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平頭哥”有多強?

阿里巴巴昨日正式宣佈成立獨立芯片公司,以推動國產自主芯片的產業化,馬雲將其命名為“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據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透露,阿里首款AI(人工智能)芯片預計明年下半年面世。

阿里的“平頭哥”有多強?

佈局行業4年之久,在經歷了成立達摩院立項突破、資本併購等多輪鋪墊之後,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成立獨立芯片公司。9月19日,阿里巴巴CTO、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在2018雲棲大會上表示,阿里巴巴將成立獨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張建鋒同時透露,阿里首款AI(人工智能)芯片預計明年下半年面世,希望通過自研的強大的技術平臺和生態系統整合能力,推動國產自主芯片的產業化落地。與此同時,達摩院已經開始研發超導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系統。

阿里的“平頭哥”有多強?

佈局始末

據介紹,新成立的芯片公司是由阿里此前收購的芯片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以及達摩院的自研芯片業務整合而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親自將其命名為“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旨在推進雲端一體化的芯片佈局。

“用互聯網的基因做芯片,阿里能成嗎?”聽到這個消息,一位半導體行業人士提出疑問。

正如他所說,阿里目前的芯片研發主力幾乎都是外援。今年4月,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後者也是“平頭哥”的重要整合對象之一。作為目前中國大陸唯一大規模量產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主要面向多媒體、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領域。公開數據顯示,基於中天微CPU IP Core的SoC芯片(系統級芯片)累計出貨量已突破8億顆。

阿里的“平頭哥”有多強?

張建鋒此前曾表示,IP Core(IP核)是基礎芯片能力的核心,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芯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收購中天微是阿里巴巴芯片佈局的重要一環。除了中天微,阿里還投資有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鑑、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5家芯片公司。

阿里還通過達摩院的芯片研究團隊廣聚半導體人才。據悉,芯片是達摩院成立之初就規劃的重要研發方向之一,目前已經在美國和中國上海組建了數十人的研發團隊,成員大多擁有供職於AMD、ARM、英偉達、英特爾等芯片大廠的經驗,預計到年底團隊人員將擴充至百人。就在阿里全資收購中天微的同時,達摩院已經開始研發神經網絡芯片——Ali-NPU,該芯片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官方公佈其性能功耗比將是同類產品的40倍。

馬雲在出席雲棲大會演講時稱:“芯片是核心技術,我們確實跟發達國家和發達企業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領域,我們有機會換道超車。”馬雲說:“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和市場,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時候因為基礎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發展。”

阿里的“平頭哥”有多強?

達摩院數據智能科學家驕暘在接受採訪時透露,成立獨立芯片公司是阿里最近剛剛做出的決定,具體的組織架構仍在討論中。此前阿里通過收購中天微進行芯片方面的試水,再逐步探索結合阿里的業務,嘗試做自主的AI芯片設計。阿里的整個芯片佈局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錯位競爭

據介紹,阿里進入芯片領域的整體策略是雲端一體,自研與生態合作結合,人工智能芯片和嵌入式芯片正是“平頭哥”初期的研發重點。“目前我們主要關注的還是半導體設計這一端,基本上是從架構到前端設計,這是我們這個階段的重點。” 驕暘指出,不同於其他創業公司正在研發的人工智能芯片,“平頭哥”將更注重芯片與阿里現有業務場景以及大數據算法的結合,做定製化AI芯片,這也是阿里的優勢。

據悉,在“平頭哥”的規劃中,芯片公司將由阿里全資控股,不僅僅開展研發任務,還要推動芯片的產業化、構建生態。未來,阿里將打造面向汽車、家電、工業等諸多行業領域的智聯網芯片平臺。

阿里方面透露,阿里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預計明年下半年面世,首批芯片將應用在阿里數據中心、城市大腦和自動駕駛等雲端數據場景中。未來將通過阿里雲對外開放使用,使得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AI能力可以在雲端使用。

張建鋒同時透露,達摩院正在進行量子芯片的研發和準備,希望在兩三年內能夠做出自己的量子芯片。阿里的目標是希望通過自研的強大的技術平臺和生態系統整合能力,推動國產自主芯片的產業化落地。

包括芯片和量子計算佈局在內,阿里的很多前沿技術研發都是指向IoT(萬物互聯)場景應用,著眼未來,阿里必不願意在芯片核心技術領域受人掣肘,“平頭哥”將成為阿里佈局IoT的基礎和抓手。阿里雲還於同日宣佈啟動“達爾文計劃”,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包括平臺、芯片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交付給企業一張自有可控的物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