,同村兩個姑娘出嫁,同走一條路時,誰先誰後,事前都要商量好,一般都是讓夫家遠的先走。畲家拜堂的廳堂上一般貼有“功建前朝帝嚳高辛新敕賜,名傳後裔皇子王孫免差徭”的對聯,橫眉為“鳳凰到此”。新郎頭戴紅纓帽,身著藍色長衫,肩披大紅新帶,腳履雙鼻布鞋,從後廳步出,站在新娘左側,在一片歌聲中行三跪九叩禮。

福清三山板凳龍

板凳龍分“龍頭”、“龍身”、“龍尾”3個部分。整條龍由一排排龍燈搭接而成。它獨具特色的地方:1、隊形變化多端,以舞為主,配以十番樂、管樂、腰鼓隊、鼓與樂相融,場面熱烈壯觀。2、能走街串戶,聯絡鄉情僑情,進出宗祠,拜祭先祖,活躍於村野曠地,與各家各戶連成一體,在陣陣鞭炮聲中釀造歡樂的海洋。3、其每年出遊,是在春節元宵期間特定的日子裡,是村民祈求來年平安和諧的心靈祝願,有其濃厚的民俗意味。舞板凳龍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民俗活動之一。

鳴鶴拳

清初時南少林寺被毀,該寺武僧鐵珠和尚,曾避住倉山區蓋山鎮鶴巢寺,其少林武功歷傳數代,至清寶和尚時傳給盤嶼鄉林達榮,林達榮又傳給謝如如,謝如如則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將少林羅漢拳與白鶴拳揉為一體,形成了剛柔相濟的獨特拳術鳴鶴拳。

詞明戲

詞明戲為中國四大戲曲唱腔之一餘姚腔在中國大地上唯一遺存,其在浙江餘姚已經失傳,經歷史變遷,平潭的詞明戲除承傳餘姚腔的基本內涵之外,尚以“木偶加閩腔”的演唱形式出現,“吳越儂(軟)語”的曲調與閩腔交相輝映,盎然成趣。

詞時戲作為先於閩劇流入平潭的文藝種類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藝術手段在與時代相隨社會轉折中,以其豐富的藝術內涵和外在表現形式,贏得自身生存與發展。

藤牌操

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受命剿倭來到福建,曾創鴛鴦陣,以操練兵勇,後來鴛鴦陣在戚家軍殲倭寇到海島後,傳入海島後至清初,鄭成功為收復臺灣組建藤牌軍。作戰士兵一手持藤牌,一手握兵器(有刀、槍、鞭、斧、鐧、箕、叉等)跳躍、滾動、前進殺敵。藤牌操讓兵勇們手執藤製盾牌,配備長短兵器,在固定陣式中摸爬滾打,衝殺變化,威武雄壯,蔚為壯觀。藤牌為藤製盾牌,圓形、中心向外突出,虎頭圖案,內有橫術,便於執持。器具分為長短兵器有大關刀、二關刀、虎頭關刀、長鞘刀、長鉤鐮、長槍(矛)、單戰、靶藏刀、杖靶、齊眉拐,虎尾鞭,單斧;藤牌刀、雙撲刀、雙鉤鐮、雙鐧、雙柺、雙戰、雙斧、雙錘、雙箕、六角叉、龍角牌、布球等。藤牌操有多種陣式,如“一條長龍”、“雙龍戲水”、“五虎下山”、“九宮八卦”、“十面埋伏”,藤牌手的主要動作有鴛鴦烏仔跳、雙音坐蓮,彌隴袒肚、太公獨釣、魁星踏鬥、藤牌操練攻軍、進退、單打、雙打、連環打、變幻莫測、且由號、喇、鑼、鼓等器樂演奏指揮,節奏明快、氣勢雄壯。

舞紙獅

舞紙獅,又稱“興獅”,大約在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永泰縣城一帶就有這種民間娛樂活動,多在每年元宵節期間進行。當地舞紙獅的目的,是為了消災驅邪,祈求吉祥,和順、豐收,亦有“敬神”的意義。舞獅隊利用舞獅活動到各種廟、各家各戶廳堂去表演敬神活動,以示答謝神明的恩賜。在災荒年份,災民則利用“興獅”,以獅為吉祥物,祈求神靈驅邪消災,賜與平安,以此為精神依託。每年的農曆十二月,舞獅隊就開始籌備、排練,正月初九起開始受邀出演,當地群眾在元宵節就做好接獅入戶的準備,都要把獅接到家中舞動一番,特別是新蓋的樓房或家中發生不順心、不吉利的事情都必須接獅到房屋逐間舞動,以驅邪消災和避免火災。紙獅的獅頭是先用紙一層層地糊在用泥土塑成的獅頭模型上,待晾乾取下紙坯用彩色畫上獅臉、口、眼,鼻,獅額頭中央寫一個“王”字,獅嘴貼一小長方形紅布塊,為舌,獅頭的外觀塑造兇猛。獅身是用紅、黃、綠、紫、桃紅等各色薄紙剪成獅毛,貼在約長30釐米×寬18釐米的布塊上形成,前端繫上獅頭,後端繫上獅尾。

太平鼓

原名雙蝴蝶,曾流行於福州市蓋山鎮步卓村(今躍進村)。其形成時間,約在清末宣統年間,村裡為了增添迎神、迎親、喜慶佳節的熱鬧氣氛,特聘請閩劇戲班樂師教習傳授鑼鼓樂演奏的技藝,後經不斷演變、創新,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富有濃烈韻味的民間打擊樂樂種。太平鼓是一項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是各種節日慶典和開業剪綵活動的吉祥節目之一。

連江道教音樂

連江道教音樂遍及連江縣全境,其中琯頭、坑園、黃岐沿海鄉鎮及城關地區更具代表性。連江的道教音樂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宗教音樂的世俗化。在連江,道士們在舉行法事時每每請民間藝人們前來伴奏,藝人們在吸取了道教音樂的精華同時往往也揉進了諸如閩劇、民間音樂等。民間藝人編著有《古閩道經》、《連江道士音樂資料》。

以上內容轉自;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