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在文學史上,諾貝爾被官方認為是世界文學成就最高獎。

作為日本文學的愛好者,我們知道,1968年,川端康成以《雪國》《古都》《千隻鶴》三部代表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渡邊淳一、太宰治、東野圭吾等一系列作家頗受中國讀者推崇。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1949年出生的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處女作《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挪威的森林》傳入中國以後,銷售量達786萬。後陸陸續續又發表了《海邊的卡夫卡》、《舞舞舞》、《1Q84》。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毫無疑問,村上春樹的書是非常暢銷的,商業化非常成功。

有了英國的“毛姆熱”,日本的“村上春樹熱”自是理所當然。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村上的作品帶有一種前衛的城市孤獨感,多是虛構。

愛慕村上的讀者,往往為村上春樹常常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深感遺憾。

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高橋敏夫(日本近現代文學和文學理論研究以及文藝評論家)。他提出一個觀點:“我一直覺得村上春樹拿不到獎。今年也不大可能。以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判標準來看,村上春樹的作品並無魅力。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那麼村上本人對諾貝爾文學獎的態度如何呢?

諾貝爾文學獎一直爭議頻頻——政治的隱喻,語言的門檻,不知名的作家,未曾被照耀過的土地,還有中國人的諾獎情結。爭議較大的應該是阿列克謝耶維奇和2009年的獲獎者赫塔·米勒。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有位教授說,他從事俄語文學研究多年,並在2000年前後對諾獎有過較為集中的研究,在他看來,文學完全脫離政治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政治在其中扮演太重要的角色,肯定會影響藝術的感染力。我個人感覺,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在可讀性上屬於新聞的東西太多,而作為藝術能反覆咀嚼的東西還是少了一些。”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1991年,村上春樹和妻子離開日本,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那時。正值海灣戰爭爆發,出發前去美國領事館領取簽證時,村上春樹在出租車裡就聽到關於諾獎的疑問。

就有人問,如果日本再有一位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那麼很可能是你。你對此怎麼看呢?

村上春樹回答,可能性如何不太好說。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

這東西我固然喜歡,但不喜歡大庭廣眾之下的正規儀式、活動之類。

說起我現在的生活,無非乘電車去哪裡買東西,吃飯,吃完回來。

不怎麼照相,走路別人也認不出來。我喜愛這樣的生活,不想打亂這樣的節奏。而一旦獲得什麼獎,事情就非常麻煩。因為再也不能這樣悠然自得地以“匿名性”生活下去。

為什麼有些很厲害的作家,獲不了諾貝爾,村上春樹可能說出了真相

作為村上的翻譯者,林少華因《挪威的森林》而為廣大讀者所知。其實,村上春樹還曾和林少華說過,我喜歡在網上接收讀者各種各樣的感想和意見,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回信就能同他們交流。諾貝爾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不怎麼合我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