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師分析|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不好作文?


明師分析|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不好作文?


有同學問:我讀了很多書,為什麼作文寫不好,語文考不好?

我給他的回答是:讀書並不代表你的思維品質自然提升,多,也不代表你真正吸納了書本的營養。

我們先來看一篇考場作文

死高於生

文|考生

死是高於生的。在死亡面前,沒有人能實在地說自己擁有一套房子或一片田地,“地主”一詞其實成了一個短暫虛無的概念,所有人都是過客,短暫的登臺者,也為此擁有了最基本的平等。在死亡的面前,“前人耕耘後人收”是心甘情願、理所當然,因為人的生命有限,而對永恆生命的渴望卻無限,出於這種渴望,當然要將生的寄託寄於下一代身上。在死亡的面前,寬恕才能長存,才會有作者以同情的姿態寫下霸主梟雄的傳記,才會生時無法消弭的血海深仇也隨著時光逐漸消散淡去。生的甘歡悲苦,經歷了千萬次的老調重複,可唯有死,能讓生更燦爛,多無盡的新味。某一天,一位老祖父過世,一個嬰兒呱呱墜地,死亡是生命的基本法則。然而生不是“活著”,從古至今,一些人對不死靈藥的渴求似已趨至瘋狂,他們對死亡唯恐避之而不及。他們害怕死亡,其實不是渴望“生命”,而是放不下活著所能擁有的身外之物,死高於生,他們並不能意識到利用好“死亡”對生的激勵促進作用而是盲目追求行屍走肉般的“活著”,無怪一生一無所獲。死亡也不是逃避。魯迅先生雖是位意志堅韌的鬥士,到底還是人,總還是會累的,在《死後》中他幻想自己死在前進的道路上。只是再端詳這個冷漠黑暗的社會,他認識到自己不能死,其實就是不能逃避,魯訊先生在最後一刻坐起來不是害怕死亡,正是死亡靈體分離的體驗給了他更多面對生而搏鬥的勇氣。莊周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交好。子桑戶死後,孔子派最懂禮制的子貢去幫忙籌組治喪委員會,子貢卻看到二人得意地彈琴唱歌:“你倒好,先以返回本真,卻留下我們留下做人。”子貢驚嚇,告訴孔子,孔子在案上方方正正地畫了個框框,然後指著子貢說:“我們是幹這個的——是專門給需要這一套的人搞框框的。他們這兩個一眼就識破了仁義和禮教的虛偽性,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圈套都不值一笑。但你放心,人類最大的弱點是懶,世世代代安於在我們的圈套裡面睡大覺。而這些肯用腦子去想,打破框框套套的人,卻被人目為離經叛道,指無事生非的傻瓜。他們的道理在很長時期仍將為正派人所排擯。確實,在千百年來禮制的束縛裡,繁雜的規定、形式或許掩蓋某些真諦,人們很難真正審視死亡的意味和對生不可抹去的作用,於是“鼓盆而歌”成為了一場最大的笑話。所幸仍有少數清醒的人,不會用生去掩蓋死,令虛假的悲哀沖淡死亡的意義,認識到“死高於生”的意義,更絢爛地演繹短暫又無盡的一生。


明師分析|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不好作文?


從文中可以看出,該生讀了不少的書,具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但這篇作文卻問題百出。下面讓我們從兩個大方面剖析這種現象。

一、從學過的課文看議論文的結構

1.中心論點與分論點間具有緊密的咬合關係

從學過的經典課文看,論述類文本的主觀點與分論點緊密扣合,要麼構成因果論證關係,要麼構成圍繞一個話題多角度闡述的闡釋關係。比如《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主要論述了馬克思逝世的損失、巨大的貢獻、深遠的影響,這三個方面就是圍繞著馬克思這個人物從多個角度來評價馬克思的一生;再如《師說》,分別闡釋了“從師的必要性”“老師的作用”“擇師的標準”“批判各種不從師現象並揭示其原因”“正面舉例從師的意義”,這些分論點緊緊扣住“師說”這一主題展開,緊密扣合。

2.表述上中心論點與分論點表述結構具有一致性。

論點,就是一個自認為正確的判斷,它是由一個判斷句或是陳述句構成的,有因有果,有條件有結論。它的表達形式限制了分論點的表達形式。從論證的角度看,要麼針對中心論點展開述因式推究,一般用“因為”來架構其邏輯關係;要麼依照中心論點的語意組成,分點破解,構成輻射狀的並列結構。比如《六國論》,為什麼說“弊在略賂秦”,因為“賂秦力虧”“不賂者以賂者喪”。整篇文章就是來回答了為什麼說“弊在賂秦”這一問題,並且在表述上分論點與中心論點使用了內涵相同的概念,並且是富有邏輯地組合在一起的。

3.整個結構富有邏輯次序

既然稱之為論證,那就要有論的理與證的邏輯關係。理,即是從內涵上闡釋所持觀點的正確性;邏輯,就是從關係上證明思維的科學性。比如,《師說》,第一段,闡述“要從師”的道理,第二段批評不從師的現象,第三段,舉“從師”表率的事例證明“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最後一段,雖然是說寫此文的緣由,但亦然是從表彰從師的角度進一步肯定從師的必要性。從內涵上看,從未離開“從師”這一核心概念,是對這一概念的多角度思考;從邏輯關係看,正、反、正,逐層深入,互為支撐,形成了強大的論證力量。

二、學生作文的痼疾

這個道理本無須說,因為,論證當然要具備證明與被證明的關係。可是由於,中學生不具備闡釋概念的能力,認不清事物間的聯繫與區別,無法從具體的材料中抽取觀點,當然也無法形成明晰的思辨過程,於是乎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中心論點、分論點的位置上都有鮮明的句子,可是把這些句子放在一起,卻發現,不是一個話題下的表達,簡單地說,不是“一家人”。這種情況又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內涵上構不成關聯,一是表達形式上不扣合。

首先,從整體上看,例文的結構如下:

中心論點:死亡是高於生的觀點1:死亡的價值觀點2:生不是單純地活著。觀點3:死亡也不是逃避。觀點4:傳統禮教限制人們認識死亡的價值。


從四個分論點看,單純談死亡的價值,難以論證“死是高於生的”這一論點,因為,單方面論述死亡的價值,沒有與“生”構成對比,當然也無法證明“死是高於生的”觀點。觀點2,有從“生”的角度出發,與中心論點的表述角度“死高於生”發生偏離,且也只是談了一個方面,不能完全與中心論點的判斷結構完全對接;觀點3,“死不是逃避”,是想說死是有特殊價值的,但也只是單方面的闡釋,與中心論點不對接;觀點4,也仍然是單方面論證。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該文的分論點與中心論點沒有保持在統一的概念內涵和一致的表述方式上,從而導致分論點遊離,構不成論證關係。

修改如下:

死是高於生的。

觀點1,死,重於泰山

觀點2,生,輕如鴻毛

觀點3,重於泰山之死高於苟且偷生之生

觀點4,輕如鴻毛之生愧對重於泰山之死

讓每個分論點與中心論點在內涵與邏輯上緊密契合,是議論文的關鍵所在。

其次,從局部來看。

比如,例文的第二段在闡釋“死是高於生的”的這一觀點時列出了四個觀點。

觀點1,死帶來了最基本的平等。觀點2,死讓人心甘情願地把財富傳承於後代。觀點3,死可以讓人更加寬恕他人,消除仇恨。觀點4,死可以讓生更燦爛。觀點5,死亡是生命的基本法則。


這些觀點與中心論點“死高於生”是有關聯的,但在內涵的契合度上,存在問題。

比如,觀點1,死帶來了最基本的平等,言外之意,生,則常常遭受不平等的摧殘。如果是這樣,那麼,死高於生的真實意義是非常廉價的,人只有死了才能享受到平等的恩惠,“死高於生”的觀點自然帶上了一層悲觀消極的調子,當然,悲觀消極的調子,也不能說不對,但從中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觀的角度來看,就不太合適。

再來看觀點2,反推這句話,人是因為自己要死了,才心甘情願地把財產傳承給下一代,那麼,這樣的死難道可以說“高於生”的嗎?如果這樣理解“死高於生”,那麼,“死”成了人們施捨的無奈之舉。因此,意義格調也不高。

觀點3,死可以讓人更寬容,讓人不計前嫌,確實,人將死也,其言也善。這樣的死,高於怎樣的生呢?生的時候,難道都是斤斤計較的嗎?如果生的時候也能寬以待人,那個臨死才能寬容他人的人之死又怎能高於那些人的生呢?因此,邏輯上有許多講不通的地方。

觀點4,是把死與生聯繫起來表述的唯一一句,也是格調最高的一個觀點。為什麼死可以讓生更燦爛?遺憾的是未展開,下文也未圍繞這個話題深入探討。

既然這些內容都與中心論點有關聯,那麼,如何才能讓這些觀點真正地起到支撐中心論點的作用,也就是說,如何把這些觀點變成與與中心論點相關的論述呢?就這篇作文來說,至少要完成兩個轉變,一是限制死與生的內涵,讓中心論點中的“死”與“生”與四個觀點中的“死”與“生”在內涵上緊密相聯;另外,要從中心論點中的“死”與“生”的關係角度表述,做到表述結構上的扣合。

修改示例:

短暫的一生與永恆的死亡相比,在長度上的相差何止是天壤之別。人生不過百年,死亡卻墮入了永遠盡頭的寂滅世界。在死亡面前,沒有人能實在地說自己擁有一套房子或一片田地,“地主”一詞其實成了一個短暫虛無的概念,所有人都是過客,短暫的登臺者。生如何比得過死的長久?

不僅如此,可能唯有死才能讓生更燦爛,更輝煌,更具有人性的溫暖。不論活著時多麼卑微的人,也不論生時是多麼偉大的豪傑,死讓他們一同進入了另一個不必分出高低的平等世界,人生來平等,往往是一種理想;人死去平等,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因此,人們往往在意識到將要死去之時,才會注意矯正偏狹、醜惡,讓湮沒已久的人性漸漸復甦。古人云,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死,讓心胸狹隘之人變得胸懷開闊起來,讓利慾薰心之徒心甘情願地把一生財富拱手送給那些陌生人,讓那些揹負著深仇大恨的人瞬間綻放著溫和的微笑。

明師分析|讀了很多書,為什麼寫不好作文?


解析作者:孫晉諾,省特級教師、優秀教師,江蘇師範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級、省級規劃辦課題兩項,目前繼續主持省級課題“專題式閱讀教學——葉老‘目標’說實踐研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