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增收節支94.5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日前,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植保學院黃麗麗教授作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蘋果樹腐爛病致災機理及其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風景園林藝術學院張延龍教授參與完成的"月季等主要切花高質高效栽培與運銷保鮮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累計增收節支94.5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蘋果樹腐爛病致災機理及其防控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針對蘋果樹腐爛病防控技術瓶頸,通過參與單位的協同攻關,根據我國蘋果樹腐爛病發病情況取得以下成果:

探明瞭我國蘋果樹腐爛病菌群體組成,糾正了種名的誤用混用,深入解析了病菌生物學特性及其適應性定殖樹皮的致病機理,為針對性研發有效防治技術提供了理論支撐。

明確了病菌傳播、侵染、致害時空規律,找出了侵染關鍵時期和部位,發現菌源量大、無傷入侵位點多導致了無症帶菌率高、發病重,系統闡明瞭病害成災機理,為研發精準高效防病技術奠定了理論基礎。

制定了"改治為防"新策略,研發出預警技術和樹幹淋刷藥液核心技術及產品、開發激活樹體抗病力技術及菌肥,突破了以治為主的滯後的技術瓶頸,創新了安全高效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為精準防控腐爛病提供了技術保障和物質基礎。該項目總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核心技術達國際領先水平。

累計增收節支94.5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項目組自2011年開始建立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技術推廣體系。通過培訓班、講座、現場會等培訓各級技術人員、企業營銷人員和果農50餘萬人次,並通過媒體資源開展廣泛的技術服務,擴大了成果應用規模和範圍。在蘋果主產地陝西、山東、甘肅等9個省區共建立試驗示範點103 個。項目技術通過試驗示範近三年累計推廣1923萬畝,挽回產量174.7萬噸,累計增收節支94.5億元。

項目核心技術高效、簡便、實用,得到果農高度認可和積極採納,蘋果產量和品質顯著提高,實現了脫貧致富。同時,項目成果促進了相關農資企業產品的研發及銷售。關鍵技術已經成為農業部蘋果樹腐爛病綠色防控主推技術,技術覆蓋全國70%果區,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病害整體防控水平。相關技術先後獲省級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大北農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

累計增收節支94.5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近年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緊密圍繞三農領域重大產業需求,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把科研做到田野裡,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支撐能力不斷提升,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據統計,在2012年至2016年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共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共計14項。其中,植保學院康振生教授團隊的項目《中國小麥條鏽病箘源基地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榮獲2012年度國際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累計增收節支94.5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未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還將繼續秉承"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辦學理念和"誠樸勇毅"的校訓,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科教事業發展!

歡迎大家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獲取更多新鮮資訊,請關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注: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