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如何選中介?你不知道的商業祕密!

買房如何選中介?你不知道的商業秘密!

大部分人都有在網上買房、賣房、租房的經歷。第一個想到的就是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這個網站確實很神奇,幾乎囊括了所有本地社區及免費分類信息,解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種問題。

方便是方便了,問題也隨著而來。不說別的,只說房產類。虛假房源氾濫,已經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判斷。住建部多次點名約談,卻收效甚微,虛假房源像牛皮癬一樣無法根除。

平臺亂戰

說到底,58同城只提供平臺。個人和中介都可以在上面發佈信息。海量的信息讓審核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滋生出很多“釣魚貼”。試問北京的58員工如何知道瀋陽的老舊小區掛的價格是否真實呢?瀋陽人也不一定知道吧。房產中介為了找到客戶,利用消費者佔便宜的心裡掛假房源。利用低於市場價吸引消費者撥打電話,然後伺機推薦其他房源。因為房地產的獲客成本很高,普通中介不在網上釣魚等客戶上門顯然不明智。

58同城並非個例,安居客、房天下、趕集網也不逞多讓。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在上述平臺上找到了多處疑是假房源信息,打電話過去驗證。

幾種情況:

1,不少個人房源接電話的卻是中介;

2,中介承認平臺上價格虛低,現實價格可能和想象差距很大;

3,清水房配精裝修的圖片,二手房源配樣板間的圖片;

4,中介通過購買會員衝頂,真實的個人房源被淹沒;

... ...

住建委曾約談過58同城。強調:互聯網平臺要設立房源信息發佈者的准入機制。不得為未取得營業執照和備案的房地產中介、未取得營業執照的住房租賃經營企業、以個人名義從事房地產中介活動的自然人提供房源信息發佈服務。

其次,互聯網平臺應當加強房源信息審核。不得發佈虛假、過時的房源信息。不得發佈沒有拿到預售證或者現房銷售備案的新房房源信息。不得發佈不符合上市交易條件房屋的房源信息。比如大棚房、小產權房、違法建設房屋等。

另外,互聯網平臺應當加強房源信息發佈機構的信息公示。對於房地產中介機構發佈房源信息的,無論是從事住房租賃業務還是二手房交易業務,均須按要求在網頁顯著位置公示房地產經紀機構營業執照和經紀從業人員信息卡,經紀從業人員的信息卡包含一個二維碼,公眾可登錄市住建委的管理平臺,可查詢到該中介人員的各項信息。

然而,三令五申之下,接下來的抽查結果卻依然不令人滿意。抽查發現有不符合要求的發佈主體56個,涉及房源信息約2000條,其中58同城和趕集網約1300條,佔了一半以上。

深層次原因

究其根本,58同城和淘寶有些類似。淘寶既有B2C也有C2C,沒有B2B。B2C+C2C的特性決定了平臺上公司和個人都可以發佈信息。中介房源和個人房源混在一起,這場競爭註定是不公平的。個人賣家不專業、沒時間打理,很多時候可賣可不賣。中介賣家更專業,定期維護,不賣就吃不上飯。最後,個人賣家的空間被壓縮的越來越小。掛到平臺上無人問津,打來電話的多半也是中介問你是不是有房子要賣?你交給中介,他反手也是掛在58同城。但是同樣的平臺,中介就是比你賣的快,簡直諷刺。

58同城、安居客等平臺做了競價排名,即購買會員即可增加房源的曝光度甚至置頂。這種情況下,中介為了競爭花錢買流量的做法也就不足為其了。還有很多中介,為了增加曝光度,一套房源重複發佈,造成首頁上房源信息嚴重重複。

鏈家

買房如何選中介?你不知道的商業秘密!

相比之下,鏈家的真房源模式顯得彌足珍貴,這也是鏈家的核心競爭力。鏈家APP上的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是真實的,是員工們到現場實際拍攝的。但是,鏈家APP上嚴格的審核制度過濾掉了大部分房源。頂賬房源不能發、沒有房產證的房源不能發、虛假房源不能發、信息不全的房源不能發、佣金低的房源不能發。。。為了增加業績,鏈家員工同樣會在58同城、安居客等平臺發佈一些不正規的房源信息。比如頂賬房等等。

另外,鏈家APP上的房源信息實在是太少。樣本容量太小,無法準確判斷一個樓盤的準確市場價格。鏈家的高佣金和房租成本也無形中抬高了市場價。

買房如何選中介?你不知道的商業秘密!

鏈家的擴張是不計成本的,一個店面的租金有可能高於市場價100%以上。2018年3月份,鏈家發佈了萬科鉑翠園的一個門市“低價”出售的信息,引來了無數人爭搶。甚至有人帶著現金到鏈家門店想直接交易。但是,其實該門市的價格其實不低,甚至略高於市場價。他吸引人的地方是帶租出售,鏈家租了5年,租金高到了天上去。售價150萬的門市,年租金居然是16萬。10年回本不是夢。但是除了鏈家,可能沒人會花16萬租一個沒人氣的的42平小門市。周圍小馬路都沒修好,路上冷冷清清。鏈家16萬租這麼一個小門市,一簽5年,簡直是送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這不僅佔領了市場先機,同樣也炒作了區域的門市價格。

鏈家的房源普遍是偏貴的,筍盤是淘不到的。高昂的運營成本全部會轉嫁給消費者,想要找大平臺買房,圖個專業,安心。那麼,便宜事是沒有的。不僅房源普遍較高,中介費也是同行最高。商業就是這樣,專業安心服務好=貴!不想買貴,就承擔風險,付出辛苦。

芒果

芒果不動產作為瀋陽本土的連鎖中介,規模一直壓制著鏈家。本土中介對抗大集團不容易,點個贊。鏈家在瀋陽的中介費一直是買家賣家各1%,很多人覺得貴。殊不知大連鏈家的中介費是買家2.5%,賣家1%。大連房價本來就高,一套房子動輒2,300萬。一套房子的中介費就是300萬*3.5%=10.5萬,北京的我們就不算了。。。瀋陽鏈家的中介費“親民”,芒果功不可沒。區域內競爭中,芒果並沒有被鏈家打敗。

買房如何選中介?你不知道的商業秘密!

“鳳”變“冰”

芒果控制著瀋陽大部分的二手房源,這也催生出一種“鳳變冰”的生意。二手房源多了,總有一些不瞭解市場或者著急變現的賣房人。這部分房源如果直接賣給買家,就太虧了。芒果利用自身的資金實力買下低價房源,重新裝修後加價出售。就這樣,鳳姐通過粉飾變成了范冰冰,芒果賺取了高額利潤。

最後

說到底,坑無處不在。商業行為,本無可厚非。但是,吃虧的永遠是剛需小白,還有那些自視甚高的所謂“明白人”。所以,不斷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我曾無數次看到有人入坑,有親人、有朋友、有陌生人。。。我嘗試過多種方法救人,收效甚微。大家都很忙,誰有時間聽你的建議。我也想過亮明身份,說:看,我是“大V”,我有10萬粉絲。最終還是忍住沒說,命運自有安排。

試想,這種人想從房價上漲中獲益太難了!他們不僅沒有經濟實力,更沒有眼界和格局,還喜歡聽信讒言。28定律像魔咒一般存在,20%的人從中獲益,80%人任人宰割。

卡耐基說過:我們常常會有很多機會,可是因為沒有做好準備,很少能發現這些機會。有的人說:我天天研究房子,我已經做好準備了。其實你完全沒有!!!

一套8折的房子擺在你面前,你湊錢需要3天,結果房子1小時就賣掉了;

你明知道一個城市房價要漲,卻沒有勇氣魄力all in;

你明知道在上漲週期貸款買2套筍盤,相當於幾十年的工資,但你連和那個傻X領導請假看房的勇氣都沒有;

你明知道自己混進業主群就能找到房源,或者找物業要業主電話自行聯繫,甩掉中介就能省去幾萬元的中介費。但你總是有藉口!沒時間、沒精力、有風險。

歸根結底,還是你不專業。

99%的人永遠不會做好這個準備,然後鑽進各種套中。隨波逐流就是宿命,事後幡然悔悟,咬牙切齒:我當初就是個傻子,開發商都是吸血鬼!中介都是騙子!太坑了!

呵,離開了開發商和中介,也許你連傻子都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