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好,2019年投什麼靠譜?


經濟不好,2019年投什麼靠譜?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這是明年很多經濟政策的定調會議,從新華社會後發佈的內容可以看出,明年經濟形勢不是十分樂觀。

下面重點找幾條解讀一下:

一、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

三大攻堅戰具體指的是“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今年推進了一年,但是因為下半年經濟下滑壓力較大,做了適度調整。

根據上述會議,明年還要繼續,但是後面加了“統籌”二字,其實就是要權衡經濟增長和改革、防風險的關係,不能一味防風險,給經濟增長造成壓力。

二、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關於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是什麼,會議並沒有說,一般來說,具體的經濟增長目標會在明年的兩會期間公佈,但是很多人預計,下調的可能性比較大。

“六穩” 是今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的,這次不管是說法還是順序,都沒有變化,還是維持以前的基調,穩就業還是第一位的。

三、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升國民經濟整體性水平。加快經濟體制改革,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

這些內容都是很有針對性的,今年經濟下滑壓力一部分來自出口不暢,另一部分來自內需不足,所以要“強大國內市場”,和促進出口相比,前者可控性強一些。

除了上面三條,關於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就沒有太多內容了。綜合來看,經濟形勢不太樂觀,大家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不過,最近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發佈了一份報告,講的就是在經濟不好的環境下如何投資?個人感覺非常實用,分享給大家,希望各位能順利熬過明年的經濟寒冬。

李迅雷判斷,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大概率下行,這是今年下半年趨勢的延續。從今年全球各國的資本市場表現看,股市基本上是跌多漲少;而房地產市場則在下半年出現了普遍走弱現象;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也出現了普跌。

這麼悲觀,2019年到底該如何投資呢?以下是具體建議:

黃金:風險偏好下降的避險品之選

從GDP同比增速來看,中國從去年四季度的6.8%回落至今年三季度的6.5%,歐元區從2.7%回落至1.7%,日本從2.0%回落至0.4%。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速也比第二季度所有回落。

全球最大的三個經濟體增長率都出現了下行趨勢,意味著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同時,歐美的通脹水平則有回升趨勢,故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應該是下降而非上升。

一般認為,黃金的上漲通常在需要通脹、美元貶值等因素觸發,但事實上,10月初以來黃金的上漲,是在低通脹和美元指數走強的背景下發生的,如10月初美元指數在95,黃金每盎司在1200美元以下;如今,黃金突破1250美元,而美元指數也上升到了97。

此外,黃金的見底回升,與美國股市的見頂回落的時間很接近。可見,風險偏好的下降可能繼續成為黃金價格走強的主要因素。

匯率走勢趨穩,利率資產仍可持有

從最近公佈的11月份宏觀數據看,外匯儲備不降反升,出口增速大幅下降但順差擴大,PPI和CPI均出現了環比和同比的同時下降。

這幾個數據至少反映瞭如下幾個初步結論:

1、2018年的貶值預期低於2016年,因為後者外匯儲備大幅下降;2、2019年的經濟或許工業面臨通縮壓力。

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如匯率國際化進程、通脹、出口順差與外匯儲備、美元指數及美國的態度等。目前的匯率水平基本上是各種因素、各種預期的綜合反映。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因素的變化超預期,則匯率的變化方向和幅度也會超預期。

目前,通脹低於預期、外匯儲備增長超預期,美元指數今後走弱的概率更大,在中美和解意願增大的情況下,匯率管控方向應該是不讓其破7。

房地產:進入減持的時間窗口

2016年以來,除一、二線城市之外的其他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一路上行,這主要得益於棚改貨幣化政策。三四五線城市房價的上漲,固然有其合理的因素(補漲),但卻與這些城市人口淨流出現象向背離。

從表面上看,三四五線城市去庫存非常成功,過去兩年多時間小城市銷售出去的商品住宅和剩餘庫存的總和,是2015年底商品房庫存面積的6倍還多。也就是說,小城市房地產銷售變好後,不僅把原來的高庫存消化了,還新建了很多房子也賣出去了。

儘管我國目前房地產的庫存水平已經降到較低的水平,但是賣出去的房子並沒有憑空消失,它仍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潛在供給。因此,對於一個在2014年就供給過剩的房地產市場而言,當前的過剩狀況應該更嚴重的。

今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房價漲幅較大的城市幾乎都出現了房價下跌現象,如美國的西雅圖、加拿大的溫哥華等華人集聚的城市。中國似乎也難以成為例外,如前兩年房價漲幅較大的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出現了漲幅縮小甚至下跌的趨勢。

房地產的個人投資者與股市的個人投資者之間最大區別在於,前者多為加槓桿,有資金成本,後者多為無槓桿,無資金成本。

因此,從理論上講,如果每年的房價漲幅不足以覆蓋資金成本,則投資為負收益,故槓桿越大,風險也就越大。房價走L型就意味著有部分人投資虧損。

基於此,2019年即便房價不跌,即便略有上漲,樓市也不能成為資產配置的好場所,因為必須考慮投資者加槓桿的成本因素。這幾年,國內居民家庭在房地產上是超配的,應該適度減持。

中國今後最大的隱憂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城鎮化進程的放緩,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都呈現人口淨流出,故尤其要減持未來人口將大量淨流出地區的房地產。

股市:估值下移,物極必反

大家都說通脹無牛市,但歷史數據表明,信用收縮階段才無牛市。

2019年可能會面臨工業通縮的壓力,因為PPI已經持續下行,或可能負增長。同時,隨著外需下降、投資不振和消費疲弱,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估計也會回落,因此,2019年出現牛市的概率較低。

2015年下半年以來,A股市場的走勢與全球股市走勢基本是背離的,2016年全球經濟開始回暖,但A股指數卻一路下行,儘管上市公司整體的盈利增速是在上行的。說明A股的下跌原因更多是來自估值中樞的下移。

我們統計了從2005年到今年第三季度滬深300的估值水平下移的速度,為年均2.32%,如果看所有A股的估值水平,其下移幅度則更大,平均市盈率從21倍降至13.7倍。今後估值水平是否還會繼續下移呢?不好說,但幅度應該不會像過去那麼大了。

歷史數據顯示,A股上漲的動能幾乎都是靠企業盈利增長,因為這些年來,估值水平是下移的、股息率普遍很低,唯有盈利高增長,才能覆蓋估值下移帶來的“資產減值準備”。

因此,2019年A股市場仍要堅持配置高收益的資產,而且是盈利模式非常靠譜的資產。

A股市場在2019年這輪全球經濟增速再度回落的過程中,很難不跌,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似乎也不大,畢竟已經跌了好久了。

不顧,A股估值結構調整的壓力依然存在,因為投資者結構在發生變化,長期資金的比重會上升、機構投資者和海外投資的比重會上升。

總體來看,2019年,由於經濟下行,資金會更多流向低風險、低迴報的投資領域,進入到一個低增長低收益的時代,投資者會給確定性機會更高的溢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