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來到吳大師的工作室,滿頭大汗的他正細細把玩著一件剛做出來的翡翠雕件。“打胚的時候就有很多人來問,我都沒捨得給。” 他笑著說道。這件倍受大家喜愛的作品,大師取名為《鬥戰聖佛》。細雪中,悟空身披鎧甲,持棍端坐於祥雲之上,安靜下來的猴子似乎更讓人著迷。

他說,從小就被齊天大聖的英雄形象深深影響,“小時候說起英雄,印象最深的就是孫悟空。我們這批80後,對孫悟空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玉雕的方式呈現‘悟空’的形象。”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雕塑家王瑞琳一件叫做《迷·藏》的作品,深受啟發。“王瑞琳有一句話特別打動我,‘知道我為什麼做孫悟空嗎?就想讓世界看清東方英雄的樣子’。這句話讓我特別有認同感,也讓我開始思索,如何把大型雕塑的特點融入到玉石雕刻中。”經過不斷地嘗試,吳劍光在方寸間實現了自己的英雄夢。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鬥戰聖佛》

無所畏懼,戰勝一切

所謂“佛”

就是覺悟者的意思

從“英雄夢”回到玉雕場

吳劍光的身上透著一股“江湖豪氣”。

為了延續兒時的“英雄夢”,18歲那年,他應徵來到部隊,開始了兩年的軍人生涯。“當時剛好有這樣一個機會,覺得自己應該到部隊多歷練。”他被分到了應急作戰小組,部隊的生活遠比想象中艱苦。退伍歸來,他的臉上多了軍人的堅毅,但也面臨著未來前路如何去走的難題。

看到家鄉日益發展的種植業,吳大師決定留下來,先幫父親打理生意。“我們家每年都有幾百畝的收成,一方面和父親學習種植的相關知識,一方面積累管理工廠的經驗。”已經在當地種植業頗有起色的吳劍光沒有想到,在一次機緣巧合下,結識了現在的妻子,開啟了他的翡翠玉雕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寶寶觀音》

參禪入定,寧靜祥和,單純應對世界的複雜和誘惑的精神追求。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麒麟》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順心如意》

萬事順利,吉祥如意,傳統的吉祥之物

“妻子的家人基本都在從事這個行業,和她相識相戀的這幾年,也是我和翡翠、玉雕結緣的過程。”吳大師和妻子來到廣東考察市場,本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這一試就在廣東紮了根,他說道:“起初是一種‘遊玩’的心態,覺得好玩。後面慢慢發現,自己是真的喜歡這個行業,想在這個行業發展。”

無師自通的角色轉變

2010年,吳大師正式進入到玉雕行業。熟悉市場,是吳劍光給自己定下的首要任務。“才來,對環境不熟悉,對市場也不瞭解。想要快速熟悉市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融入進去。”2010年正值翡翠行情比較好的時候,他嘗試著自己看貨和買賣翡翠成品,很快賺到了第一桶金。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四臂觀音》

觀音四臂

淨潔身

佛法無邊

觀自在

初到公司,吳大師主要負責對接市場、核對賬目等相關工作。工作之餘,吳大師就待在工作間觀察和學習:其他同事如何與客戶交流,一塊翡翠原石從設計到最後出成品會發生哪些變化。而幼時學習的繪畫經歷在這時起到了作用,習武從戎的吳劍光也有安靜的一面,他仍保留著閒下來就畫上幾筆的習慣。繪畫的基礎在研究翡翠雕刻設計上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發現,通過觀察翡翠的定製過程,自己不僅對如何“處理”翡翠原料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有了想嘗試翡翠雕刻設計的想法。

很快,機會就來了。一次,公司來了位“麻煩”的客人,這位客人想定做一件觀音,但要在傳統觀音題材上有所改動,公司出了幾次設計稿這位客人都不滿意。吳大師細細看了這位客人帶來的料子,決定試一試。“我和這位客人大致說了一些想法,我更注重人物的結構、比例,包括動態等呈現效果。於是在造型上做了一些小的改變,客人就比較認同。後面出了幾款設計稿,結果這位客人看了很喜歡,最後的成品也很滿意。”之後,這位客人每次過來都會找吳劍光“出謀劃策”,成為了吳大師在公司的第一位忠實客戶。

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吳大師開始嘗試著與更多的客戶溝通,結合市場走向,為客戶提供一些設計思路與修改建議。在獲得一致認可的同時,也從內部管理轉變身份成為公司的藝術總監。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觀世音》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彌勒佛》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綠度母》

基於傳統,源於材料

他說,在公司做藝術總監的這幾年是進入這個行業以來壓力最大的日子。從前期與客戶溝通,出設計稿,到後期如何切料,定型出成品,每一個步驟他都要親力親為。“那時公司有80個人,最忙時每月要出300多件貨品。客戶拿過來的每件料子都是我定型以後再給其他師傅加工,包括每塊料子要怎麼設計,都會和設計部的同事交流討論。有時候,一塊料子會出好幾個方案,為的就是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找到最好的設計。”

那幾年翡翠市場上比較常見的是觀音、佛像等傳統題材,來找吳大師做設計的客戶,大都希望在保留傳統題材的基礎上,又能夠區別於市場上的一般商品。如何在傳統中創新成了他不斷思考的問題。“我一直認為,翡翠雕刻設計的創新其實是‘處理手法’的創新。翡翠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很多時候要根據材料本身的特點做設計。比如一塊料子種質細膩、顏色均勻,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設計,把細節表現出來就好,要突出材料本身‘溫潤’的感覺。如果強加一些厚浮雕等體現‘細工’的手法,會適得其反,讓翡翠失了美感。”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慈悲》

菩提依智能之體

起慈航之用

遍觀法界眾生

隨其機緣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觀自在》

天地之間覓得一方安詳

聽風雨、聽山語、聽禪語

這兩年,吳大師一直在嘗試讓玉雕設計多元化,“多元化是一個大概念,在玉雕設計上可以分為很多細面。”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作品,或是傳統佛教題材搭配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亦或是保留材料原本的形狀、體現翡翠本身的美,再或是純粹的西方題材。他說:“接下來我會嘗試把題材系列化,比如《鬥戰勝佛》中‘孫悟空’這個題材,就可以延展出很多形態。但我做玉雕設計的核心不會變,創新基於傳統,源於材料。”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普度慈航》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英雄夢”鍛造雙重身份,一位管理者對玉雕設計的探索之路


《一動一靜》

提及未來的期望,吳劍光說道:“這兩年多了許多‘家人’,這麼多人信任我,對我說就是最大的鼓勵。我有信心帶領大家一步一個腳印,踩實了,過好了。”好了今天小婷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點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