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前几天

我们在微博发了这样几张图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网友的评论炸了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它就是安装在两百余米长的远望巨轮上,最大直径达15米的抛物面天线——雷达跟踪和遥测系统,俗称“大锅”,它既是航天飞行的“听诊器”,又是发送指令的“遥控器”。

这个“锅”可以在预定海域,对进入其测量弧段的航天器进行跟踪遥测,精确测定飞行轨道,确保放飞的卫星时刻在“锅”里。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海上航天测控的“千里眼”——雷达跟踪和遥测系统,俗称”大锅”(王璐瑶 摄)

在我国航天远洋测量船多年的蹈海探天征途中,几乎以100%的测控成功率完成了包括神舟、天宫、嫦娥等国家级重点型号航天器海上测控任务。

而这些“大锅”可谓功不可没,他们是远望号测量船名副其实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号船队圆满完成”鹊桥号“中继星海上航天测控任务

长期海上航行,“大锅”要经受大海的重重洗礼和考验,强风大浪的“摧枯拉朽”,高温高盐高湿的“侵蚀蚕食”,日晒雨淋都会导致这个庞然大物”发烧感冒“。

“大锅”能否高效运转“目明耳聪”,直接关系到海上测控任务的成败。远望5号的技术人员就有一手“盘锅”的绝活,他们通过技术升级,加装健康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评估,通过“望闻问切”对“大锅”检修维护。

“望诊”就是通过健康管理系统,获得第一手现场资料,对“锅”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确定。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技术人员通过“望诊”查看健康管理系统,获得第一手现场资料(俞秦峰 摄)

“闻诊”是“大锅”检修的重要一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技术人员已练就“闻其声,辨其症”的独门绝活。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技术人员现场闻诊”大锅“(安善福、张皓、彭汝意 摄)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把脉“天线的“心跳”声(彭汝意 摄)

“切诊”是天线体检中最难的环节,技术人员逐一对“大锅”上百根线缆和节点进行检查,定期做好除锈、上油等保养工作,确保“大锅心血管健康”。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岗位人员在狭小的空间内,认真检查排除隐患(张皓 摄)

多年来,这些“盘锅人”坚持“日检拭、周维护、月保养”,适时开展结构检查、可靠性维护、性能测试,定期组织仪器鉴定、备件换新、巡修巡检、学习培训,“大锅”始终能确保随时火力全开。

除了远望5号,你见过带着“大锅”飘在海上的远望船还有这些。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1号(已退役)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2号(已退役)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3号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4号(已退役)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6号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远望7号

40余年来,远望号船队先后124次远征三大洋,安全航程260余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60余圈,累计海上作业13000余天,圆满完成国内外应用卫星和“神舟”“北斗”“嫦娥”等170余次国家级重大科研试验任务。

▋作者:高 超、潘佳奇、艾青旺
▋来源:我们的太空

▋编辑:吴 军、江程杰
▋邮箱:[email protected]
这“锅”到底是个什么“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