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數字化轉型遭遇“滑鐵盧”,如何選擇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模式

文 | 徐傑

前段時間,通用電氣正在為其數字業務的關鍵資產尋找買家的傳聞震驚業界,GE數字集團去年創造了至少5億美元收入,但仍處於虧損狀態。出售該資產的所得對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通用電氣來說也許意義不大,但是此舉象徵著通用電氣的未來將發生巨大轉變。

GE數字化轉型遭遇“滑鐵盧”,如何選擇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模式

我們認為,通用電氣此舉意味著將放棄前任CEO傑夫·伊梅爾特確定的工業互聯網戰略。因此導致國內眾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Predix信徒們大感意外和失望。2012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率先推出Predix平臺,被認為是工業互聯網風靡全球的起點。通用電氣公司對Predix平臺在7年40多億美元的持續投入下,2017年數字化收入高達50億美元,GE Digital依然是入不敷出。

2018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工業互聯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中國版的工業互聯網“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提出,隨著通用電氣數字化轉型遭遇“滑鐵盧”,中國應該如何選擇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模式?

通用電氣數字化轉型失敗原因剖析

1、缺少真正的互聯網平臺的開放性

儘管通用電氣軟件公司有著宏偉的目標,願景是匯聚全球工業軟件開發者、以及工業APP,美國通用電氣公司2020年的定位為全球十大軟件企業,2020年的匯聚全球開發者50萬、工業APP 50萬和數字業務營業額130億美元預期目標,但實際上它是作為一家內部開發公司創建的。它更像是數字實現,而不是數字轉換。通用電氣軟件產生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對通用電氣其他業務部門的收費,而非外部客戶。

2、缺少互聯網基因,仍以製造業思維為中心

通用電氣作為過去一個世紀最成功的的製造業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互聯網新經濟時代依然擺脫不了製造為中心的傳統制造業思維,只是依靠通用電氣本身積累的製造業經驗,缺少真正以互聯網思維為中心的生態系統戰略。

3、傳統的企業管理及運營模式,遭遇現代的數字創新

互聯網新經濟時代,傳統的管理及運營模式不斷被顛覆,代際更替正在沿著資本、技術、服務、製造的路徑發生,製造業作為產業鏈的下層環節,在資本、技術、服務發生了代際更替的背景下,正在不斷在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等的影響下,發生著不可逆轉的創新發展。

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三大發展模式。

梳理國內工業互聯網的進程,平臺類型大致分為三種,一是航天科工、海爾等製造業翹楚著手自建工業互聯網雲平臺;二是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髮起組建的雲平臺;三是用友、浪潮等既有傳統企業服務基礎,又有互聯網創新基因的IT企業搭建的雲平臺。這三股勢力企業,都在基於各自優勢搭建平臺和生態圈。

“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更符合互聯網思維發展邏輯。

梳理分析眾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我們對互聯網時代新經濟的研究,相比較美國GE Predix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模式和德國西門子MindSphere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模式,我們認為中國的“互聯網+先進製造業”更符合互聯網時代新經濟的發展邏輯,工業互聯網平臺屬於通用雲平臺的一部分,由擁有大數據、雲計算優勢的互聯網公司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正確的選擇。

互聯網公司擁有更強的互聯網思維,能更好的把“互聯網+”和製造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本質也是互聯,工業大數據和雲計算是核心,在雲服務上有積累的互聯網企業,更容易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領軍者。從ET工業大腦分析可以發現,相比於Predix,ET工業大腦擁有更開放屬性,生態系統覆蓋會更廣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