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身边的这群人,他们的“恶毒”让你防不胜防!

小心身边的这群人,他们的“恶毒”让你防不胜防!

小心身边的这群人,他们的“恶毒”让你防不胜防!

小心身边的这群人,他们的“恶毒”让你防不胜防!

钱钟书先生说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如同米饭里的沙粒或者吃鱼时的鱼刺,给人不期而遇的痛。因为隐蔽性,人们很难猜出来自己被谁中伤。

所谓伪老实人的“恶毒”,指的是弱者对弱者的欺凌。我看过一个乡村女性家暴纪实片,里面好多口述都显示,在家里家暴老婆的男人,在外面都是一副与世无争、笑脸迎人的老好人模样。他是人格分裂吗?不是,这是典型的伪老实人的“恶毒”。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一是踢猫效应。家暴老婆的男人知道外面的强人他惹不起,所以要讨好,家里的老婆他惹得起,就可以打。二是心理扭曲。虽有一个和谐完整、善于伪装的外壳,但外界得到的信息经过大脑后,被自闭的心理扭曲了,形成错误认知,内心的矛盾冲突外化为对他人的敌意和对环境的紧张,在非社交场合下,在家人面前,容易表现出多疑、善怒、自私、狭隘、偏执、冲动、极端等特质。三是压抑心理。个人受挫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出去,而是将其压抑在心头,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得古怪起来。

伪老实人的“恶毒”既有环境的影响、客观的无奈,也有听之任之的消极因素。他们还须上好三堂必修课:第一课,排解消极情绪,提升认知能力,改变思维模式,克服受害者心理和阴谋论等偏执狭隘的常见心理。第二课,坦然接受情绪。有些人善于伪装情绪,即使心理万般沮丧,脸上也要一团和气。这样虽然换得一时的好口碑,时间久了,情绪磨损严重,容易导致抑郁和双向情感障碍。第三课,训练共情能力。有的人心中情感早已枯竭,只是机械地重复工作生活,对他人的喜怒哀乐淡薄,共情能力的训练能重建希望,获得积极正能量。

我们要做内心阳光、行事周正、原则分明的真老实人,而非欺软怕硬、内心阴暗、阴谋论调的伪老实人。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