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份春运安全出行小贴士,请查收!

惊!自己上火车,4孩落在站台

【亲爹妈!自己上火车,4孩落在站台一脸懵:我们是不是你最疼爱的人】河南内乡火车站,2名家长领着4名小孩准备上车,孩子们嬉戏打闹走在前面,家长在后面便自己上了车,直到火车开动留下4孩子在站台一脸懵。

温馨提示

春节来临,这些事项要注意!

您有一份春运安全出行小贴士,请查收!

春运期间,人多拥挤,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为父母的重中之重。春运途中家长需要提高自防意识,保护好孩子,把孩子当成路上最重要的“行李”!

1.家长务必看管好孩子

火车站入口安检时,孩子的安检速度一般较快,而家长则要忙着验票、验身份证、放行李、取行李,此时务必看管好孩子,千万别走丢。在候车大厅里,家长不要光顾着看手机,“熊孩子”跑来跑去风险颇高。

2.不要将孩子单独交给他人

有许多的拐骗者乔装成为医护人员,提出要带宝宝出去检查,家人要留意,千万不要把孩子随便交给穿白大褂的人!不要因为其是“医护人员”就轻易相信,他们要求抱走孩子时,家人一定要跟随前往。

3.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家长们在乘坐火车期间,应当始终保持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分开时,应请工作人员、民警代为照看,千万不要委托给陌生人。

4.平时注重给孩子讲解安全常识

带孩子外出时,要提防形迹可疑的人,不要允许他们抱孩子。家长在平时也要给子女讲解安全常识,出门坐火车期间不要离开父母,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给的食物和水。一旦和父母走散,要原地等候,或者去找车站工作人员、列车员和民警帮忙。

春节假期如何跟孩子愉快的玩起来?

【10个越玩越聪明的亲子游戏 】亲子活动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帮助家长和宝宝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还能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哟!10个越玩越聪明的亲子游戏送给新手爸妈,收藏↓↓↓让亲子感情升温吧!

【五颗星美育之形状游戏】

你不愿意动手画,怎么让孩子自信起来!一个简单的亲子游戏,创意无限

1、五颗星小星星们都知道的形状游戏

2、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多少小孩/大人?问问孩子是大人多,还是小孩多?然后想想其他的分类方式,再问孩子。比如:有多少人穿绿色衬衫?多少人穿蓝色袜子?多少人比你高?比你矮?

3、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的数字,告诉他这个数字前面和后面的数字,让他猜。

4、猜猜从房间的一头到另一头需要走几步路?然后走一次,试试之前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再猜猜如果是跳跃、跨越、小步跳、单脚跳或其他的移动方式,会需要多少次才能从房间的一头到另一头?对假设进行验证。

5、在地上或桌上标注一段距离。然后选择一件物品,如棍子、树叶或勺子,来猜测需要多少根棍子、多少片树叶或多少个勺子才能量完这段距离。对假设进行验证,并用其他物品来重复这个游戏。

6、选择一个字或一个字母,让每个孩子说出一个由这个字或这个字母开头的词。选择其他字或字母继续这个游戏。例如选择“水”这个字,词便可以是“水瓶”或“水井”。

7、在一个平面上撒上少量面粉、沙子或灰,让孩子用手指在沙上写字。然后尝试写数字、写词和画形状。

8、让孩子猜猜你脑子里想的东西,告诉他这个东西的用途,让他猜。

9、说一个词,让孩子想出一个和它押韵的词,然后想出其它押韵的词,越多越好。

10、在杂志或报纸上找出一个图片,让孩子描述图片里发生了什么。然后让他们猜测之前发生了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

春节假期如何应对孩子的坏习惯?

放假对孩子来讲,是一件高兴的事。但家长们却多少还是有些小焦虑的。因为在假期时间,孩子很容易生出一些坏习惯,这着实令父母头痛。与其等假期过后再费老大的劲儿纠正,倒不如现在就防患于未然。寒假到来,看看如何应对孩子寒假的6大坏习惯。

假/期/小/课/堂

坏习惯1:整天睡懒觉

偶尔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天天睡懒觉,睡到中午才起来,那就成问题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结束,还要恢复到早睡早起的规律作息,由于原来的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又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多折腾啊。之所以把睡懒觉列在寒假坏习惯的第一位,主要是在于它昭示着假期坏习惯的最大根源:失范,就是没了规矩。

专家支招: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稍稍宽松一些,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坏习惯2:“狂”吃零食

对小孩子来说,吃和睡就是最大的问题。放假在家,各种零食随手可得,放假期间,父母对此也比较放松。吃多了零食,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有的父母在这时候会生气,饭桌就变成了“战场”。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大量进食,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据说进食过量,会加重大脑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经负担,使相邻的控制语言、记忆、思维等智力活动的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对新事物、新知识就很难产生兴趣。

专家支招:跟睡懒觉的问题一样,当然可以让孩子吃一点零食,这也是生活乐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议好一个比较合理的饮食方案,比如每天可以吃一点什么东西、吃多少,别人给零食时怎么处理,等等。

坏习惯3:“宅”在家

看太多电视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活动不足,老是窝在家里,还常常伴随着吃零食的坏习惯。容易发胖不说,精神状态也不会好,常常是一副懒懒的、百无聊赖的样子。当然这其中也有家长的原因,怕孩子冻着了,稍微冷一点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实是不对的。

专家支招:周末父母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公园逛逛,或者安排一些体育锻炼,连逛街也算是一项“运动”。父母要上班的时候,也要请看护人多带孩子出门去玩,还可以鼓励他跟小区里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之间的追逐打闹,自有他们的乐趣,也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注意不要给他太多“不可以”,手、脸、衣服、鞋子弄脏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时候让他尽兴,不要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坏习惯4:“沉迷”看电视

看电视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会太过分迷恋电视节目的。说现在的孩子贪恋电视,更多是因为没有比它更有吸引力的事情罢了。此外如果孩子已经懂得上网,做父母的可能还会担心他“沉迷于网络”甚至“染上网瘾”。

专家支招:看电视太多会影响视力啦、会变笨啦、坐太久活动不够啦等等道理不妨都跟孩子讲讲,相比简单粗暴地“我不许你看电视”而言,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

当然这些话可能孩子听得都腻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他“谈判”,得出一个大家相对来说比较能够认可的方案,因为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他就会有意愿去遵守。

给孩子决定自己要做什么、该做什么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屁股后面:“不要看太多电视!”“你怎么又在上网?”简单说吧,换了是你整天被人管着,你烦不烦,又会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呢?

坏习惯5:不学习做作业

有不少父母认为放假了就让孩子“放松放松”,不用参加兴趣班,这是很好的见解!不过,对于已经上小学的孩子来说,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此外幼儿园阶段在学琴、学画之类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时间用来练习,不能随意间断的,即便在假期里也需要坚持。

专家支招:事先跟孩子一起商议好大家都能认可的日程表,可以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是学习的时间,或者规定每天要有多长时间是必须用于学习的,或者每天要完成多少学习任务( 比方画一张画,练一张纸的字等 ),但具体安排在什么时候可以相对灵活一些。并要求孩子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他自己就能看到玩了多久、学习了多久,不会盲目地觉得“怎么我都没有得玩啊!”如果简单粗暴地强迫他学习是会产生这种心理阴影的。

坏习惯6:强求乱买东西

父母平时不太有时间陪孩子,借着假期、节日,就使劲给他买东西作为补偿,这样却造成孩子要东西的坏习惯,会助长小孩子对物质的欲望。还有孩子会觉得给他买东西就是对他好的表示,心理上的匮乏靠物质来补。

专家支招:讨要东西这个坏习惯,单单批评教育是不够的,父母最好不要用“买东西”这种方式来对孩子好,不要让他觉得这是自己“理应”得的,也请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要给孩子买太多东西,多花点时间陪他玩玩,给予他心理上的满足感,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