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古代中国,

一切总是讲究对称,

诗词的平仄对应,对联的对仗工整。

在人们居住的建筑上,

都是近乎完美的对称。

这是对阴阳平衡概念的完美阐释,

是对天地人和理念的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说,

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

乃主要中线之成立。

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

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

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

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

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

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对称,就是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

在建筑上,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

从皇帝住的皇宫,

到王公大臣的府邸,

再到一般百姓的居所,

就连僧侣道士住的寺庙和道观,

都无不追求极致的对称平衡。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对称的运用上,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紫禁城了

紫禁城,

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

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

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

组合成一个整体。

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以皇城为中心,

沿着一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

从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

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

中间布置城阙、牌坊等各种建筑,

辅以两边的殿堂,

东面太庙,西面建设祭坛,

城外四面有天、地、日、月四坛,

有机而成,共同构筑出重叠的空间序列。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语有言:夫美者,上下、内外、

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古人对美的追求,

就是对称美的极致追求,

从而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山东曲阜,是思想家孔子的故乡,

曲阜的孔庙,

作为纪念孔子著名的场所,

也是按照对称来设计修建的。

在南北0.7公里长的范围内,

孔庙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布置,

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古代中国,

无论是房屋,桥梁,亭台,牌坊,门楼,

都是对称的极好体现。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对称与和谐,

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

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一种生活的方式。


古建筑严格的对称性,是古代中国人对美的极致追求!


更多精彩,尽在【集一设计】官方头条号和V信平台,

你值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