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通山的古民居普遍保存良好,江源村的王氏老屋庭院深深,宝石村古民居散落成群,他们有个共通的特点,因年代久远无人敢住。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有一处建了二百余年的古屋却例外,九宫山脚下的周家大屋,几乎看不到修葺的影子,因为周氏子孙一直住在里面,有人住的地方,就有人气,梁柱不发霉,墙面不爬青苔。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在小编眼中,周家大屋是古民居中最让人惊艳的,大屋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小姐闺阁。

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正所谓是庭院深深,晴不遮阳,雨不打伞。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大屋四面环山,三面环水,前面是层峦起伏的幕阜山脉,上九宫山的路从门前经过。

背靠青龙山,站屋前抬头望,山上有一块大的秃斑,叫石刻头,就像中年油腻男的地中海式秃顶,寸草不生,挺有意思,云雾缭绕其上,似乎在为它遮掩,更有意思了。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乾隆戊戌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徒于此兴建而成,夫妇俩生三子,三子各成一脉,在古屋里住了迄今230年。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周家大屋分别有丁、财、秀三门,中门为秀门(秀即秀才),左边为丁门,右边为财门。

三门说来也巧,住秀门两边的都出了一类大学生、博士或硕士;住财门旁边的则是周家大屋最富有的;而住丁门的则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一门就是一脉,两脉还住在大屋,一脉的古屋倒塌,在离祖屋不远的地方修建了新屋。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屋内有48个天井,它的作用一是通风透亮,二是有水不外流也叫四水堂,即聚财的意思。

阁楼是过去未出嫁的闺女住房,又名闺房。有客人来的时候,就不得随意出房。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古时的床叫秀花床,雕花刻叶,秀花床有三重:简单的一重叫三元门,中重是大凳能睡人,三重是正床,四周封闭式,过去男女婚时才能见面,为避免逃婚才设制此床。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这是大屋第一厨房,占地面积70平方米,中间设有天井。是周家兴建时供20余人日常生活和招待各类客人的场地。

至今周家大屋如有重大活动、节日集会的还是集中到此煮饭烧菜,平时为“想静静民宿”的住客提供餐饮。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看屋,现在叫客厅,古时为接待客人使用。

周家大屋共有十二块牌匾,曾有光绪二十年赐与的贞节锦表,由13岁小姑娘守着一直寡居到老,文化大革命时遭受破坏,现幸存仅两块。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请看匾文都是翰林院或进士身份题词,堂对联:上联“少将秉卿才勘乱剿奸赤壁英名垂千古”(指周瑜),下联“老臣参国政安刘诛吕绛候事业振乾坤”(指周公渤)。

民国21年,国民党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即1941年国民党某军26师后勤医院驻扎于此两年之余。

2004年大屋被晋升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大屋呈U字形排列,U形空地叫屋场,是农家小孩嬉戏玩耍的地方,也是秋收时节晒谷子、打黄豆的地方。

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探秘九宫山脚的百年老屋:周瑜的后人竟隐居于此

周家大屋是九宫山的特色景点,内设有民宿、农庄、土特产店等,古屋的庭院深深让游客流连忘返,最最适合的抖音打卡地,古屋为背景,后山云雾为点缀,身后跟着一群黄母鸡,是不是很有乡村感?

周家大屋地址:九宫山风景区中西港村周家湾(九宫山脚售票处进去不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