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崇尚節儉一直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幾千年以來,祖祖輩輩言傳身教承襲至今。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時至今日,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在一些人身上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了一些不節儉的惡習,尤其是很多網民都深惡痛絕的所謂“舌尖上的浪費”更為突出,也更加可恨。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自打上小學的那一天起,老師教導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啟蒙詩至今記憶猶新。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大吃大喝之風務必狠剎,勤儉節約之風要大力倡導。司馬光《訓儉示康》中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鋪張浪費之惡習一旦養成就難以改正,就像過慣了富日子的人,一旦家道中落來過窮日子,就很難適應一樣。

節儉更是一種道德風尚,諸葛亮《誡子書》中也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一個人只有在節儉的環境中才能達到“修身養性”的目的。提倡節儉不是要做“守財奴”或是“吝嗇鬼”,節儉也不等同於人們所說的“小氣”,只是說不要做那些揮金如土的“公子哥”。不論如何富有,怎麼有錢,一旦家裡出一個安於享樂、鋪張浪費的“公子哥”

或是“敗家子”,不管如何豐厚的家業也總有一天會敗光。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財富確實是人掙的,也是人花的,但如果一旦光花不掙,或是大肆揮霍,總有一天是會花完的,到是悔之晚矣。在大肆揮霍之時,不凡想想興家之難,掙錢之艱辛。有些靠祖宗“基業”揮霍的人更要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夠揮金如土、一擲千金,那還不是靠自己命比別人好點,靠父母留給自己的物質去消費,有什麼值得顯擺的?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