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写下的千古名句,在当今的兰市中仍然一针见血地阐述出了主客观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近两年,在经过了多地的辗转调研后,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到底是“交易成就了市场,还是市场成就了交易”?兰市中的种种不靠谱,不确定,自欺欺人,忽悠等乱象仍然存在。国兰一直在呼吁

构建良性的兰花市场,打造长久的兰文化支撑,传播兰知识,崇尚兰品格......在经过系列赤裸裸的现实问题打击后,忽觉蚍蜉撼树,力不从心!所幸,一直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众多兰友的肯定和支持,于是乎坚决砥砺前行,我以我心照明月,奋斗到底!写此文,旨在引起兰友们的共鸣、共勉,国兰有您,您有国兰,并不孤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调一:一个有生机的,健康的兰花市场,必须有活跃的交易行为支持,不断有新的客户涌入。

交易是市场的根本基点,没有交易,谈何兰市振兴?同时交易,意味着其市场品质必须得到保障,不是买卖了就形成了交易,没有品质保障,没有形成高质量的买卖,就算不得交易,形成不了市场。交易,更是双方人品的一个考验。你的货物好不好,有没有问题,彼此要形成共识,决不可夸大其优点,淡化其缺点,以对方的不懂,达到忽悠的目的。赚钱,要赚得理所当然,坦坦荡荡。

最近兰花市场见好,这是很好的事情,惠及广大兰友。这个时候,更是要维护好市场,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要不然,好不容易起来的火苗,一下子又给熄灭了。可笑的是,部分人以为奇货可居,乱喊价,喊高价,甚至坐地起价。殊不知,对于大多数兰花卖家来说,你卖不出去,你就算喊100万也没有用,因为你手里的原本只是一棵兰草,最多就算是一棵比较漂亮的、罕见的兰草罢了。薄利多销,至理名言!既然200元可卖,为什么一定要卖到400元呢?既然品质好,市场存量少,为什么又不能价格好呢?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调二:那么多病草、废草,还养着干嘛?

自然养植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养的兰草就百分之百没有问题,百分之百养得好。一般的毛病,如红蜘蛛咬伤、偶然性的叶片折损,叶夹干枯或淹死,甚至虫食鼠咬,这是正常的。但满目望去,枯枝败叶,白拉丝导致的花花绿绿,菌丝导致的垂死挣扎,为什么不尊重自然规律,适者生存,果断销毁呢?何必要影响到整个兰棚的观赏性和所谓的卖相呢?这个问题,我搞不太懂。既然医不好,那就放弃吧。当然,如果是一件旷世稀缺品、有其独一无二性,那还真得好好养护。依我浅见,那么多病草,只有两个结局:一是砸自己的招牌;二是莫混过关,欺骗不懂的消费者,最后伤害整个兰花交易市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调三:兰花养植和交易要结合实际

你只有一个巴掌大的小卖铺,何必一定要做成人头攒动的大超市。养植环境有限,养不了大数量,就养品种,保质量,各取所需。做得到天天有生意的,就要注意让消费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做不到天天面向市场的,就静心养起,精心呵护,等养出一定数量、质量的时候才流向市场。走交易的,又何必一定都不卖呢?市场一定要活起来,一滩死水,瘪了腰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调四:高手在民间

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兰苑,有的以某某大家自称,结果让人礼敬而来,失望而去,有的号称养出怎样怎样的最好品相的草,结果也只是在其兰棚里稍有“鹤立鸡群”之感罢了,永远要怀着谦逊之心,养兰不止,学习不止。无论您是身价亿万的超级富豪,还是普普通通只为生活奔波的兰友,也不可妄自菲薄,说不定哪天,那个曾经你爱理不理的小小兰友,就成了您的座上宾,甚至仰望的存在。我记得有位兰友的朋友圈说道:在你是一只猫的时候,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只老虎,当你成为老虎的时候,请不要忘记,你曾经是一只猫。有的兰友,认真对待其养植的兰花,朝九晚五地精心照顾,养出的兰花,健硕,叶质油亮,生机好,人见人爱,是真正潜伏在民间的超级高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