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即使不能複製他人的人生,但可分享他們的精彩!

史爺與你一起 看他們的傳奇人生

在她出生十九個月後,一場突如其起的疾病封閉了她是眼睛和耳朵。 從此,她的童年時代就猶如籠罩了一團霧靄,模糊而陰沉。她在自傳裡寫到,因為被寂寞和黑暗包裹而暴躁偏執,有時候即使是母親的悉心呵護也難以撫慰她,她曾因嫉妒把仍在襁褓裡的妹妹的搖籃打翻,因每隔一小時的歇斯底里把母親做給她的娃娃狠狠扔掉。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童年的事情小海倫都牢牢的地記在了心裡,這也加劇了未來她對沉寂、無助而迷茫的生活的思考。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在海倫六歲零九個月的時候,改變她一生命運的莎莉文老師出現了。莎莉文老師帶她學的第一課是親近生活,她把小海倫的手放在水管邊,於是小海倫知道了這個叫“water”的詞語是奇妙而涼爽的東西從手心流過。這個具有生命力的詞語喚醒了海倫的靈魂,它帶給了小海倫光明、希望、歡樂,將她置於一個無限自由的空間!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就在這個巨大的喜悅中,她開始期待著接下來每一天的到來,飽含熱情與樂觀。她爬樹、聞花,觸摸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和饋贈。隨著接觸事物的增加,她學會的詞彙越來越多,強烈的求知慾讓她渴望著深入瞭解事物的方方面面。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有一天小海倫又詢問到“愛”的含義。老師回答道“在太陽出來之前,愛有點像天上的雲彩。要知道,你無法摸到雲彩,可是你能感知雨水的降落;你也知道,在經歷了整天的酷熱後,那些花兒和乾旱的土地是多麼渴望雨露的滋潤。雖然你不能觸摸到愛,但是你能感覺到雨水滋養萬物的美好。所以說,如果沒有愛,你一定不會快樂,也沒有心思玩耍了。”真理之美驀然出現在了小海倫的頭腦裡,她明白了自己是花兒與乾旱的土地,莎莉文老師就是那雨露以愛滋潤著自己。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對於那些失聰兒童來說,那些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最簡單的成語和表達方式,是難以在一個月甚至於兩三年的時間裡掌握它們的。而那些有聽力的孩子可以從不斷的重複和模仿中學習這些語言,無須刻意學習,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表達出自己的思想。這種天生的交流思想的方式在失聰兒童那裡是行不通的。因此,小海倫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開始了閱讀教育。莎莉文老師自制凸起的卡片和山河,讓海倫得以用輕鬆悠閒的方式,學習了有關地理、科學、動物學和植物學等知識,為後來上大學做了最初的探索。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1894年夏天,她參加了美國聾啞人語言教育促進協會在肖陶擴湖舉辦的文化講習班,根據安排前往紐約市的賴特休梅森聾啞人學校。除去必修的科目,在這所學校學習的兩年之中,她還要學習算術、自然地理學、法語和德語課程。1896年10月,她進入劍橋女子學院學習,這也是為邁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做準備。學習的課程包括英國曆史、英國文學、德語、拉丁文、算術、拉丁文寫作和一些臨時性課程。她需要克服盲文書籍的缺乏,把拉丁舞謄寫文盲文才能同其他同學一樣背誦課文。期間老師的幫助與她自身的勤奮努力,海倫實現了上哈佛大學的夢想!

這個女作家聾啞盲卻考上了哈佛,實在太令人敬佩了!

她將睿智的古羅馬格言銘記於心:“雖然被逐出羅馬,卻依舊活在羅馬城下。”我已被阻擋在知識的大道之外,那麼我只能迫使自己穿越人跡罕至的鄉村小路——這就是我所做的一切。

如果史爺今天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也歡迎你們在評論多多發表自己的看法哦~

喜歡我的文字的話,可以點點關注,希望我的文字也能夠一直陪伴你。

推薦大家看她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如果你已為人父母,一定要推薦給你的小孩看;如果已經看過,當我沒說(也希望你能再看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