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威集團的花式業績

信威集團的花式業績

無論是從會計準則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來看,還是從同行業公司類似業務的會計處理來看,信威集團(600485)已經確認的收入絕大部分都不符合規定,其業績奇蹟不過是精心包裝的產物。

從2010年淨利潤255.72萬元到2015年的19.01億元,暴增743倍,信威集團(600485.SH, 北京信威借殼“中創信測”後更名為“信威集團”)只用了5年時間。從2011年掛牌轉讓估值3.83億元到借殼上市後總市值1893.6億元,暴增493倍,僅僅用了4年。信威集團業績與財富的奇蹟依靠的是神秘的公司、離奇的產品、怪異的客戶、瘋狂的擔保。

包裝客戶

通訊行業的良田沃土早已被瓜分殆盡,新興市場同樣硝煙瀰漫。據北京信威的評估報告,截至2012年年底,柬埔寨、烏克蘭、俄羅斯的移動電話滲透率分別達到131.96 %、132.05%、183.52%。北京信威要在通訊行業大展拳腳無疑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要想倒騰出不錯的業績更是難上加難。但信威集團通過包裝客戶輕而易舉地“解決”這個難題,一個個成立不久、資不抵債的客戶幾乎一夜之間成了貢獻收入數十億及利潤過十億的大客戶。

信威集團的大客戶幾乎都是曾經的孫公司、曾孫公司或參股公司。

信威集團資本故事中的絕對主角信威(柬埔寨)電信有限公司(下稱“柬埔寨信威”),2011年至2015年分別給信威集團貢獻84.70%、90.47%、9.2%、2.52%、7.66%的收入,過去5年累計貢獻收入23.87億元,佔比21.48%。柬埔寨信威是信威集團孫公司重慶信威於2010年9月設立的子公司,2011年10月,重慶信威轉讓股權給他方,當年11月,柬埔寨信威以非關聯方的身份貢獻總金額高達4.6億美元的鉅額合同,搖身一變成了信威集團2011年、2012年第一大客戶,貢獻了幾乎所有收入。有了業績的信威集團開始運作借殼上市。

烏克蘭Prosat Ltd.是信威集團包裝的第二個大客戶,2013年,信威集團的87.22%收入來自Prosat Ltd.。Prosat Ltd.的控股股東為Jovius Limited,曾是重慶信威的子公司。2012年4月20日,重慶信威與Colisar Enterprises Limited(下稱“Colisar”)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以300萬美元購買Colisar持有的Jovius 95%的股權。同年12月10日,重慶信威與SIF Telecom Investment Limited(下稱“SIF”) 簽訂股權轉讓協議,以300萬美元的價格將自己持有的Jovius 95%的股權轉讓給SIF。

之所以如此轉讓,在於2012年7月,北京信威與Jovius Limited共同商定了烏克蘭項目的產品供應方案:項目產品主要包括核心網設備和基站設備,全部由北京信威及其子公司供應,總金額高達24.04億元。如果Jovius Limited是重慶信威的子公司,那麼北京信威及其子公司對Jovius Limited的銷售產生的收入及利潤只能是內部交易,合併之後歸零,重慶信威只有轉讓Jovius Limited的股權,這樣Prosat Ltd.才能以第一大客戶的身份來貢獻收入及利潤。烏克蘭項目的出口是通過中國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成套”)進行的,雖然第一大客戶顯示是中國成套,其實是Prosat Ltd。

從字面上來看,烏克蘭的Prosat Ltd.控股股東SIF Telecom Investment Limited與柬埔寨信威的控股股東SIF telecom Cambodia limited關係似乎不一般。

重慶信威退出柬埔寨信威後,Khov Primsec Co.,Ltd成了柬埔寨信威的控股股東。2014年,Khov Primsec Co.,Ltd進行股權轉讓,新控股股東的投資人SIF telecom Cambodia limited(下稱“SIF公司”)間接對柬埔寨信威增資。北京信威向北京國開行提供4.68億元人民幣存單質押,用以解除Khov Primsec Co.,Ltd.在北京國開行的柬埔寨信威股權質押以及柬埔寨信威在北京國開行的網絡資產及運營牌照質押。

北極星精靈電信有限公司(Polaris Genies Telecom Limited,下稱“北極星”)是信威集團包裝的第三個大客戶,2014年、2015年,北極星分別給信威集團貢獻93.11%和33.05%的收入,合計貢獻收入40.94億元,是截至目前貢獻收入最多的客戶。北極星成立於2013年11月,法定股本1萬美元,2014年11月貢獻總金額6.62億美元的超級大合同。

俄羅斯的運營商尼利特信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NIRIT-XINWEI Telecom Technology Co.,Ltd.下稱“尼利特信威”)成立於2012年4月,註冊資本1000萬盧布,重慶信威出資300萬盧布,持有30%的股權。截至2013年6月末,該公司淨資產為3271千盧布(摺合人民幣約610萬元);2013年前6個月,實現營業收入6000盧布,淨利潤為-3077千盧布。為了規避關聯交易,重慶信威將股權進行轉讓。尼利特信威的股權結構變成為:WIT公司持股55.00%,Polaris Genies Telecom Limited持股29.50%,尼利特公司持股15.00%。但奇怪的是,重慶信威仍持股0.50%。

北京信威與尼利特信威關係非同一般。2013年7月22日,信威香港與中行東京分行簽訂1500萬美元借款協議,協議約定借款用途為1400萬美元供借款人尼利特信威使用,100萬美元用於借款人日常經營週轉;該筆借款要求中行北京分行出具金額為1550萬美元的融資性保函提供擔保,與此同時,北京信威將1億元人民幣存入其在中行北京分行望京支行開立的保證金專戶提供反擔保。也就是說,尼利特信威連日常經營週轉都需要北京信威及子公司支持。截至2016年6月30日,尼利特信威還欠借款9283.68萬元及利息221.53萬元,雖然已經計提了1751.36萬元壞賬準備,但很顯然,尼利特信威根本無法償還。

非洲無線(坦桑尼亞)有限公司(Wiafrica Tanzania Limited,下稱“非洲無線”)是信威集團包裝的第四大客戶。2015年9月,重慶信威與非洲無線簽訂了4.20億美元的大合同。信威集團發佈公告表示: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與非洲無線之間不存在關聯關係,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合同的雙方均具有履約能力,合同執行有保障。

然而,非洲無線履約能力存在很大問題。截至2014年年末,非洲無線未經審計的資產總額為214萬美元、 資產淨額為114萬美元、營業收入為零、淨利潤為-1.39萬美元。這樣一家小公司能吃下4.2億美元的大合同?

而且,非洲無線還是重慶信威如假包換的子公司。非洲無線在2014年披露的借殼重組草案就以重慶信威的控股子公司出現,重慶信威持有非洲無線90%股權。2015年4月8日,重慶信威將其持有的非洲無線的全部股權(即非洲無線90%的股權)轉讓給達維亞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價款為285萬美元。這樣,又一家曾孫公司變成大客戶。非洲無線2015年給信威集團貢獻收入1.57億美元,佔信威集團營業收入的28.25%,為第二大客戶;2016年上半年,信威集團六成以上的營業收入由非洲無線貢獻,金額高達2.29億美元。

包裝收入

公司高大上形象出來了,大客戶也“有”了,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還需要對收入進行包裝,才能出來好業績。

從2011年至2015年,信威集團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1.13億元(其中硬件佔比81.76%、軟件佔比16.82%、監測維護系統及測試儀器儀表佔比1.42%),成本10.38億元,毛利率高達90.66%(其中硬件88.65%、軟件99.69%、監測維護系統及測試儀器儀表35.12%),毛利率約為競爭對手華為、中興通訊(000063.SZ)的3倍,銷售淨利潤率高達57.66%,約為華為、中興通訊的5-10倍,而信威集團的規模只有華為、中興通訊的零頭,並且產品以硬件為主,何來如此暴利?

信威集團的收入主要集中在五大項目, 2011年84.70%的收入及2012年90.47%的收入來自柬埔寨項目,2013年87.22%的收入來自烏克蘭項目,2014年93.11%的收入來自俄羅斯項目,2015年84.44%的收入來自俄羅斯、坦桑尼亞、尼加拉瓜項目。

五大項目大同小異,但收入結構居然相差十萬八千里。

2011年至2015年,硬件收入分別為9.95億元、8.58億元、9.20億元、31.01億元、34.13億元,軟件收入分別為1.73億元、5469.40萬元、16.36億元、533.26萬元、12.46萬元。軟件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4.79%、5.99%、69.45%、0.17%、0.004%。項目的差別並不大,為何軟件收入出現如此巨大的差異?

幫助新興的電信運營商建設覆蓋項目所在國全境的McWiLL寬帶移動通信網是一項長期工程,建設期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更久。需要按照工程完工進度確認相應的收入和成本。如果這樣,北京信威2011年、2012年幾乎不會有多少收入,業績方面甚至虧損,然而天價借殼上市的北京信威卻等不及了。北京信威確認的收入確認方法是:在合同或指定的裝運港口或機場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或貨機,通過海關並取得出口報關單,同時,買方須獲得被指定用於支付貨款的貸款。這樣,北京信威可以在簽訂銷售合同當月甚至當天確認數億甚至過十億的收入,而無需在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按相應的工程完工進度確認相應的收入。比如,2012年6月,柬埔寨項目有關一系列融資、擔保協議正式簽署。根據信威集團的收入確認方法,柬埔寨項目2011年給信威集體貢獻的84.70%的收入非常明顯不符合確認條件,畢竟,2012年6月才簽署相關協議。

根據網絡規劃以及實際建設情況,柬埔寨項目預計建設基站4000多個,核心網交換機(SAG3000)215個,光纖鋪設2986km,微波傳輸50跳。此外,還包括配套鐵塔、電源系統及其他配套設備建設。項目工程投資總額預計為4.6億美元。截至2013年11月19日,柬埔寨信威在柬埔寨境內1-7號公路沿線及主要城市部署了1880套基站設備,並具有2000公里光纜資源。建成網絡的用戶容量可達100萬戶。

從中可以看出,兩年過去,柬埔寨項目完成的用戶容量不到預計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信威卻在2011年、2012年已經確認了該項目的絕大部分收入。按照工程進度來看,柬埔寨信威根本沒有必要提前採購如此多的軟件及設備,更沒有必要提前向銀行借那麼多錢,借錢越多,利息支出越高,很顯然,這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

再看看烏克蘭項目,Prosat採用北京信威的McWiLL無線接入設備,組建覆蓋烏克蘭全國的通信網絡。工程分兩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4億美元。2013年,信威集團87.22%的收入來自烏克蘭項目,金額高達20.55億元。更加誇張的是,2012年12月才簽訂銷售合同,信威集團當月已經交付所有產品。因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在2013年上半年才確認收入。事實上,直到2016年,才以首都基輔為中心展開網絡建設相關工作。

最後看看俄羅斯項目。McWiLL俄羅斯全國網項目計劃總投資為40億美元,分四期進行,其中第一期總投資約16億美元,建設基站約12000套,站點近4000個。

2014年、2015年,北極星分別給信威集團貢獻93.11%和33.05%的收入,合計貢獻收入40.94億元。然而,2015年年末,俄羅斯項目才完成示範網絡實施方案的設計、示範網物理站址獲取的價格談判、示範網傳輸鏈路資源的價格談判、示範網工程施工分包商的篩選、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後續網絡建設所需站址的預選址和預工勘、莫斯科和聖彼得堡後續網絡建設實施方案的詳細設計。

其他項目也是如此。信威集團的客戶如此“豪爽”,不但不需要信威集團安裝調試,並且提前數年貯備上百億存貨及借貸上百億揹負沉重的利息負擔來“支持”信威集團。

要確認收入還需要客戶有能力回款才行。而這些客戶基本上都是剛成立的公司,不是資不抵債就是即將資不抵債,回款幾乎不可能!信威集團於是包裝回款,美其名曰“買方信貸”。北京信威主要通過買方信貸業務模式幫助向其採購產品的海外電信運營商取得銀行資金。由於北京信威尚未取得銀行對該類業務的信用擔保授信。對於海外客戶的購買設備貸款,銀行需要由北京信威以100%現金質押的方式進行擔保。

2011年至2015年、2016年1-9月,信威集團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4690.28萬元、8.71億元、9.91億元、41.35億元、20.04億元、13.62億元,累計94.10億元。收到的錢幾乎全部都質押了。

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信威集團累計確認收入132.56億元,截至2016年9月30日,100.99億元的貨幣資金絕大部分已經質押,應收賬款57.24億元。截至2016年11月29日,提供擔保142億元。

截至2016年11月29日,信威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實際對外擔保總額已經達到142億元,佔其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11.15%。擔保金額超過了過去5年的營收總額。然而,2016年11月30日,信威集團發佈公告稱,北京信威擬為WiAfrica Uganda Limited提供的擔保金額為8.35億美元,擬為柬埔寨信威提供的擔保金額為3000萬美元。北京信威以19.57億元入夥金華融信,成為有限合夥人,金華融信主要為烏克蘭項目提供擔保,金華融信被列為聯營單位,並沒有納入合併範圍。儘管截至2016年10月28日,信威集團及子公司累計為金華融信提供的擔保餘額為7.56億元,但這遠遠不夠。北京信威給金華融信提供的擔保額度將由不超過8.5億元上調至不超過25億元。

2010年1月,中興通訊曾經發布公告稱,公司及控股子公司ZTECorporation South Africa(PTY)Limited與南非移動運營商Cell C(PTY)LTD.及其控股股東OGER TELECOM(SOUTH AFRICA)(PTY)Limited 簽訂了主設備供應(Network Supply Agreement)及運維託管合同。根據該合同,公司將向運營商Cell C(PTY)LTD提供總金額約為3.78億美元的GSM/UMTS網絡交鑰匙工程及運維服務。工程週期預計為3年,在此期間,公司將按照相應的工程完工進度確認相應的收入和成本,該項下的全部收入和成本將在取得終驗證書後全部結轉完成。

無論是從會計準則收入確認的五個條件來看,還是從中興通訊類似業務的會計處理來看,信威集團已經確認的收入絕大部分都不符合規定,其業績奇蹟不過是精心包裝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