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近日,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龐大集團”)發佈《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計劃公告》稱,高管集體以個人資金需求為由減持股票不超過405萬股。記者梳理發現,這些高管近一年來已多次減持股份,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在龐大集團爆發財務危機之時,高管集體減持股票或存在套現跑路的嫌疑。

同時,《中國經營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位於北京的龐大樂悅江淮店不知所蹤,其網頁上留有的電話撥打後竟顯示為空號。有多位車主表示,全國各地都存在龐大集團的4S店攜其保險押金跑路現象。此外,有龐大集團的員工反映,高層領導電話打不通,工資已多月未發,由於社保等原因暫時還無法完成離職手續。對此,有龐大的財務人員表示,正在處理這些後續工作,但是押金尚不知何時能退還。

根據龐大集團公佈的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1~9月,該公司營業收入為369.86億元,同比去年減少27.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2.34億元,同比驟降170.7%,總資產較去年同期縮水近三成,顯示出較大的經營壓力。

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高管減持、店面倒閉

龐大集團公告顯示,該集團高管蔡蘇佳、趙旭日、劉宏偉擬分別減持不超過75萬股;高管孫大志、曹學軍、楊恆擬分別減持不超過60萬股,分別占上述人員持股總數的25%,即上述高管擬合計減持不超過405萬股。

記者注意到,副總裁蔡蘇佳原先持有307.5萬股,其曾在今年8月時違規買賣股票。蔡蘇佳證券賬戶於2018年8月3日以1.83元/股的價格買入公司股票10萬股,並於8月6日以1.81元/股的價格賣出2.5萬股。

同時,記者梳理發現,蔡蘇佳、趙旭日、劉宏偉、孫大志近一年來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已減持股票多次。

中金智行產業基金合夥人石建輝表示,高管減少持股的情況一般發生的原因是:其一高管進行資金套現,其二則是公司目前的股價處於階段性高位。而有汽車投資人士表示,在龐大集團面臨財務危機之時,高管集體且多次減持,難免有套現然後跑路的嫌疑。

跑路的不只是高管,各地的龐大4S店也紛紛倒閉。有車主反映,保定龐大寶駿店、秦皇島龐大寶駿店、北京龐大樂悅江淮店等多地的龐大4S店關閉了,疑似捲款逃跑。有位車主表示:“我已經交齊了3年的保險金,在8月份申請撤回押金,到現在錢也沒回來。”記者發現,這些被曝出關閉的4S店的網頁顯示正常,但是有些店的銷售電話一欄為空,還有些店撥打電話已經顯示為空號。

於是記者走訪了位於北京龐大汽車城的江淮店,店名已更換成五菱汽車,店內還有剛撤下來的龐大集團江淮汽車的牌子,房間內雜亂不堪,除此之外還有幾隻流浪狗在店內打滾。店內保潔阿姨稱,江淮汽車10月底搬走的,這個店已空置了有一個月。

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記者出店門後,偶遇一位來討薪的龐大江淮店的員工,他對記者表示,這個店已經“黃了”,工資已兩三個月沒發,因為社保斷繳,公司領導的電話打不通,還無法辦理離職手續去下家,有多位車主也正在向公司索要保險金。而龐大江淮店的財務則表示,現在江淮的工作人員還留有幾人在店內處理後續工作,但保險金不知何時能退還。

在龐大汽車城內,還有一些汽車店在正常營業,但是基本上新能源汽車店內已幾乎沒有現車,稍顯冷清。有龐大的內部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龐大集團和多個廠商簽訂協議賣車,旗下有多個品牌,被關閉的店面其一可能是因為該品牌車銷量不佳,使集團無法盈利,其二可能是汽車廠商取消了龐大的品牌授權。而至於沒有現車的原因,在於隨著明年補貼退坡的新政將要發佈,營銷戰略政策正在調整中。

資金鍊困局

高管減持、經銷商退網的背後是龐大集團深陷財務危機。

龐大集團日前公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內容顯示,龐大公司本季度總資產為437.06億元,與2017年末的635.31億元相比,縮水31.2%。龐大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69.86億元,同比減少27.25%。前三季度淨利潤為-2.34億元,同比下滑170.7%,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更高達5184.56%。

同時,龐大集團近幾年的資產負債率平均超80%。截至2018年6月30日,淨流動負債金額為8.43億元,其中流動資產為351.57億元,流動負債為360.00億元。

而使龐大陷入危機的導火線是去年因信息披露違規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今年5月16日,中國證監會擬決定對龐大集團給予警告,並處60萬元罰款;對龐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龐慶華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

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然而事情並未結束,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的許峰律師告訴記者,有眾多投資者仍然在向龐大集團進行索賠。目前他正在統計投資者損失數額,推進龐大集團信息披露違規調查一案。

證監會對龐大集團的此番調查,對資產負債率高的龐大集團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投資者和金融機構開始對龐大集團喪失信任。龐大集團在2018年半年報中也表示,被中國證監會調查事件給公司的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疊加2018年度的整體資金環境偏緊等因素,公司的融資困難、資金緊張問題進一步凸顯,繼而嚴重影響並制約了公司的正常經營。

2017年數家銀行共從龐大抽貸60億元,而2018年截至10月底已經抽貸160億元,合計抽貸約220億元。

在今年6月19日,龐大甚至出現了“逾期”付款。龐大集團與海通恆信融資業務逾期金額為1996.5萬元,未到期金額7986萬元,總計9982.5萬元。在接下來的10月29日,英聯視公司以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為由,將奧吉博瑞、龐慶華(擔保人)訴至北京二中院,要求奧吉博瑞歸還本金及違約金共計179884000元、龐慶華承擔連帶責任,龐慶華所持龐大的全部股份再次被全部凍結。

此外,在坊間還曝出了龐慶華被家鄉人圍追堵截的視頻。據悉,龐慶華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之下轉而向集團職工及家鄉灤縣人集資約數億元,如今卻由於集團經營不善等問題難以償還該筆款項。

龐大集團的危機:高管減持、4S店倒閉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

記者在啟信寶上查詢到,龐慶華40家關聯公司也都存在著風險。龐慶華共在9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集中在零售業,均存在風險;龐慶華投資的5家企業也都存在風險,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為9000萬元;龐慶華共任職26家企業,集中在機動車、電子產品和日用產品修理業,其中有22家企業存在風險。

根據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龐大集團的非經常性損益為6.06億元,主要來自處置子公司以及聯營公司的收益。

經營管理困境

有投資專業人士向記者表示,資金斷裂並不可怕,最主要的是經營模式是否存在問題。

石建輝則分析道,龐大集團出現財務危機的原因包括:其一是在團隊管理上出現問題;其二是整體的經營策略太激進,沒有控制好投資的節奏;其三則是在整個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下滑的時候沒有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

根據龐大集團的招股書顯示,龐大集團的前身是冀東機電,由冀東物貿和楊家慶、張光輝等10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在河北灤縣發家。2011年,龐慶華帶領龐大集團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籌集資金高達63億元。彼時,龐大集團是“中國汽車銷售服務十大企業集團”第一名,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經銷商集團。

記者從灤縣當地人瞭解到,龐大集團一直是灤縣的驕傲,很多灤縣的親戚朋友在龐大集團都進入了中高層。記者在走訪龐大汽車城時,多位龐大集團的工作人員也表示,龐大集團大部分是灤縣人,基本是通過熟人介紹進到公司,再由公司總部統一分配到各地的4S店中。由於汽車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這為灤縣解決了不少就業問題。

除了團隊管理上或存在問題之外,龐大集團盲目擴張土地的舉措也一直被人所詬病。根據龐大集團2011年半年報顯示,在近一年的時間內,龐大集團新增410家汽車經營網點。2015年年報中提到,自有物業門店建築面積為225.12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12月31日,龐大集團在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以及蒙古國共擁有1035家經營網點,其中包括705家4S店。其甚至還擁有房地產公司進行樓盤的開發。

與其他經銷商旗下4S店大多采取的租賃土地建店方式不同,龐大集團則是直接購買土地建店。龐慶華曾介紹:“其他公司租地多,我們買地多。”他解釋,之所以自購地多,主要是租地建店涉及落戶難以及核銷利潤的問題。

然而快速擴張的手段並沒有帶來積極的效益,相反卻加重了龐大的資金負擔。隨著資金壓力趨緊,龐大集團開始緊急拋售資產,目前公司已經採取了出售旗下4S店、引入戰略投資等方式來化解其債務危機。為緩解資金壓力,龐大集團先後在今年5月和8月進行兩次大規模出售旗下4S店:5家奔馳4S店以12.53億元出售給廣彙集團,9家4S店以10.93億元出售給大連中升。

在車市寒冬的背景之下,龐大的境況已舉步維艱。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式對外發布的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顯示,自7月份開始,乘用車市場至今已連續出現5個月月度銷量同比下降的情況。

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然過去,全球車市的遇冷倒逼經銷商必須積極謀變。


END

有喜歡的讀者可以點擊“關注”,小編每天都會更新新的內容,需要大家的多多支持,小編動力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