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最近,在一个育儿群里,一位妈妈惊呼,“哎呀,我女儿考试没及格,竟然模仿爸爸的签名,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呀?”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妈妈都开始说起自家孩子的说谎经历:

“我女儿才三岁,我站在房间看到她偷吃零食,出来问她为什么要偷吃,她还镇定自若地说自己没有偷吃,都不知怎么办?”

“我家的不想写作业,经常回家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第二天就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真是急人。”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关于孩子说谎,父母都是特别着急,生怕教育不当或教育不及时,一不小心,就让孩子走上了不归路。

其实仔细想想,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呢?

还记得我小时候就喜欢说谎,那时没有什么零食可以吃,我就偷偷吃家里的白糖。妈妈做完农活回家就问我,“今天有没有偷吃白糖?”“没有。”我马上为自己申辩。

“还说没有,这里都挖出来一个坑。”妈妈一边说,一边拿起白糖罐子看。

于是,我学会了下次偷吃完白糖,要把坑填平一点。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有没有偷吃白糖?”

“没有啊。”

“又说谎,你自己看,勺子上还沾着糖呢。”

于是,下次我记住了,偷吃完白糖,要记得把勺子清理干净。

连着二次被妈妈拆穿谎言之后,我学会了偷吃白糖后要尽可能恢复原貌,甚至考虑得更深一层,糖罐子的哪个角对着哪个方向,都摆回原来的样子。

后来,妈妈再也没有抓到我偷吃的证据,可实际上我还是经常偷吃白糖,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妈妈拆穿我的结果,就是让我学会了在下次说谎之前,把所有可能被拆穿的因素都提前考虑好,我变得越来越会说谎了。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曾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2岁的幼儿当中,说谎的比例有2%左右;到了4~5岁的幼儿,说谎的比例会高达90%左右;到了12~13岁,也就是孩子的青春期,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说谎的经历。年龄越大,说谎的比例就越高了。

但是,当孩子到了16岁左右,说谎的比例就会开始下降至70%,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学习如何运用成人世界的规则,会说“善意的谎言”了。

事实上,并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表明,小时候会说谎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会有欺骗行为,会去做诈骗违法的事情。

相反,说谎,仅仅是孩子成长中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曾经还有研究表明,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会说谎,因为说过的谎言要自圆其说呀。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相比一味地要求孩子,“不可以说谎,不能骗人。”父母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懂得诚实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说谎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坏处。

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曾有意或无意的撒过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辨别能力的加强,也会慢慢改掉说谎的毛病。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要说谎,父母当场拆穿都不是最好的方法,让孩子当场“出丑”,“发窘”都不是最理想的目的。

父母可以通过孩子说谎的事例,发现孩子的问题,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可信赖的人,是可以“说真话”,“讲心里话”的对象,而不是需要通过欺骗的方式,才能维持的表面关系。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所以,面对说谎的孩子,父母可以尝试这几点:

1、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不想给孩子买玩具,妈妈就说没带钱;不想带孩子出去玩,爸爸就说等一会要下雨。如果父母都是用“谎言”来教育孩子,又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不说谎呢?

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无论大小事,都先和孩子讲道理,如果是父母出于个人原因要失信于孩子,也应该向孩子讲清楚,并求得孩子的谅解。

2、 不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小到大,就喜欢骗人。”“对爸爸妈妈都说谎,你还会对谁说真话。”“你就是个说谎精。”有些时候,父母这些无意识的标签,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伤害。

当孩子被贴上“爱说谎”的标签之后,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心想,“反正你们都说我骗人,说真话反而没人信了。”时间一长,坏习惯就真的改不了啦。

孩子说谎了怎么办?父母该不该拆穿他

3、 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那个模仿爸爸签名的孩子,是担心成绩太差,被父母打骂;那个说没有家庭作业的孩子,是害怕父母逼着做不喜欢的作业;那个小时候偷吃白糖的我,是嘴馋控制不住。

我们要相信,没有哪个孩子,在说真话就可以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还会选择去说谎的。

父母应该更多地去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比追求一个完美的孩子,来得更真切,也更实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