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长寿的父皇,他当26年太子熬成瘫痪,老皇刚死当即站起登基

唐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期间中国的各项生产和工艺发展水平都达到了较为昌盛的状态,并将这种强大的光芒辐射到了周边的很多国家和地区,以至于现在很多国家还是将我们叫作“唐人”。但是和很多封建王朝一样,这个强大的王朝由于其骨子里的弊端依然要走向衰落。

有个长寿的父皇,他当26年太子熬成瘫痪,老皇刚死当即站起登基

皇权的斗争在这个朝代也是愈演愈烈,自从早期的李世民弑兄篡位成功后,嫡长子继承制就在这个朝代产生了很大的松动,很多有能力的皇子们开始蠢蠢欲动,因为他们看到了皇权在手的希望。如此一来,皇权的争斗在这一王朝就更加的激烈,原本被立为太子的皇长子面临的危机也越来越多,比如唐德宗的太子李诵。李诵作为皇长子其实是比较称职的,他的母亲是皇后,被立为皇储的时候是十九岁,关键是他还是个文物双全的太子。他的书法造诣很高,皇帝批阅公文的时候经常会让太子来执笔。且李诵在骑射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强,藩王叛乱的时候德宗出逃,就是太子带领一支军队守住了奉天整整四十天,为皇帝的安全增加了保障。

有个长寿的父皇,他当26年太子熬成瘫痪,老皇刚死当即站起登基

德宗一开始也是个比较明智的君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在统治后期就展现出了比较昏庸的一面,一方面重用宦官,另一方面对百姓也加重了赋税,还时时担心自己的儿子们觊觎皇位。公元787年,李诵的丈母娘郜国公主私生活不检点且暗中进行巫蛊之术,这差点给太子带来了灭顶之灾。多亏了朝中一些老臣的力保才保住了太子之位,但是作为郜国公主女儿的太子妃却是保不住了,李诵原本还想通过休妻的办法救她一命,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太子妃去世后李诵深受打击,再加上当时很多兄弟都趁机对他打击报复,所以他此后行事做人更加谨小慎微,尽量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

有个长寿的父皇,他当26年太子熬成瘫痪,老皇刚死当即站起登基

即便是这样,太子想要躲过奸佞的陷害、皇子争斗的诋毁,和党派争斗的凶猛也是非常困难的,常年生活在这种高压生活下的他终于病倒了。贞元二十年,太子遭遇中风,从此瘫痪在床。虽然当时有人想德宗建议改立太子,但是此时的他也出现了健康问题,所以对太子也是比较体谅。再说太子在这个位置上坐了26年之久,一直没有出过什么大错,再加上他也没有找到更加合适的继承人,所以就一直保留着太子的位置,直到去世。德宗去世的消息传到太子府上的时候,原本无法言行的李诵竟然激动之下弹跳而起,虽然还是身子虚弱,但是坚持着举办了国丧和之后的登基大典。在位期间他也想做个明君,怎奈身体条件实在堪忧,所以在宦官和儿子的逼迫下只能交出皇位,成为太上皇的时候他其实就做了八个月的皇帝。

有个长寿的父皇,他当26年太子熬成瘫痪,老皇刚死当即站起登基

纵观李诵的一生,其实是个很好的继承人,怎奈时间没有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有能力的时候他没有像太宗皇帝一样夺下皇权,等到皇位在手的时候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再加上自己的儿子早已成年、藩王势大、宦官专权,这些他都看在眼里,但是已经无力去扭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