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读《蓝》

清明雨,读《蓝》

《蓝》陈蔚文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8月版


01.


今天清明,有雨。我却无墓可扫,有些惭愧,亦是件快事。

懒懒地起床,还是一位从深圳归来的同学催起,她明天就走,今天有事从我家楼下经过,特地来见一面,就在楼下聊了几句,她女儿也大很多了,说是不肯让她回深圳呢。

阴雨绵绵,不愿出门,打开电视,正好看到一点公祭黄帝陵的仪式,感觉盛大庄严,不由对清明更多了份敬畏。接下来的时间伴着窗外细雨菲菲,我在屋内把那本《蓝》看完了。

书买来有些时间了,去年年底,原在办公室看了不少,后带回家没怎么看了,在家家务外就看看电视上上网混过了,眼睛不适也是一个原因,年底还从书店捧了一堆书回来也都没看什么,只上网倒没停什么。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就是此时窗外的那种春天刚来时的新绿色,但蓝色也是很喜爱的,蓝天的蓝,像这本书里说的“蓝是高渺的颜色”,那天在飞机上看到的蓝更是纯净得让人心无杂念。

02.


这本书里的文字常常读得让我惊叹和羡慕不已。写的都是寻常的事,寻常的感觉,但语言却让人看了就难忘,简短利落而且变化多样(几乎都是短句,这尤其让我羡慕得要死,我的笔下怎么尽是那又臭又长的句子)一个接一个边珠炮似的譬喻让你想都想不到,但你读后仔细想想却又是那么贴切生动——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出来的,幽默机警的句子更是比比皆是。

这在女性作家中好像很少见——怎么有这么聪明的女人(她在一篇创作谈中说自己的写作有投机取巧的成份,这当然是她的谦虚,但我觉得在散文中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者说表现得如此聪明确实很少见),她说起话来肯定也好厉害,我边读边想,可是看她一篇别人写的印象记,还有她自己却都说她在外并不多言甚至有些内向,我颇难相信,虽然开始看到这个感觉亲切(因为自己在外也偏内向)。

但隐隐地也感觉有些美中不足,感觉她把自己隐藏得太深了,说得都是别人的事,几次都以为她是说自己了,却发现还是在说别人(不由想起她一篇创作谈中说散文其实更能隐藏自己,当时看了很惊讶,因为我一直觉得散文是最容易出卖自己的),虽然充满智慧充满感情。

更喜欢的还是后面两辑《解意》和《关情》,也是这后面的读得慢,今天读完《关情》部分,最喜欢的是那篇《忽然之间》,写她父亲的,一个性格多么鲜明多么可爱的父亲,虽然儿时曾让她那么恐怖,几次让我看得大笑,心里温情中夹杂着忧伤,不由想起自己的父亲,开篇一句 “忽然之间,父亲60岁了”,多抓人。

还有《正在经历冬天》除了安徒生及其童话的文字让我心有戚戚,作者自己童年经历的那个冬天更让我感觉亲切和心动,《猜测一本书的来历》中也有了作者自己,虽然还是那样超然的神情,把疾病竟然说得那样轻松如玩笑,在《举着易碎的瓶子》里则让我看到一个和我们至少和我一样脆弱的女性,原来她也并不是刀枪不入呀。

她的语言和内容有很大的跳跃性,我感叹她语言功夫的修炼,也惊叹她涉猎之广和记忆之牢,她看那么多的书那么多的碟子知道那么多的事,连对“吃”都知道很多门道,看书中写吃的文字我都惊叹,她怎么这么会吃呀?写得如此生动,看得人馋涎欲滴。

03.


看完全书,翻到开篇作者自已写的序言《四季很好,你若在场》(打开书就读了,感觉这本身就是一篇很棒的散文),再看竟意外发现,她写的春天竟然就写到了清明扫墓,而且这标题竟然暗含近来一帮散文高手们提出的一个主义名词——在场!

书的作者陈蔚文,是省内外著名的青年女作家,但我原来一直不知,还是前两年听一位文联朋友偶然说起才知道,不想后来竟然在网上与她有了些联系,她的真诚和热情让我感动而亲切,到网上看过一些她的文字,发在十月上的小说,散文集中阅读还是第一次。她在我这本书上亲笔签了名,还写了一句话给我:文字里有时光的影像,有回忆的秘密,所以我们爱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