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相信大家一提到潘金蓮,就會給她打上淫婦、浪蕩、不守婦道的標籤,很多男同胞還會的腦海裡還會浮現出許多不可描述的場景。似乎這個人已經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只要有女人和別的男人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這三個字。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這是古代人的看法,那麼以現在的標準來看,潘金蓮是否值得同情呢?

我們先看一下她的履歷:潘金蓮,女,出生於北宋宋徽宗年間。首次出場時大概20多歲的年紀,主要活動於清河縣和陽穀縣之間。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被買到清河縣的一個富戶家中作侍女。因為年輕貌美被家中主人看重,想要和她發生男女之事,被潘金蓮拒絕後,懷恨在心,就賠著嫁妝把她嫁給了縣裡的武大郎。因為不堪縣裡年輕人和小流氓的騷擾,兩人搬到了陽穀縣。在陽穀縣武大郎靠賣燒餅維持生計,不久後,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成了打虎英雄回到了陽穀縣,做了都頭。欣賞過了大郎奇特的長相後,潘金蓮還是覺得武松帥,於是設法勾引,哪知武松不解風情,嚴詞拒絕了她,並且把她訓斥地面紅耳赤。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但是世界上的是就是這樣,有無情的就有有情的,有情的西門大官人碰到了多情的潘金蓮。火花產生了,更有媒介王婆助燃,這把愛情的火就燒起來了,這把火還燒死了可憐的武大郎。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武松回來後發現了事情的真相,親手殺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為哥哥報了仇。潘金蓮的一生就此結束了。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我們看她這一生,短短20年可以說經歷了風風雨雨,我想這曾經也是一個堅貞的,不屈的女性形象,沒有人是願意墮落的。看當年她在清河縣大戶人家作侍女的時候,男主人要非禮她,她沒從,若是她是一個自甘墮落的人,我想此時若是從了,以後也會衣食無憂了。可見這時她還是有廉恥心的。被嫁給武大郎後,她還決定要好好過日子,鼓勵武大郎出門做些買賣,自己在家裡操持家務。這時候她還是盡著一個傳統女子的責任。可惜的是,武松的出現打亂了一切,確實與武松相比武大郎簡直沒有一點可取之處,潘金蓮難免產生了一些愛慕之情,問題是武松在這裡沒有很好的處理好與親人的關係,只是簡單粗暴的拒絕了潘金蓮,沒有做好心理疏導,導致了後來的悲劇。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與西門慶發生關係,也是王婆和西門慶的一步步引誘,使這個曾經有廉恥心的女子,一步步地淪落為蕩婦。

這真的只怪潘金蓮一人嗎?我們在唾棄她的時候,也應該想想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潘金蓮的墮落呢,是社會的不公,是命運的無奈。

所以對這樣一個女子,我們應該給予她幾分同情,對於造成她悲劇的根源我們應該有所反思,這樣社會上才會少一些潘金蓮一樣的女子。

潘金蓮值得同情嗎?

以上就是啃書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加關注,啃書每天會發表一篇自己的原創讀書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