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春节不放鞭炮,没有了年味,你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皮芽子羊肉汤


身为一个农村人,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

这十几年,我的一个亲身感受,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让人觉得很失落。

以前在农村,冬天到了一下雪,河里沟里都结冰了,就能看见无数的孩子们到处跑到处玩,拿着擦炮威风凛凛。轻轻一擦,点燃一颗炮,扔到冰面上,扔到冰窟窿里,炮声一响,孩子们就叫起来,别提多高兴了。整个农村在孩子们欢声笑语和鞭炮声中慢慢睡着了,大家都觉得这是冬天,这是新年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幸福。


新年里,家家户户点燃一盘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来了,爆竹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告别。爆竹一响,年味就来了,家家张灯结彩开心过大年,真的好。

后来家里搬到了城里,这里过年是没有鞭炮声的。


我的左邻右舍都是互相不熟悉的,我在这里认识的人不超过一百个。我们没有交流,最多见面打个招呼,家家大门紧闭,人人都是一座围城。过年了,没有鞭炮,没有孩子嬉戏,有的只是无尽的平淡。我们最多能从电视里面看到一点点的过年的气氛,很没有意思。久而久之,就想回到农村,回到那个充满年味的地方。

如果农村也没有了鞭炮声,那么这个世界就沉默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温情,孩子找不到童年的乐趣,那还多可怕啊,不敢想。中国几百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希望别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湮灭。


文化逆旅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庆新年。"

小时侯,除夕夜那天晚上,天气在冷也挡不住盼望过年的心,因为交时辰放完爆竹之后,我们就有一个全新美好的开始,所以家家户户都非常重视。

记得离新旧年相差三五分钟时,母亲会催促父亲把爆竹横放在门口,爆竹长了还绕个来回,我们看着黑白电视,听着主持人数着倒计时,数到三,父亲点燃了爆竹,响声超过新年好几秒,村子里飘着浓浓的新年味道,感觉新年真的来了。

我们几个小伙伴每人手里都拿着冲天炮,大人给了点燃的香,让我们在门口放,虽然是晚上,都没有一点睡意,玩够各自回家,父母会给我们用红纸包好的压岁钱,要我们放在枕头下面,我还记得新衣服鞋袜都在枕头的旁边放着,儿时过年真的很幸福。

贴大红春联,放爆竹满地红,都喻示着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爆竹在新年就是喻意着除旧迎新,如今,从禁止放鞭炮,禁止贴春联,村子里,路没有喜庆幸福的颜色,没有一点新年的味道,人在路上走着,都是那种没精打彩的;

我也觉得奇怪,千百年来逢年或办喜事都是放大红喜炮,没听说雾霾,现在一有雾霾就说是农村农民们放鞭炮,烧桔杆造成的,如果这些专家吃粮食哽得一口气上不来,会不会说农民不该种粮食太好,而被禁止耕种呢?

我们几千年来喻意美好的风俗传统,快被专家们撕扯得一点不剩了,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以后很有可能不知何为年了,年意味着什么就更无从谈起。


静遥远的星


现在过年已经没有年味了,

小时候过年是孩子和大人最开心的时候,孩子到过年才有好吃的,新衣服穿,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小时候大年三十,一群孩子拿着小鞭,划炮儿,提溜着自己做的灯笼。在巷子里追捉打闹。

小时候走亲戚,到哪里都是亲人,给一块糖都感觉亲的不行,现在走亲戚走的都是过程都是应酬。

80后的青春已经不在,儿时的回忆也随风而去,留给自己的只有越来越大的年龄,越来越多的皱纹。







小飞生活号


当年的春节前夕,每家各户购买年画对联、鞭炮高升、烟酒、祭祖冥品和其它吃的年货,母亲和奶奶们炒花生炒旺癸,包包子蒸年糕,杀鸡宰鱼,发膘皮炸菜铊肉铊,三十晚全家人在一块还要边守岁边包万万顺(饺子)和金元宝(汤圆)……忙的不亦乐乎。

我们小孩要剃头洗把澡才能初一早穿新衣裳,还有好几毛压岁钱,同时围在大人身旁嘻嘻闹闹,对置办好的年货样样要偷偷嘴,享享口福……

在辞旧迎新的三十晚和大年初一早千家万户要放鞭炮,炸碎一切的不如意,迎接新的平安快乐!

春节再不让放鞭炮,真的没有年味了。



老伙计610322


认同这样的说法,放炮过年,过年放炮,敬祖先朝拜一下。孩子们就盼着过年了,因过年有炮放,一会儿放一个觉得好玩。那时候用火柴点,要不夹块炭,点根香来放炮,我都干过。

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不奢望过年,幸福的日子,幸福的生活对他来说天天都是年。如今过年放炮比着放,万儿八千都舍得,高炮,花炮,鞭炮几万响,几千响,种类很多,就看你舍得买不。

我们过年要买很多炮,三十年夜饭要多放,转点后接财神要放,初三烧门前纸要放,十五玩龙灯也要放炮,钱是小事,放炮在农村是绝不会失传的。听见炮声响,村里谁谁谁年吃上了真早,随后接二连三的鞭炮声好不热闹。不出就知道热闹年过上了。

如果过年不放炮,家家呆在屋里,冷冷清清的过个年,估计活憋死,愁坏人因不知要干啥,这还叫过年,跟过日月有什么区别。还是老规矩不能改,过去再穷过年也得抠出买炮的钱来不是吗。


时光深处那年花开


没有烟花炮竹肯定就没有“年”味儿了……小时候盼着过年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挣压岁钱。现在条件好了,吃穿住行都不用等到过年了,唯一让我们牵挂的是哪一声声的炮竹声………太原禁炮好多年了,我每次都跑到周边去买点,让孩子玩玩,告诉孩子,有烟花爆竹的才是过“年”!!!只可惜太原周边今年开始也禁炮了…………


江湖故事


有点吧!好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味道,刚进腊月,妈妈就会开始陆续准备年货,首先是炸几十斤馓子,这个一般在腊八之前就会完成!然后腊月十几就会杀年猪,淹腊肉,腊鱼等年货,小年已过就会每天忙起来,蒸馒头啊!炸丸子,炸鱼,炸麻叶等,做为小朋友这时候最幸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吃和玩,年三十的时候就热闹起来了!早晨很早起床放开门鞭炮,跟爸爸一起贴春联,妈妈就会准备一大桌丰盛的菜肴,中午吃饭前也要放鞭炮,看谁家放的最早就表示谁家团年饭吃的最早(我们老家是中午吃团年饭),表示一年都赶在别人前头,所以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把团年宴做好。三十晚上的时候最好玩,吃完饺子,孩子们就可以到外面放花炮,这家放完去那里家,很多孩子全村跑,口袋里装上葵花籽花生等零食,就算很晚才回家,父母也不会打骂!年初一凌晨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放一盘很大很大的鞭炮,记得我们家的鞭炮都要绕着一颗很大竹竿一直盘旋下来,一个人根本举不起来,都是两三个人抬到院子外面放!年初一天一亮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到各家各户门口捡没有燃爆的鞭炮,一圈下来可以捡到满满一口袋!就这可以玩一整天!真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味道!


卖火柴小朋友


个人认为,不能放鞭炮对年味有影响,但影响没有那么大。

我出生在一个油田小城,父母自小离异,所以到了过年就得两边跑,年三十在姥姥家,初中再回奶奶家。

一直以来,对过年还是很期待的,主要还是因为感觉姥姥家虽然房子不大,汇聚了四家十几口子人,甚至吃饭还得再拼个桌,挺挤,但挤也挤的温馨满满。过年,也是这一年中最能感受亲情温馨的时刻。之前姥爷还在的时候,每逢年前都会买很多鞭炮。小时候的我,虽然很多大的鞭(二踢脚、烟花之类的)都不让放,但光看一看听一听就很快乐。09年姥爷走了以后,家里再没放过鞭,没改变的是过年的团圆,虽然没了鞭炮,冲不淡团圆的欢乐与对逝去人的怀念。

奶奶家那边是另外一个局面,因为三家中有两家都是支离破碎。到了年初一,有时甚至只有我一个人陪爷爷奶奶。爷爷80多高寿了,直到现在过年,他仍保持习惯买两挂鞭,热闹两分钟,家里仍是冷冷清清,还是挽回不了年味。

所以我觉得,对于过年,家人团圆才是最重要的,和睦的家庭聚在,不管做什么都是其乐融融。反之,家里冷清,再多的鞭炮都没有年味。

有句话我特别喜欢,“父母在,家还在;父母去,灵魂只能流浪”。也正是因为姥姥还在,过年四家人还能团圆在一起,我特别知足。

在此,真心祝愿各位头条的陌生人,祝我们爱的人与爱我们的人,永远健康、幸福🙏




卫先生v


没有鞭炮声,就失去了春节快乐的气息,对此,政府的职能部门是知道的。沈阳曾经拒绝过鞭炮声的“侵袭”,后来又有条件的准许“出声”了。其实,有鞭炮的春节,才有点年味,我们过去常在年三十午夜12点出门放上一阵鞭炮,说是“接财神”,初一清晨起床也放一挂鞭炮,图个吉利。过了年开门营业的商铺也要放鞭,说是开门大吉。如今,这些只能是奢望了,特别想开门大吉时放鞭,还没有等你开门,“政府令”先下来了,说是影响卫生环境,开门可以,但是要“悄悄的开门”!所以每到了春节,除了互相请客送礼,几乎都是和过个小长假似的,一个一个的都很压抑。我坚持认为,民族习俗的东西还是要有的,不能因噎废食吧!总觉得放鞭炮能有点喜庆的年味,至于环境污染,多少理由有点牵强!


陈律12


我从小儿过年就盼放鞭炮,那时家里条件一般,也不舍得买太多。头年爸爸买好鞭炮,都放炕梢儿柜子底下,因为炕梢儿不太热,又防潮。里面有一百响儿的小鞭儿,我摸出来拆开,再管我爸要颗烟,然后对烟头儿点着火儿,迅速扔出去,想炸哪炸哪,一个一个边走边放。借机抽了烟,那时候吸烟危害不普及,我也偷着过瘾,其实也不会吸,就是兴奋。对着邻居窗户放二踢脚,心里想我就是炮手,拿它当炮弹,后果可想而知。😜这么陆陆续续,自娱自乐能闹腾几天。就盼三十晚上。吃完饭等接神啊,熬点儿啊,十点多钟儿吧,陆续就能听到叮,,!咣,,,!二踢脚声儿。开始是零星的,后才逐渐就连成一片了,我心兴奋劲儿也被点燃了。问我爸,我们家也开始放吧?我妈说再等等。然后是大地红连响儿,啄木鸟短促响儿声更大!还有吱吱叫的窜天猴儿,闪光雷就相当于现在的洲际导弹!我姐在旁边看我给她放几个小蜜蜂,魔术弹。整个儿村子都开始放鞭炮,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盛宴,惊天动地!不一会儿,空气中除了寒冷,都弥漫着硝烟味儿。我像是置身于南征北张电影里!恨不得我就是王成!手里拿个话筒,大喊像我开炮!看看现在,一会说让一会说不让放。今年说不让放了,然后又改二环内可放,过了十五不让放。憋屈!拉倒吧我是不放了。放点鞭炮太费神,把快乐都给限制没了。现在孩子不像我小时候了呢?好像也缺乏冒险精神了。动漫,小鲜肉儿,手机,游戏给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业余生活,也令我们不知不觉丢了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