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我们都有浮躁病

在当今社会,人心的浮躁,已成为一大通病。城市的车流喧嚣,夜场的蹦迪舞女,网上的电竞游戏,很难让人心无旁骛地进入一种持久的学习状态。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新生的时代,有着和平的文化,发达的交通,顶好的网络。

这是一个昌盛的时代,有着人民的安居,娱乐的兴起,物质的角逐。

这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有着功利的算计,信仰的丧失,人心的浮躁。

用狄更斯在《双城计》的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自我完善,克服浮躁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网络游戏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新生难以抵抗诱惑,消弥质朴、沉稳的心态,逐渐伏为手机、电脑的奴隶。

年少不太懂事,溺于游戏。

年轻难以淡泊,陷于繁华。

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生年少,我们一读流失机会,白白浪青春,过于庸俗。

春盛芳华,我们尝试挣脱束缚,努力学习、工作、上进。

却因情情爱爱或外界诱惑得个一事无成,又度荒废。

再有意义的《傅雷家书》,若不能克服浮躁,也不能极致感受父亲对儿女的真情流露,无法真切领悟父母的谆谆教导。

过盛的欲望,往复的思绪,浮躁的内心,

静不下心认真做几件有意义的事,

也不能仔细看几本裨益人生的典书。

陷于吃喝玩乐,溺于谈情说爱,荒于灯红酒绿,最是颓废人生。

天之苍穹,茫之人海,寰宇之内,身受其者。

或不以为然,自娱自乐,庸庸碌碌终其一生;

或深谙缺陷,自疏自改,日日渐渐完善自身。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大多数人都是在间续性的努力,却很少的高度自律

一个真正有上进心的人,必持有向上的日子,曾想不顾一身,全然拼搏。

但大多数的我们,因缺乏耐力、韧性、坚持,无法放下浮躁,沉稳心灵,将自己和这个社会隔离一个时段,稳定、有效、完全享受孤身的知识王国。

最终,我们还是半途而废,无果而返,不过间续性努力,徒有上进。

成功的人,未必全是天才。

鲁迅曾说:我哪里是个天才,我只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而已。

那么,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没有富裕的背景、高级的学历、卓越的才华,

也拼不起有钱的父母,拿不出显赫的家世,找不到优质的资源。

因此,若果想有所成就,就更得时刻提醒并警告加以强迫自己,把学习养成一种习惯,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度自律的人。不妨试着采取合适的行动,打倒浮躁,让它滚蛋——我将要踩死你!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严于律己 , 静以修身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有着比动物更高级的思想,有欲望,有虚荣,有嫉妒...。

当身处物质市场,心系繁华扰世,

我们回不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

做不来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

然而,所谓物及必反,欲望过于浓烈,

会让虚荣招致盲目攀比,嫉妒引发人性邪念,

这些都易扰乱人心,制造浮躁。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品性可由人性和兽性组成 。

由于人有着自身难以更改的劣根性,

拥七宗大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色欲。

其次,我们又有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 。

如托尔斯泰所言,兽性则受人类欲望控制。

所以,我们应学习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处世态度,给自己的欲望设个界限。

而后克服浮躁,不急功近利,不沉于表面,严格要求自己。

试看毛主席,为了培养看书的静心、恒心,锻炼自己的意志,克服内心的浮躁,

在任何时间和场所都可以很好地学习,他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

诸葛亮的《诫子书》又言:静以修身。

因而,克服浮躁,不但能让我们学有所得,

还会养身、养性,陶融情操,淡泊冲虚,

实现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没有人会关心你流过的汗水和泪水,他们只认可成熟又成功的你!

于社会而言,没有几个人想听你努力的过程,

没有什么比结果更具有可视性,

也没有人会在意,你曾为了那一刻的光芒,所付出、牺牲的一切。

太多人只想巴结、奉承那个身穿金装,坐拥豪姿、有所成就的你。

是个人都想揽于赞扬、捧场、成功,偏偏成功青睐少数,失败唾手可得。

漫眼望去,文学上,有个沈从文,穷酸书生虽落魄,也创造出了一本《边城》。

商业上,有个马云,一个代码不会打,也迎来了淘宝和支付宝。

如果没有追求与付出,又有几人能轻轻松松与成功的人生握手、拥抱、共眠!

一个人只有克服浮躁,才可能实现自我超越(深度好文)

成是轰轰烈烈,输也坦坦荡荡

胡适说:“做事,应当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然后,还有一点尤为重要。

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抱着最好的心态,做着最坏的准备。

努力的共同目的,心照不宣,在生存的基础上,单为成功。

但真的高境界是,我想,我要,我做。

试着提醒自己,放下所有的浮躁,脚踏实地,奋不顾身地朝着可实行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试着接受自己,渴望轰轰烈烈的成功,也要习惯坦坦荡荡的失败。

苏轼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而后,林语堂又说: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

试着超越自己,深知结果的重要性,却从未丧失战斗力和信心力。

纵情默默无闻地耕耘,安之若素地生活,这也是一种自我的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