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你,是一名冒險者,也是全村人的希望。為了隔壁老王發佈的任務,你揹著精良的鎧甲和武器,行走在荒野中趕路。一陣微風吹拂著臉龐,"大自然真是美好啊",你這樣想著。然而突然間,萬籟陷入俱寂,整個世界都彷彿停止了呼吸,陰影籠罩大地,你緊張地抬頭望去,一對似乎比天空還要大的薄膜肉翼映入眼簾。

"龍!"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你失聲念出這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詞語,來自求生本能的恐懼,衝擊著全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這導致你明知道要趕緊逃跑,雙腿卻完全不受自己的控制。這個彷彿巨大蜥蜴的生物,揮動著羽翼緩緩落下,巨大的雙足重重地踩在土壤中。氣流和震動,讓你站立不穩摔倒在地,"咣噹",鎧甲和石頭的撞擊聲,吸引到了這頭巨獸的注意力。

你知道自己完了,即便是最堅固的城牆,在足以融化一切金屬的龍息火焰面前,都不堪一擊,更何況是你那身不足3cm厚的鎧甲……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strong>龍是怎樣誕生的:吃飽的人類想自己嚇自己

開頭的場景,不論對於遊戲玩家還是魔幻小說愛好者,都是極為熟悉的場景了。冒險者與龍之間,也許會是摯友,也許會是宿敵,甚至可能是情侶……總之,這兩個元素隨意組合,就成為作品經久不衰的話題。

自生命誕生之後,弱肉強食,物競天擇,便成為這顆藍色星球生物圈的唯一法則。人類,依靠著精密的語言和組織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登上了地球食物鏈最頂端睥睨眾生,從此再無天敵。正所謂,一覽眾山小,在大自然所向披靡的人類,充分感覺了無敵是多麼的寂寞。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也許是居安思危,也許是吃飽了找事做,也許是寫在DNA裡的對未知的恐懼——總而言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人類,開始研究怎麼給自己找危機感了。用現有的猛獸元素進行拼湊,然後腦補出一種誰也沒見過,無比強大的,甚至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巨獸,無疑就成為了最佳選擇。

於是在全球所有的文化當中,我們幾乎都能看到類似"龍"生物的身影。比如開頭那段文字中的,就是很多人心目中西方巨龍的形象:堅硬無比的鱗片,彷彿蜥蜴一樣細長的邪惡瞳孔,巨大的翅膀,頭頂有著長角,恐怖的尖牙和利爪,哦對了,還能噴吐出可以融化一切的烈焰和閃電。這都與東方文化中的龍,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額,不好意思發錯圖了,實際上是這樣: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在東亞地區,尤其是在中國,龍是一種瑞獸。通常被描繪成具有高智力,多數無翅,且多足的蛇形生物。但必須要指出的是,雖然兩種文化領域的"龍"形象可謂大相徑庭,但不論如何,當下的時代裡,"Dragon"作為西方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strong>別再叫龍媽了,她養的不是龍

前段時間,國外知名遊戲網站IGN的討論區,就曾爆發過一場論戰,導火索正是龍。一位名叫"TERRI SCHWARTZ"的作者,在IGN發表了一篇文章,並把全文主旨直接劇透到標題裡:"不論《權力遊戲》還是天際省,丫裡面出現的都不是龍!"

作者在文中表示,龍媽那一大串冗長的頭銜中,龍之母其實是名不副實的。因為龍媽養的那些,其實是壓根不是龍。這讓不少粉絲感到不滿,紛紛在評論區展開論戰。但支持者也不甘示弱,紛紛拿出"乾貨"打臉,比如這張堪稱靈魂畫師級別的手繪進化樹——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他的傢伙雖然長得像龍,但其實只是龍的亞種。順帶提一嘴,傳統魔幻裡說的亞種,其實並非生物學意義上的亞種。與當年"Dragon"翻譯為"龍"一樣,都是譯者為了方便讀者理解,專門翻譯成這樣。為此,本文所出現的亞種均為生物學中的意義,即——"與同一種內的其他居群在地理分佈上界線明顯、形態特徵上有一定差異,但不存在生殖隔離的居群,"以此表現作者嚴謹務實的精神(手動滑稽)。

因此,嚴格來說《權力的遊戲》和《上古卷軸5》當中出現的這些傢伙——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被稱為雙足飛龍(Wyvern)明顯更加靠譜。雙足飛龍似龍而小,僅具雙足,爪趾如飛禽,雙翼披鱗或帶羽,尾生倒刺或呈蛇狀。雙足飛龍有著龍和獅鷲的血統,可以用他們鋒利的爪子和牙齒攻擊任何敵人。沒錯,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開頭那段描寫中出現的巨獸,其實也是一頭雙足飛龍。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雖然在《怪物獵人》這些較為現代的作品中,雙足飛龍可以使用吐息。但是在諸如《龍與地下城》這些老派魔幻的設定中,雙足飛龍僅能使用尖牙和利爪,以及它們長在尾部的毒刺。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嚴肅的指出一點,雖然在《魔獸爭霸》和《魔獸世界》中也出現了雙足飛龍,且英文原文也確實是"Wyvern"。但實際上,這玩意是暴雪自創的野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雙足飛龍。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strong>屠"蛇"者聖喬治

其實,不止是雙足飛龍,魔獸系列中出現的龍(Dragon),實際上也是顛覆性的。在廣泛流行的西方魔幻文化中,"龍"總是有著又尖又長的大尾巴,通常還是長著蝙蝠一般的翅膀六肢(四足和羽翼)生物。它們的智力可能和普通野獸一樣低下,也可能比人類智慧得多,有智力的通常還會使用魔法。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巨獸會噴火或者毒,視劇情走向也許還會放閃電和恐懼什麼的。

在西方有關"龍"的故事中,最家喻戶曉的,莫過於《聖喬治屠龍(Saint George)》。因為得知國王的女兒非常美麗,瑟琴的惡龍居然想把妹子據為己有。就在關鍵時刻,聖喬治騎著駿馬手提長槍,憑藉著信仰之力,經過一番惡戰斬殺惡龍,救下了美麗的公主。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雖然今天看來,這故事的劇情充滿了不合理性,且非常俗套。但千百年來,在西方社會留下了極為深遠的意義。尤其是在英國,獅心王理查一世率軍進行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在傳說中"聖喬治屠龍"地的一場戰鬥中大獲全勝。獅心王認為這是聖喬治在保佑他們,從此將其視為英國的守護聖人。今天英格蘭的白底紅十字旗,就被叫為"聖喬治旗"。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直到今天,在西方社會的眼裡,"龍"都是一種邪惡的生物。譬如《龍槍編年史》和《火龍帝國》中的巨龍,才是普遍認知中的巨龍。而到了魔獸和《納尼亞傳奇》中,龍已經不再是邪惡的化身。

聖喬治原型是公元前260年左右,出生在巴勒斯坦的一位羅馬騎兵軍官。在阻止基督徒被迫害時,年僅43歲的他慘遭殺害而被封聖。根據獅心王理查(1157-1199)的故事,我們可以判定早在12世紀以前,聖喬治屠龍的典故就已經在西方流傳。但實際上,"龍(Dragon)"這個詞出現的時候,已經到了13世紀。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因為從詞源上看,"Dragon"這個詞最早起源於13世紀的法語,其拉丁詞源是'Draconem'(大型毒蛇,龍類 ),詞根是'Drakon'(毒蛇,巨型海魚),希臘人和羅馬人還用這個詞來指代真正的大型蛇——

這就是說,被英格蘭人視為主保聖人的聖喬治,當初屠的很可能也不是一條龍,而是另外一種像是蛇的生物。

<strong>龍獸、巨龍、飛蛇,傻傻分不清楚

在龍與地下城的設定中,有一種長有四足的類龍生物,其英文原文為"Drake",現代將其翻譯為"龍獸"。它們沒有翅膀,智商等同於野獸。在20世紀的文學作品中,龍獸會像狼一樣四肢行走,但到了21世紀,龍獸已經像恐龍一樣,改用兩條後腿走路。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所以,在《怪物獵人:世界》中出現過的土砂龍、恐暴龍、骨錘龍、爆錘龍、慘爪龍,雖然名字裡都有個"龍"字 ,但它們其實都隸屬於龍獸的範疇內。雖然它們當中有些會使用超自然力量,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們是龍獸的本質。

與之相對的,是在類似《龍之信條》這些作品中,出現過的一種"龍(Wyrm)"。它們有鱗片,身體細長彷彿風中的巨蟒——聽起來有點像中國龍?但實際上這又是理解不到位的鍋,因為"Wyrm"可不止一種。在有些作品中,兇殘邪惡的"龍"會捕食一切出現在他們目光中的生物;但在另一些作品中,卻又是一種極為強大且聰慧的古代生物。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在遊戲中,與wyrm相關的種族有類龍生物法力浮龍(Mana Wyrm),冰霜巨龍(Frost Wyrm),以及龍族(Dragon)中年長的巨龍(Wyrm),在《爐石傳說》中出現的書卷之龍(Book Wyrm)也是這種生物。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作為龍或類龍生物的古英語詞,"Wyrm"多用在會蠕動的蛇形生物上,常見於古英文民間傳說和現代幻想作品。但古英語中的"Wyrm",如今已經演變為"worm",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蠕蟲,這前後差距也太大了的點。在魔獸世界中,""Wyrm也是一個與龍族密切相關的詞,它在作為"龍"使用時,常用釋義包括巨龍、古龍(通常年齡在五百年以上),類龍生物,以及帶有冰屬性的龍。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然而,一旦給形容巨蟒的"Wyrm"加上了翅膀,他們又變成了一種名為""Amphiptere""的全新生物,英文意為雙翅目。今天玩家們常聽到的"飛蛇"(或者"安菲瑟"),就是這種生物。雖然看起來差點意思,但安菲瑟這種東西,卻是正兒八經的龍——至少在南美和中亞文化中,是這樣子的。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曾引發"墮落之血"事件的血神哈卡,實際上就屬於這一物種。雖然在《魔獸世界》中是邪惡的生物,但是根據起源地的說法,安菲瑟卻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它們身長近3米,有著分叉的舌頭,守衛著生長在阿拉伯半島,以及尼羅河兩岸的乳香樹。安菲瑟也守衛著金子,珠寶等一切珍貴的東西,還會把鉛變成黃金。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是,安菲瑟還是學霸,最喜歡的就是囤積各類知識……

<strong>新時代,請讓龍飛的更高

時間到了現代,尤其是網絡發達之後,人們對"龍"的認知卻變得更加籠統。這讓各式各樣的"龍"們,有了更為廣闊的舞臺。一些在過去不被認為是"龍"的傳說,如今也被冠之以"龍"的名號,這裡特別要舉例韓國電影的《龍之戰》……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但片中所謂的"龍",明顯是日本古代傳說中的"八岐大蛇",鬼知道怎麼就敢把這電影叫《D-War(龍之戰)》。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霍比特人》三部曲中出現的惡龍"史矛革",不僅陰險狡詐,有著尖牙利爪和堅硬的外皮,還喜歡囤積各種亮晶晶的財寶,並噴出可怕的烈焰——幾乎滿足所有傳統文學中對於"龍"的定義。可惜的是,史矛革加上雙翼也僅有四肢,所以這貨也只能算是"雙足飛龍"。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而《哈利·波特》中出現的龍,除了智商接近零,完全像一頭野獸外,實際上最接近於真正意義上的龍。而且在《哈利·波特》中,羅琳大媽還為各種各樣的龍,做了很多有趣的細分,如挪威脊背龍、赫希底裡群島黑龍、匈牙利樹蜂、秘魯毒牙龍、烏克蘭鐵肚皮等等。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根據設定,匈牙利樹蜂大概是所有火龍中最危險的火龍,身上覆蓋著黑色的鱗片,外表像蜥蜴;挪威脊背龍在大多數方面和樹蜂相似,儘管它尾巴上沒有尖刺,脊背上特別招搖地隆起了一條黑玉色脊隆;赫希底裡群島黑龍則身長9米,鱗片粗糙,紫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脊背上有一排不深但鋒利如剃刀的脊隆。

種種詳細且有趣的設定,讓《哈利·波特》的世界,顯得更為真實。也難怪直到今天,還有不少年輕人在期待著某天早晨,一隻帶著入學通知書的貓頭鷹,落在自家的窗前。

而在另一些腦洞大開的作品中,乾脆有人讓龍談起了戀愛——我說的不是《怪物史萊克》,那是驢子和龍!在2015年上映的俄羅斯電影《他是龍》中,講述一段人與龍的跨種族愛戀。不過,在一些設定中龍的確是能幻化成人型,但是龍和人直接交配……真的不會有生殖隔離嗎?

為了區分這些龍有什麼不同,國外的玩家們差點打起來

雖然在一些作品中,也會有龍與人的混血兒,但少有跨種族直接交配的。例如《英雄聯盟》的設定中,英雄龍血武姬希瓦娜雖然是龍和人的混血,但那是一名法師無意中將魔法混入龍蛋造成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誕生於新時代眾多遊戲、文學、電影作品,給"龍"這個古老的傳說,帶來了更多新鮮的血液。這也讓"龍"在當今社會,依然有著不俗的魅力。但我們還是希望,能在未來看到更多,描寫"中國龍"的作品能夠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