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可以練出來嗎?

酒量可以練出來嗎?

“多喝,酒量就練出來啦!”

在酒桌上不勝酒力的你

是不是經常聽到這句話?

酒量真的能夠通過多喝練出來嗎?

人在什麼樣的狀態下

酒量能夠“超常”發揮呢?

酒精分解的“秘密”

我們都知道人體在攝入酒精以後,酒精被吸收後進入肝臟,由肝臟細胞中的乙醇脫氫酶ADH催化作用下,將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醇脫氫酶對血液中低濃度的乙醇有極強的催化能力,在酒精代謝上作用極大。在此之後,則由乙醛脫氫酶將乙醛氧化為乙酸,繼續水解,最終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經過如此轉換,乙醇被人體吸收後絕大部分被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從而排出體外。因此,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含量高的人,能將酒精及時地分解為無害而且易於排除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對乙醇的適應性強。

換句話說,體內這兩類酶多者,其酒量就大;體內這兩類酶少者,其酒量就小。

有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乙醇脫氫酶含量差別並不懸殊,但乙醛脫氫酶則相差甚大,這被認為是酒量不同的重要原因。

酒量可以練出來嗎?

另外,據美國雜誌報導,科學家發現基因有兩種形式:受體A-1和A-2等位基因。嗜好酒者有超出正常水平的A-1,而非嗜好酒者中A-2比例較多。也就是說具有A-1基因多者嗜酒,酒量也大;反之A-2基因多者不善飲酒,酒量也小。

基因決定中國人酒量不大

前文中我們已經到了解到,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體內的兩種酶。由於人與人之間的乙醇脫氫酶含量差別並不懸殊,乙醛脫氫酶的含量直接決定了酒量。

乙醛脫氫酶的缺少,讓體內的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繼續留在體內,並使人出現噁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

然而數據顯示:我國人口中乙醛脫氫酶缺陷型者所佔比例很大,所以有相當一部分人天生酒量就不大。

國內的一項調查表明:乙醛脫氫酶缺陷型者,朝鮮族中佔24%、蒙古族中佔44%、壯族中佔45%、侗族中佔48%。另外,從性別看,一般女性比男性佔比更重;從地區看,南方人比北方人佔比更重。所以,男性通常比女性能喝酒,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

酒量也要看狀態

酒量的差異,不僅僅只表現在人類個體之間。

實際上,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體質、情緒、環境狀態下,酒量也大相徑庭。當然,這與酒的品質、種類不無關係。

比如:人在空腹時酒精吸收快,血液中酒精濃度高,易醉;反之胃中有食物可以起到緩衝作用,血液中酒精濃度低,因此醉得慢、酒量也會變大。

人在生病、身體疲勞時,人體代謝作用受到影響,也能使酒量下降。

另外,人的酒量還與情緒及所處環境、氣氛息息相關。

研究表明:上午喝酒要比晚上喝酒容易醉。這是因為人體內乙醇脫氫酶的活性有時間規律:上午活性降低,晚上活性增加。凌晨2時至中午12時,乙醇在血液中維持時間較長,因而它對中樞神經的影響較強;而下午2時至半夜12時,血液中乙醇濃度下降較快,所以乙醇對中樞神經的影響程度較小。

除此之外,酒量與酒的品質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白酒、葡萄酒的乙醇濃度高,比啤酒易醉。

劣酒易醉,而且容易“上頭”。不僅毫無益處,更有害健康。因此選擇好酒是關鍵。

綜上所述,雖然酒量是天生的,但在身體狀態好,酒量也會有驚喜喲!

不過小J還是要提醒那些酒量不佳的朋友:美酒雖好,切記不可貪杯喲!

酒量可以練出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