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春節不放鞭炮,沒有了年味,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皮芽子羊肉湯


身為一個農村人,十分贊同這樣的觀點。

這十幾年,我的一個親身感受,就是年味越來越淡了,讓人覺得很失落。

以前在農村,冬天到了一下雪,河裡溝裡都結冰了,就能看見無數的孩子們到處跑到處玩,拿著擦炮威風凜凜。輕輕一擦,點燃一顆炮,扔到冰面上,扔到冰窟窿裡,炮聲一響,孩子們就叫起來,別提多高興了。整個農村在孩子們歡聲笑語和鞭炮聲中慢慢睡著了,大家都覺得這是冬天,這是新年該有的樣子,這才是幸福。


新年裡,家家戶戶點燃一盤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新的一年來了,爆竹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過去的告別。爆竹一響,年味就來了,家家張燈結綵開心過大年,真的好。

後來家裡搬到了城裡,這裡過年是沒有鞭炮聲的。


我的左鄰右舍都是互相不熟悉的,我在這裡認識的人不超過一百個。我們沒有交流,最多見面打個招呼,家家大門緊閉,人人都是一座圍城。過年了,沒有鞭炮,沒有孩子嬉戲,有的只是無盡的平淡。我們最多能從電視裡面看到一點點的過年的氣氛,很沒有意思。久而久之,就想回到農村,回到那個充滿年味的地方。

如果農村也沒有了鞭炮聲,那麼這個世界就沉默了。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溫情,孩子找不到童年的樂趣,那還多可怕啊,不敢想。中國幾百幾千年的優良傳統,希望別隨著歷史的進步而湮滅。


文化逆旅


“爆竹聲聲辭舊歲,紅梅朵朵慶新年。"

小時侯,除夕夜那天晚上,天氣在冷也擋不住盼望過年的心,因為交時辰放完爆竹之後,我們就有一個全新美好的開始,所以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

記得離新舊年相差三五分鐘時,母親會催促父親把爆竹橫放在門口,爆竹長了還繞個來回,我們看著黑白電視,聽著主持人數著倒計時,數到三,父親點燃了爆竹,響聲超過新年好幾秒,村子裡飄著濃濃的新年味道,感覺新年真的來了。

我們幾個小夥伴每人手裡都拿著沖天炮,大人給了點燃的香,讓我們在門口放,雖然是晚上,都沒有一點睡意,玩夠各自回家,父母會給我們用紅紙包好的壓歲錢,要我們放在枕頭下面,我還記得新衣服鞋襪都在枕頭的旁邊放著,兒時過年真的很幸福。

貼大紅春聯,放爆竹滿地紅,都喻示著新的一年裡,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爆竹在新年就是喻意著除舊迎新,如今,從禁止放鞭炮,禁止貼春聯,村子裡,路沒有喜慶幸福的顏色,沒有一點新年的味道,人在路上走著,都是那種沒精打彩的;

我也覺得奇怪,千百年來逢年或辦喜事都是放大紅喜炮,沒聽說霧霾,現在一有霧霾就說是農村農民們放鞭炮,燒桔杆造成的,如果這些專家吃糧食哽得一口氣上不來,會不會說農民不該種糧食太好,而被禁止耕種呢?

我們幾千年來喻意美好的風俗傳統,快被專家們撕扯得一點不剩了,我們這些炎黃子孫以後很有可能不知何為年了,年意味著什麼就更無從談起。


靜遙遠的星


現在過年已經沒有年味了,

小時候過年是孩子和大人最開心的時候,孩子到過年才有好吃的,新衣服穿,過年才能吃上一頓餃子。

小時候大年三十,一群孩子拿著小鞭,劃炮兒,提溜著自己做的燈籠。在巷子裡追捉打鬧。

小時候走親戚,到哪裡都是親人,給一塊糖都感覺親的不行,現在走親戚走的都是過程都是應酬。

80後的青春已經不在,兒時的回憶也隨風而去,留給自己的只有越來越大的年齡,越來越多的皺紋。







小飛生活號


當年的春節前夕,每家各戶購買年畫對聯、鞭炮高升、菸酒、祭祖冥品和其它吃的年貨,母親和奶奶們炒花生炒旺癸,包包子蒸年糕,殺雞宰魚,發膘皮炸菜鉈肉鉈,三十晚全家人在一塊還要邊守歲邊包萬萬順(餃子)和金元寶(湯圓)……忙的不亦樂乎。

我們小孩要剃頭洗把澡才能初一早穿新衣裳,還有好幾毛壓歲錢,同時圍在大人身旁嘻嘻鬧鬧,對置辦好的年貨樣樣要偷偷嘴,享享口福……

在辭舊迎新的三十晚和大年初一早千家萬戶要放鞭炮,炸碎一切的不如意,迎接新的平安快樂!

春節再不讓放鞭炮,真的沒有年味了。



老夥計610322


認同這樣的說法,放炮過年,過年放炮,敬祖先朝拜一下。孩子們就盼著過年了,因過年有炮放,一會兒放一個覺得好玩。那時候用火柴點,要不夾塊炭,點根香來放炮,我都幹過。

現在的孩子什麼都不缺,不奢望過年,幸福的日子,幸福的生活對他來說天天都是年。如今過年放炮比著放,萬兒八千都捨得,高炮,花炮,鞭炮幾萬響,幾千響,種類很多,就看你捨得買不。

我們過年要買很多炮,三十年夜飯要多放,轉點後接財神要放,初三燒門前紙要放,十五玩龍燈也要放炮,錢是小事,放炮在農村是絕不會失傳的。聽見炮聲響,村裡誰誰誰年吃上了真早,隨後接二連三的鞭炮聲好不熱鬧。不出就知道熱鬧年過上了。

如果過年不放炮,家家呆在屋裡,冷冷清清的過個年,估計活憋死,愁壞人因不知要幹啥,這還叫過年,跟過日月有什麼區別。還是老規矩不能改,過去再窮過年也得摳出買炮的錢來不是嗎。


時光深處那年花開


沒有煙花炮竹肯定就沒有“年”味兒了……小時候盼著過年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掙壓歲錢。現在條件好了,吃穿住行都不用等到過年了,唯一讓我們牽掛的是哪一聲聲的炮竹聲………太原禁炮好多年了,我每次都跑到周邊去買點,讓孩子玩玩,告訴孩子,有煙花爆竹的才是過“年”!!!只可惜太原周邊今年開始也禁炮了…………


江湖故事


有點吧!好懷念小時候過年的味道,剛進臘月,媽媽就會開始陸續準備年貨,首先是炸幾十斤饊子,這個一般在臘八之前就會完成!然後臘月十幾就會殺年豬,淹臘肉,臘魚等年貨,小年已過就會每天忙起來,蒸饅頭啊!炸丸子,炸魚,炸麻葉等,做為小朋友這時候最幸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吃和玩,年三十的時候就熱鬧起來了!早晨很早起床放開門鞭炮,跟爸爸一起貼春聯,媽媽就會準備一大桌豐盛的菜餚,中午吃飯前也要放鞭炮,看誰家放的最早就表示誰家團年飯吃的最早(我們老家是中午吃團年飯),表示一年都趕在別人前頭,所以大家都會爭先恐後的把團年宴做好。三十晚上的時候最好玩,吃完餃子,孩子們就可以到外面放花炮,這家放完去那裡家,很多孩子全村跑,口袋裡裝上葵花籽花生等零食,就算很晚才回家,父母也不會打罵!年初一凌晨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放一盤很大很大的鞭炮,記得我們家的鞭炮都要繞著一顆很大竹竿一直盤旋下來,一個人根本舉不起來,都是兩三個人抬到院子外面放!年初一天一亮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到各家各戶門口撿沒有燃爆的鞭炮,一圈下來可以撿到滿滿一口袋!就這可以玩一整天!真懷念小時候過年的味道!


賣火柴小朋友


個人認為,不能放鞭炮對年味有影響,但影響沒有那麼大。

我出生在一個油田小城,父母自小離異,所以到了過年就得兩邊跑,年三十在姥姥家,初中再回奶奶家。

一直以來,對過年還是很期待的,主要還是因為感覺姥姥家雖然房子不大,匯聚了四家十幾口子人,甚至吃飯還得再拼個桌,挺擠,但擠也擠的溫馨滿滿。過年,也是這一年中最能感受親情溫馨的時刻。之前姥爺還在的時候,每逢年前都會買很多鞭炮。小時候的我,雖然很多大的鞭(二踢腳、煙花之類的)都不讓放,但光看一看聽一聽就很快樂。09年姥爺走了以後,家裡再沒放過鞭,沒改變的是過年的團圓,雖然沒了鞭炮,衝不淡團圓的歡樂與對逝去人的懷念。

奶奶家那邊是另外一個局面,因為三家中有兩家都是支離破碎。到了年初一,有時甚至只有我一個人陪爺爺奶奶。爺爺80多高壽了,直到現在過年,他仍保持習慣買兩掛鞭,熱鬧兩分鐘,家裡仍是冷冷清清,還是挽回不了年味。

所以我覺得,對於過年,家人團圓才是最重要的,和睦的家庭聚在,不管做什麼都是其樂融融。反之,家裡冷清,再多的鞭炮都沒有年味。

有句話我特別喜歡,“父母在,家還在;父母去,靈魂只能流浪”。也正是因為姥姥還在,過年四家人還能團圓在一起,我特別知足。

在此,真心祝願各位頭條的陌生人,祝我們愛的人與愛我們的人,永遠健康、幸福🙏




衛先生v


沒有鞭炮聲,就失去了春節快樂的氣息,對此,政府的職能部門是知道的。瀋陽曾經拒絕過鞭炮聲的“侵襲”,後來又有條件的准許“出聲”了。其實,有鞭炮的春節,才有點年味,我們過去常在年三十午夜12點出門放上一陣鞭炮,說是“接財神”,初一清晨起床也放一掛鞭炮,圖個吉利。過了年開門營業的商鋪也要放鞭,說是開門大吉。如今,這些只能是奢望了,特別想開門大吉時放鞭,還沒有等你開門,“政府令”先下來了,說是影響衛生環境,開門可以,但是要“悄悄的開門”!所以每到了春節,除了互相請客送禮,幾乎都是和過個小長假似的,一個一個的都很壓抑。我堅持認為,民族習俗的東西還是要有的,不能因噎廢食吧!總覺得放鞭炮能有點喜慶的年味,至於環境汙染,多少理由有點牽強!


陳律12


我從小兒過年就盼放鞭炮,那時家裡條件一般,也不捨得買太多。頭年爸爸買好鞭炮,都放炕梢兒櫃子底下,因為炕梢兒不太熱,又防潮。裡面有一百響兒的小鞭兒,我摸出來拆開,再管我爸要顆煙,然後對菸頭兒點著火兒,迅速扔出去,想炸哪炸哪,一個一個邊走邊放。藉機抽了煙,那時候吸菸危害不普及,我也偷著過癮,其實也不會吸,就是興奮。對著鄰居窗戶放二踢腳,心裡想我就是炮手,拿它當炮彈,後果可想而知。😜這麼陸陸續續,自娛自樂能鬧騰幾天。就盼三十晚上。吃完飯等接神啊,熬點兒啊,十點多鐘兒吧,陸續就能聽到叮,,!咣,,,!二踢腳聲兒。開始是零星的,後才逐漸就連成一片了,我心興奮勁兒也被點燃了。問我爸,我們家也開始放吧?我媽說再等等。然後是大地紅連響兒,啄木鳥短促響兒聲更大!還有吱吱叫的竄天猴兒,閃光雷就相當於現在的洲際導彈!我姐在旁邊看我給她放幾個小蜜蜂,魔術彈。整個兒村子都開始放鞭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盛宴,驚天動地!不一會兒,空氣中除了寒冷,都瀰漫著硝煙味兒。我像是置身於南征北張電影裡!恨不得我就是王成!手裡拿個話筒,大喊像我開炮!看看現在,一會說讓一會說不讓放。今年說不讓放了,然後又改二環內可放,過了十五不讓放。憋屈!拉倒吧我是不放了。放點鞭炮太費神,把快樂都給限制沒了。現在孩子不像我小時候了呢?好像也缺乏冒險精神了。動漫,小鮮肉兒,手機,遊戲給我們帶來更豐富的業餘生活,也令我們不知不覺丟了傳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