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把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在一起

在英國,移民迅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失去美國殖民地後,政府旨在塑造強大的大英帝國形象,並培養對王室的忠誠。它把那些對生活不滿的、一無所有的、正在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結在一起。

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把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在一起

這“貿易大蕭條”是一個手藝人曾經說的,指的是繼拿破崙戰爭之後的經濟倒退。農村無業人口的數量被二十萬遣散士兵和水手超過了,他們都在競爭少得可憐的工作。政府招募了四千個英國人移民到好望角,二千個蘇格蘭農民和勞力被派遣到英國的北美帝國僅剩的北部加拿大。

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他們“一點都不希望在我們的國家,在這片絕望的角落,繼續生活”。1819年10月,耶利米·高德斯萬,一名來自白金漢郡大草地的十七歲鋸木工人,趕上了這次計劃。

那時,威廉從倫敦來到這裡招攬合同工,他是一個酒商。耶利米·高德斯萬走進了圍在威廉·韋特身邊的人群中。耶利米對於免費航行和六年後可以得到半英畝土地以及小麥種的回報感到心動,他的家人卻很反對。他是他母親唯一的兒子,她一定很害怕等她老了的時候沒有人照顧。她說他是個“不孝子”,他會被野獸吃了的。但是他回答說,“離開家鄉,去一個我可以幹得更好的地方總比留在那兒(原文如此)沒活幹也沒希望要好”。他不想在村裡無所事事,等著商人來收貨,最後不顧母親激烈的反對,決定移民。他在聖誕節後的那一天離開了家鄉,從來沒有回來過。

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把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在一起

和平給英國鄉村帶來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經濟環境,但是這的確讓海上航行變得更加安全了。如今英國不僅打敗了法國,還打敗了荷蘭和西班牙海軍,這個世界的海洋上從此再沒有海盜。這降低了保險費,相應地也降低了運費。世界貿易額極大地增加了。木材、羊毛、皮革和鯨魚產品大量湧入英國,但是許多駛向海外去搜集這些貨物的船隻實際上空空如也。航海利潤給政府帶來了壓力,政府取消了對商船可容納的乘客人數的限制。

結果,去國外的乘客數量增加了許多倍。艾薩克·斯蒂芬森是一個具有愛爾蘭血統的蘇格蘭人,家裡往上五代都是種亞麻的,他是家裡的第七個孩子。他加入了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大軍,跨越了大西洋。他之前去過倫敦德里找工作,但被新世界的前景所吸引,給自己買了一張去往新不倫瑞克省的木材船的船票。他一下船就找到了工作,在奧羅莫克託河邊為貴族監督木材加工。三十年後,他成立了一家獨立的木材承包公司,為英國皇家海軍供應桅杆。

到了19世紀30年代,有五萬五千移民離開了英國島嶼,他們大部分來自南部和東南部蕭條的農業縣。1850年到1854年,又增加了另外二百萬愛爾蘭人。政府利用饑荒實施驅逐政策和土地清理計劃。

自1847年以來,饑民唯一能獲取救濟金的方式是加入濟貧院,但是加入濟貧院的話,土地必須充公。政府會拆掉他們的小屋,把土地合併成一大片。據一個親歷者講述,他假裝自己在克萊爾縣旅行,“跟在入侵的軍隊後面”,那些房屋緊接著被“夷成了平地”。到了1858年,大約十分之一的愛爾蘭土地有了新的領主。當一無所有的人都逃往美國的時候,政府就這樣解決了人口過剩的問題,愛爾蘭的鄉間僅剩下一些以土豆為食的小農。

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把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在一起

19世紀40年代,英國工人構成了每年決定移民的二十五萬人口中的大部分。19世紀60年代引進的蒸汽船使得船票價格降低,因此,越來越多社會底層的人們也支付得起移民的費用。城市裡的真實工資比農村要高得多,就業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生活水平很難用田園牧歌來形容。來到城市的移民比那些貧民窟裡的人過得更好,後者住的地方潮溼不堪。

由於人數過多,所以廁所共享,甚至還漏水。雖然埃德溫·博頓利在威斯康星的農場生活很辛苦,但他很開心自己逃離了勞累且乏味的英國工業生活。“謝天謝地,”他寫道,“鬧鐘響了,我不用把孩子們從床上叫起來,拖著他們,迎著深冬清晨的寒風去工廠賺那幾個錢。啊,謝天謝地,我們現在過的可不是這種生活。”

對於那些通過陶工移民社離開斯塔福德郡的陶工而言,殖民地保證沒有現代製造業很常見的勞動分工。如果移民過來的農村勞力是希望重新獲得圈地運動之前的傳統的鄉村世界的話,那麼,手藝人則是想回到前工業社會,那時技巧嫻熟的手藝人熟知每一個生產階段。在斯塔福德郡製陶廠,陶工師傅被土坯工、投手、壓坯工、上窯工、上色工和上釉工所取代——每個人在生產線上重複做同一個工種。這提高了效率,也減少了勞動成本,因為不熟練的工人和半熟練的工人的薪酬要低一些。

相反,在十九世紀中葉的美國,個人仍然可以成為獨立的手藝人實現傳統的理想,正如塞繆爾·沃克在尤蒂卡自己做陶罐品一樣。英國手織機同樣在新英格蘭和費城免於工業化的侵襲。但是,美國在內戰之後也工業化了,製陶業和紡織業越來越機械化,英國移民再也無法用傳統方式立業。自那以後,吸引他們的不再是夢想的獨立工作而是美國的高薪。

在新世界,英國移民能夠實現全國農業工會承諾給其成員的那些合適的目標:舒適的房子、食物、尊重和土地股份。這些移民家裡的配置通常都很基礎:一張哈丁家的農莊的照片上,有一座牢固的帶天花板的房子,還有遊廊和煙囪。雖然不是很奢華,但絕對比他們在英國的那間相當破舊的圓麵包式的農舍要好很多。

好望角計劃吸引了許多年輕人,把遭遇“貿易大蕭條”的人集在一起

詹姆斯·蘭德爾也在新西蘭的鐵道上工作,他知道“這裡沒有想象中的羽毛墊的床”。但是,他認為除了這一點,在這裡只要他想吃豬肉,就可以隨時出去在灌木叢裡抓一頭豬;還有,工人在這裡的工資“比在英國時掙得更多,而且可以花在讓生活變得更舒適的物品上”。

早些年的條件一般都十分艱苦。19世紀50年代,在新西蘭南部島嶼的坎特伯雷附近,勞倫斯·肯納韋幫忙建立了第一批養羊場中的一個。這讓牧羊人回想起了曾經不得不吃的“滿是顆粒”的布丁和麵包,因為他們將小麥磨成粉的唯一工具是一個咖啡磨粉機。他感覺“增加的新鮮感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消彌掉因生活水平下降而帶來的落差感”。這與“長生面包”有天壤之別,它讓許多勞動者的伙食退回到了19世紀40年代,那時他們用從小麥粉中分離出來的殘渣做麵包。

他們用這些“食物”做成了一個個厚重黏糊的麵包,吃的時候可以“從嘴裡拉出絲”。但是一旦定居,移民很快就能改善過去在國內常吃的寒酸的飯食。用熱水混合麩皮、鹽、啤酒花、糖和土豆皮,代替酵母粉,他們可以做發酵麵包。俄亥俄州有創新力的移民加了酵母粉、牛奶和許多黃油,還有面粉、豬油,水和鹽,做糰子,即有名的油炸麵糰,他們改成了甜甜圈。對於一個剛剛抵達愛麗絲島的美國移民安置點的瑞典移民來說,她吃到的甜甜圈和咖啡這種美味、油膩的甜食混合物讓她確定,她終於來到了富庶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